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现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理论和方法编排了22个实验,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外植体表面消毒、器官分化、快繁技术、茎尖脱毒技术、微型薯诱导、花药培养、人工种子、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水培技术、非试管快繁技术、遗传转化技术、转基因植株鉴定等内容。本书除基本实验外,还设置了多种植物的快繁、水培等技术,供学生实验时选择参考。本书既突出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实验技能,又增加了训练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
《园艺植物遗传学》包括绪论、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园艺植物性别的决定和花性分化、细胞质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遗传物质的变异、群体遗传与进化、园艺植物主要性状的遗传等内容。全书概念准确、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每章有思考题,以便学生复习训练。 《园艺植物遗传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园艺、园林、农学、林学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园艺、园林科研、生产的参考用书。
本书依据高等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在多年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部分,共81个实验,涉及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包含植物的胁迫表征与渗透调节物、植物的第二信使与部分元素、植物的活性氧与抗氧化酶系统、植物代谢的部分关键酶和植物对病原细菌的抗性5个部分,共36个实验,基本涵盖了植物逆境生理学的所有实验操作。本书简明扼要、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植物逆境生理学相关实验体系;既强调基础理论体系与实验技术的结合,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先进性,语言的通俗性和科学性。
这本书采用对比手法,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林奈与班克斯的故事。二者都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大博物学家,既有着相似的理想和抱负,如为自然建立秩序,用自然为人类服务,实现国家经济自足等,也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发展博物学的方式。法拉将著作分为七章,按主题描述了他们的异同。 正像作者自己所承认的,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史学著作,从其尾注的数量和类型可以明显反映出来:参考书目较少,且主要依赖二手文献。但作者确是一位材料驾驭和逻辑论证的高手,特别是她对视觉材料的分析,令读者印象尤其深刻。这本著作的另一个特色是,强调了博物学与海外探险、帝国扩张的关系,作者详细描述了两位博物学家,特别是班克斯,如何利用自己与权力机构的关系,来实现博物学与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
本书对近 5年来国内外药用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涉及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和药效作用,内容包括植物茎叶中多糖、苯丙素类、醌类、黄酮、挥发油、皂苷、生物碱等成分的活性研究。采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分类规律,对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并从分子角度探索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发现规律。 本书可作为了解药用植物研究动态、发现植物活性成分规律的参考用书。
植物学实验教程(第三版)赵遵田苗明升主编北京内容简介本书依据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大纲,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和系统分类学部分,共设33个实验。书中介绍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测量技术、细胞结构、种子植物形态结构、孢子植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种子植物主要科、属的特征和植物标本制作等,以及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还附有常用植物学实验仪器和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本书集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各方力量汇总编著而成,全书主要介绍了有毒蜜粉源植物的概念、有毒蜂蜜的特点及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等。同时,针对我国的主要有毒蜜粉源植物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同时,对相应的有毒蜜粉源植物的特点除文字描述外,还对其局部特征进行了拍照,以供读者对有毒蜜粉源植物进行初步的鉴定与识别,根据以往的资料简单介绍了特定蜜粉源植物蜂蜜中毒的急救措施。*后,本书还对有毒蜜粉源植物在各省的分布进行了分述。本书主要供有关蜜粉源植物研究者、蜂产品经销商和蜂农朋友使用,尤其是后者,以便他们在野外放蜂的时候能够根据场地周边有毒蜜粉源植物的分布特点及花期适时调整放蜂策略,为蜂产品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本书收录了 100 种青岛本地能都见到的植物,内容详实,不仅介绍了其历史、特点和生存状况,还有能够见到它们的*地点,是植物爱好者的寻访攻略,也是老师、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出游的纽带。 ☆子孙书 *, 40~500 岁都能结果;青岛市花 耐冬,叫耐冬却不耐冬的山茶花;花之君子 荷花,象征清白、坚贞、纯洁的水生草本植物 本书共有: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乔木、被子植物 灌木、被子植物 藤木、被子植物 草本五个章节,内容生动、具体,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爱上植物、增长知识。 ☆独特的内文设计,使这不仅仅是植物科普书,还是为每位读者量身定做的观察记录册:每见到一种植物,我们可以在目录相应的方框里打 ,并将发现这种植物的时间、地点记录到相应内文页的特定位置;观植物记录还可以写在、画在书中的 我的观察日记 中。
该书共分六章。*章介绍了野外实习地点的选择与教学组织等准备工作。第二章介绍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等知识,野外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阐述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资源的分布特征,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的基本知识。第四章介绍了四川龙门山地区自然环境和植物分布概况,包括本地的自然概况和植被类型及植物分布特点,使读者对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区的植物资源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第五章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各类群有突出特征描述;每种植物记有简要识别特征描述、生境、分布和主要用途。第六章提出了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具体安排和要求。
植物学是生物学类和种植业类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增强学生对植物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会学、能学、爱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成才。这是编者多年的夙愿,本书也因此而成。全书分为三篇。篇是学习植物学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入门,为他们指点迷津、传道授技;第二篇是植物学主要知识梳理、习题与答案,突出了知识要点,且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习题并配备了参考答案;第三篇选配了6套植物学综合考试模拟试卷,让学生复习参考,了解考试题型、内容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
植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和生物科学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实习是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更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显著标志。要想搞好植物学教学,除课堂上紧抓重点、难点,精讲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和实习,加强综合技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因为植物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依靠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实验、实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通过实践,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加深记忆,扩大知识领域,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更有助于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植物学实验技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 十三五 规划教材》是根据全国统编植物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在长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实验与野外实习教学是该门课程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实验与实习课时约占50%,由于植物生长、分布与各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季节有密切联系,结合福建省药用植物的资源特点,便于就地取材,更好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特地编写此实验实习指导。本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药用植物形态与显微观察、药用植物系统分类、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它是根据全国高职高专中医药专业、药学专业的《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与相应的教材编写。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第3版)》内容包括植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植物的系统与分类、植物生物学常用方法与技术简介以及附录5个部分。从植物科学的经典实验和技术发展的角度,全书在前三部分选编了34个实验;第四部分介绍了本学科涉及的技术和研究方法,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训练。大多数的实验后面都安排了探究性实验内容,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和研究能力。附录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常用固定液和染色液的配方。此外,书后还增加了被子植物部分组织与器官结构、常见浮游藻类和不同植物中柱类型的彩色图版。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第3版)》配套数字课程(http://abook.hep.com.cn/44953),提供了主要实验示范操作视频、教学课件、拓展资料及彩色图库等资源,是纸质教材的有力补充,以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自主
本实验教程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新世纪教材《植物学》的配套教材,全书内容分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和植物学实验两部分,基本实验技术部分详细的介绍了显微镜及其操作技术,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生物绘图技术技术,植物材料的采集、培养和保存等内容。实验部分共设计了23个实验,包括18个基础性实验,每个实验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某项基本技能,5个综合性、研究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书还附有植物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参考用书。
本书包括植物形态学、结构植物学实验与技术和植物系统分类学实验与技术。主要介绍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植物界的系统发育与进化,不同植物类群及典型而有代表性的科、属、种的识别特征。此外,还介绍了研究和获取相关知识所必需的实验技术与方法等。强调植物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功能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和统一性,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