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显微图解》是与《植物学》《植物学实验》《植物显微技术》配套使用的参考教材和工具书。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被子植物,第二篇孢子植物,第三篇裸子植物。书中选用显微图片来诠释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展示了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特征与结构原貌。全书共有彩色显微图片700余幅,包括主要农作物、油料作物、观赏植物、果蔬林木等植物学实验教学常用植物。所有图片经过精心挑选,代表性强,显微结构特征明显,并附有相应的文字图注,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书前列出详尽的图片名录,使每一张图片均可直接从图片名录上快速查找;书后附有英汉名词对照表,便于读者查阅。
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当第一个远古人类惊异于花的美丽,将它的线条划刻在石头器物上时,人们便建立起与这种自然造物之间的羁绊。 回顾人类文明史,花的身影从未缺席。花的用途极为广泛,它不仅是带有宗教和社会象征意义的符号,也是诸多建筑、纺织品、绘画和诗歌中的永恒主题,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学元素和情感载体。 著名人类学家杰克 古迪在这本书中着意解读花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角色,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古迪以鲜花为棱镜,探讨花和花卉在数千年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符号象征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了他在跨文化比较时所展现的历史意识和闲情逸致。
本书涵盖了植物生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技术,所选实验内容大多数经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完善。此外,我们还挖掘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各课题组科研工作中目前常用的植物生理实验相关项目,设计成实验。参加编写的人员均为多年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及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骨干教师,保证了所选实验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在出版纸质教材的同时,部分重点实验还配套制作了数字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拓宽视野。
1 本书是一本专业的水草图鉴,书中共收录了500种不同类型的水草,囊括了市面上常见的经典品种和新品种,分前景草,中后景草,后景草,附着性水草,其他水草等进行讲解。 2 书中以精美的案例形式讲解了前景草,中后景草,后景草等各类水草在草缸中的应用技巧,通过这些精美的案例,读者能直观地学习到不同水草的应用方法,提高水草造景的审美。 3 书中以图鉴的形式逐个讲解每种水草的形态特点和生长所需的光照、CO2、底床材料、pH值、换水频率、温度等条件,所有的水草的相关养护知识都根据作者30多年的亲身养殖经验总结,实用性强,讲解详细,通俗易懂,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
一棵树会散射出有毒的汁液,一颗亮红的种子能让心跳骤停,一丛灌木可以引发难忍的疼痛,一株藤蔓可以把你迷倒,一片叶子可以诱发骇人的战争。 千万别小瞧了植物王国!深不可测的邪恶早已悄悄潜伏。 艾米 斯图尔特,我们非常熟悉的作者 《鲜花帝国》《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醉酒的植物学家》都来自她!这一次,她历数全世界数千种植物中那些*让人着迷却又邪恶异常的植物,将它们以从A到Z的顺序,按照不同的 邪恶属性 致命、致痛、致幻、成瘾、过敏、侵略性 逐个点将! 自然可亲可爱,也可敬可畏。植物,可能是菜,是药,也是毒。 请你保持愉悦而又警醒的心情,开始阅 毒 之旅! 《纽约时报》*畅销科普作品!
本书以40则趣味故事透视植物的构造与生理,聚焦生存挑战下植物的种种 小心思 和 大智慧 。植物的身体蕴藏着神奇的力量和鲜为人知的奥秘。翻开这本书,破解植物身体的密码。
本书根据现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理论和方法编排了22个实验,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外植体表面消毒、器官分化、快繁技术、茎尖脱毒技术、微型薯诱导、花药培养、人工种子、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水培技术、非试管快繁技术、遗传转化技术、转基因植株鉴定等内容。本书除基本实验外,还设置了多种植物的快繁、水培等技术,供学生实验时选择参考。本书既突出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实验技能,又增加了训练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远比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来得密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能一日脱离植物,发现或探讨各种花草、蔬果、树木、蕈菇等的奥秘,不但可以增加生活情趣,还可以获得营养、健康乃至漂亮盆栽等实际的好处。 与植物相关的问题来自观察、实验和思考,从学龄前开始,孩子们就会发现有关豆子发芽、蔬果栽培、树皮剥落、植物生病、花开花谢的问题,老师及父母可以同他们一起观察,协助实验,从中找寻答案。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大人和小孩都能获得 解密 的快乐。 植物虽然不会跑不会跳,不会说话不会闹,但是它们种类浩繁,而且无论 种类、长相,无一不充满了生机和奥秘,即使只专注于对某一草木的观察, 也必定能在长期的用功之后,得到许多可贵的报偿。 这是一本与生活有关系的植物知识问答,内容涵盖植物型态、植物私生活的解析,
本书是在刘穆著《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导论》各版本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而成的一部基础科学理论著作。本书仍保持着以前各版书的特点??科学性较强,内容较新,附图质量高,可读性强等,并在本版书中加强了这些特点。
本教材是为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技能训练方面编写的参考教材,涵盖了专业的基本技能、科研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师岗位技能、企业岗位见习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本教材内容分为7个项目,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训练,共计77个训练。整体布局本着从植物保护专业的特点与实际出发,沿着病虫害寄主的识别、病虫草害田间与室内诊断、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研究项目的申报与实施、研究报告的撰写、相关教师教学岗位的训练及毕业前企业岗位见习等方面训练的主线进行编写,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项目及训练内容。
《园艺植物遗传学》包括绪论、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园艺植物性别的决定和花性分化、细胞质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遗传物质的变异、群体遗传与进化、园艺植物主要性状的遗传等内容。全书概念准确、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每章有思考题,以便学生复习训练。 《园艺植物遗传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园艺、园林、农学、林学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园艺、园林科研、生产的参考用书。
成都的魅力无需多言。热辣的美食和安逸的生活,让多少人魂牵梦萦;而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也让这里成为植物的天堂。成都四季有花,轻灵而不单调:春日锦江江畔泡桐花盛开,夏初东大街蓝花楹绽放,深秋华西钟楼前银杏叶飘落,隆冬沙河边蜡梅吐露芬芳。哪怕再平淡不过的墙角,也会因为物候和植物种类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彩。 落虹桥、浣花溪、濯锦路、百花潭 光是听这些地标的名字,就已令人神往。知名植物科普作家孙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成都街头巷尾的植物,以及它们在流传两千多年的城市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书中附有作者精心绘制的四季植物导赏地图,特别按照花期排序,便于在全城观花打卡,带你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成都。
本书收录华东六省一市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260种左右,每种有简要形态识别特征、地理分布、生境及濒危等级等信息介绍,并附有相应的彩色照片。本书集专业、科普和鉴赏为一体,可为植物保育研究人员、自然保护区等国家林业系统工作人员、广大植物爱好者,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提供参考。
本书是一本校本科普读物。主要通过对贵阳学院校园内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统计,简要介绍其各类植物的识别特征和园林用途,并附实物图像。适用于园林、生物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室外实验。该书主要向大学生普及校园植物科学知识,了解校园园林规划的植物种类以及绿化美化知识,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爱护校园环境的习惯,培养美化绿化意识。
《大米生物指纹图谱溯源技术研究》主要介绍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指纹分析技术、电子鼻指纹分析技术、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和DNA指纹图谱技术对黑龙江省大米的地理标志产品产地溯源和品种保护研究等一系列成果。《大米生物指纹图谱溯源技术研究》共分六篇,**篇综述了指纹图谱产地溯源技术建立的背景、意义、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第二篇至第六篇为利用近红外产地溯源、电子鼻产地溯源、矿物元素产地溯源和DNA指纹图谱技术对大米产地溯源、品种保护的分析结果、讨论及相关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本手册汇集了884条中国常见灌木物种的生物量估算模型,其中480条为著者通过 中国灌丛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变化和机制 课题所构建,另外404条为著者收集、评估、筛选到的源于我国1989年以来文献中的灌木生物量模型。基于本书收集的884条中国主要灌木物种生物量模型,读者可以直接根据灌木的生长参数,如基径、株高、冠幅、冠幅投影面积、冠幅投影体积等,方便、快速地估算灌木生物量。本书是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研究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参考手册。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植物区系地理的专著。这部著作介绍了植物区系背景和区系分区概况。专著中强调了“属”这个分类单位,以作者独创的研究方法,结合前人的研究结论,着重着墨于属的分布区类型特征、组成和区系分析。作者研究认为中国植物区系分为4个区、7个亚区、24个地区和49个亚地区。作者意在以本书与其他专著融会贯通、衔接呼应,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的理论。专著中还详细绘制了重点类群分布区图。
本书是一部论述中国维管植物系统演化的专著。著者利用多基因序列数据重建了中国分布的目、科、属的生命之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维管植物的分类系统。篇总论部分介绍了生命之树的概念、研究历史、建树方法和应用前景,以及中国维管植物的生命之树和系统排列等。第二篇按目、科演化顺序,以鉴别特征为线索,结合树图生动展示了中国分布石松类植物3目、蕨类植物11目、裸子植物7目和被子植物57目,共78目、328科、3114属维管植物的亲缘关系,各科、属鉴别特征,科内属、种数目和地理分布,各属配置了彩色照片或线条图。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与研究方法。全书分为绪论、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组培实践和附录5个部分,共22章。绪论部分阐述了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应用;理论方法部分详细阐述了基本原理、相关技术操作、研究方法等内容;技术应用部分介绍了植物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培养、脱毒苗技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人工种子、遗传转化与品种改良等内容;组培实践部分选取了长江流域30余种重要的蔬菜、观赏植物、果树、药用植物、茶树和大田作物等,介绍了组织培养和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及产业化进展;附录为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培养基配方。
《武汉南湖药用植物图鉴》针对武汉南湖之滨的药用植物进行普查,编写成册。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简要介绍药用植物野外实习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实习的前期准备;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植物种类识别与鉴定技巧以及野外实习中需采取的安全措施及保障。第二部分收载武汉南湖周边高等植物284种,简明介绍植物的名称(包括中文名、拉丁名)、隶属的科属、形态与分布、药用价值(个别植物未列出),并附有彩色图片。本书中所包含的284种高等植物,隶属于224属,95科;优势科为菊科(23属26种)、蔷薇科(14属23种)、豆科(13属17种)、百合科(9属9种)、木犀科(5属8种)等。《武汉南湖药用植物图鉴》可作为植物知识及其药用价值的科普书籍,也可供普通高等院校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学生用书。此外,本书可为华中地区有意进
本书是作者集20年来研究曼地亚红豆杉产业化之成果,倾注了作者辛勤劳动、科研智慧及工业化生产经验的结晶。书中主要论述了曼地亚红豆杉引种、良种选育、种苗繁育、标准化栽培技术、曼地亚红豆杉化学成分、有效成分检测技术、曼地亚红豆杉原料技术、紫杉醇与10-脱乙酰巴卡亭Ⅲ提取分离技术及工业化生产,以及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主要活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的探讨等,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性极强的专著。
本书对广东地区的维管植物进行分类整理,依据各类植物的识别特征将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各个科属种区分开,按照科的特征、属的特征、种的区别点整理出广东植物的鉴定技巧。适用于华南地区植物野外实习。本书适合华南地区高校本科生植物野外实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