本书从 视角来看待18至19世纪中国药材知识在英国、朝鲜和日本的流转情况。作者强调对知识流转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引入“中心”和“边缘”的概念,在“多中心”的视角下把握知识的多样性和连接性。本书将“科学如何产生”的老问题调整为“自然知识如何变化”这一新问题,在 视野下重新审视人类知识活动的历史。
本书依据高等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在多年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部分,共81个实验,涉及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包含植物的胁迫表征与渗透调节物、植物的第二信使与部分元素、植物的活性氧与抗氧化酶系统、植物代谢的部分关键酶和植物对病原细菌的抗性5个部分,共36个实验,基本涵盖了植物逆境生理学的所有实验操作。本书简明扼要、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植物逆境生理学相关实验体系;既强调基础理论体系与实验技术的结合,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先进性,语言的通俗性和科学性。
全书共六章内容。第一章简要阐述研究区域的自然与经济概况。第二章介绍研究内容、工作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三章对草原自然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描述不同类型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植被盖度、生物量、生境特征及空间分布。第四章阐释草原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对草原生态质量进行评估与分析。第五章对草原资源退化现状进行评估,研判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草原资源存在的重大问题。第六章基于草原生态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草原自然资源特征和利用现状,从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等方面提出草原资源修复与治理路径分区方案。
本书是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材《药用植物学》的配套实验教材,分为上、下两篇内容。上篇按基础和综合两个层次组织设计:基础部分为植物的细胞、组织、营养器官的构造介绍;综合部分为植物的根、茎、叶的综合性实验介绍。下篇包括显微镜的保养与维护、显微测量法、显微常数的测定、植物显微绘图、徒手制片法、组织离析制片、植物组织化学等内容。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基础实验中增加了拓展实验内容,以供学生利用实验室条件自主开展相关实验。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的药用植物学显微实验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药用植物显微研究的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地衣拥有特殊结构,是一种稳定形态的复合有机体。至今,地衣是已发现的地球上两种及以上不同物种之间完美的共生形式,与各自自由生活的相应种类比较,在形态和生理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本书对以管涔山地区壳假网衣为切入点,对壳假网衣的形态解剖特征、化学物质、分子系统学以及共生藻的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壳假网衣的生长与其共生藻的关系以及共生藻的抗逆性进行研究。
百香果营养丰富,有“果汁 ”的美称。该品种属多年生热带藤本植物,它叶形奇特,花色鲜艳,四季常青。果汁可散发出番石榴、菠萝、香蕉、草莓、柠檬、芒果、酸梅等十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本书针对当下热门水果之一的百香果介绍其品种种植技术,主要以百香果的栽培管理为主。除简述了百香果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点外,着重从果树繁殖和栽培、果树整形修剪、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百香果种植的管理技术措施,并附以图片和文字说明。本书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供农民学习培训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基层农技人员指导农业生产的实用工具书。
这本书采用对比手法,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林奈与班克斯的故事。二者都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大博物学家,既有着相似的理想和抱负,如为自然建立秩序,用自然为人类服务,实现国家经济自足等,也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发展博物学的方式。法拉将著作分为七章,按主题描述了他们的异同。 正像作者自己所承认的,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史学著作,从其尾注的数量和类型可以明显反映出来:参考书目较少,且主要依赖二手文献。但作者确是一位材料驾驭和逻辑论证的高手,特别是她对视觉材料的分析,令读者印象尤其深刻。这本著作的另一个特色是,强调了博物学与海外探险、帝国扩张的关系,作者详细描述了两位博物学家,特别是班克斯,如何利用自己与权力机构的关系,来实现博物学与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
本书对近 5年来国内外药用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涉及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和药效作用,内容包括植物茎叶中多糖、苯丙素类、醌类、黄酮、挥发油、皂苷、生物碱等成分的活性研究。采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分类规律,对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并从分子角度探索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发现规律。 本书可作为了解药用植物研究动态、发现植物活性成分规律的参考用书。
百香果营养丰富,有“果汁 ”的美称。该品种属多年生热带藤本植物,它叶形奇特,花色鲜艳,四季常青。果汁可散发出番石榴、菠萝、香蕉、草莓、柠檬、芒果、酸梅等十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本书针对当下热门水果之一的百香果介绍其品种种植技术,主要以百香果的栽培管理为主。除简述了百香果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点外,着重从果树繁殖和栽培、果树整形修剪、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百香果种植的管理技术措施,并附以图片和文字说明。本书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供农民学习培训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基层农技人员指导农业生产的实用工具书。
植物学实验教程(第三版)赵遵田苗明升主编北京内容简介本书依据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大纲,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和系统分类学部分,共设33个实验。书中介绍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测量技术、细胞结构、种子植物形态结构、孢子植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种子植物主要科、属的特征和植物标本制作等,以及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还附有常用植物学实验仪器和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本书在基础部分中主要介绍了植物病害发生原因、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植物病害防治原理等。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其症状类型;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以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主要病原物的基本概念、形态、分类等植物病原学基础;后部分主要介绍了病原物侵染过程、病害侵染循环、植物抗病性与病原物致病性、病害流行预测技术以及植物病害防治原理等基本知识。
缙云山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丰富而的植物种类,早已成为中国植物学者和植物爱好者的天堂。这里拥有大量的观赏植物和壮美的自然景观。本书为“附中文丛”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参照青少年的学习规律编写,从走进自然博物馆激发探索欲开始,再到理论知识的学习,接着用理论指导实践,深入大自然, 体验职业规划自我,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推广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既保护了青少年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增加青少年的科学知识储备。本书在选用了大量高清精美的实拍图,即使是无法亲临缙云山,也能感受缙云山的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