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鱼体色彩鲜艳、花纹美丽、体型或鳍形独特、具有特殊水族功能、有趣生物学习性等作为选择原生观赏鱼的标准,从14个科中选择观赏价值明显、中国原生、较为常见和具有代表性的原生观赏鱼编写成书。对每一种原生观赏鱼主要介绍中文名、别名、拉丁学名、分类地位、分布水域、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观赏价值、利用概况等内容,并配置1-4张彩色图片。中国原生观赏鱼物种资源丰富,分布区域广泛,本书选择140种中国原生观赏鱼,以图片配合文字说明,既提供鉴定物种的要领,也为中国原生观赏鱼的学术研究、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在编写中参考了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507种(2571种及亚种),隶属于26目115科506属。书中给出了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级别。为便于国际交流,书中列出分布区的英文名。本书还对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进行了核定,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鸟类。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
《世界猫科动物》一书的内容涵盖当今世界所有猫科动物物种,是一本全面、权威的猫科动物生态学综述和大百科。作者以毕生心血收集有关猫科动物的各类资料,从古罗马时代的自然史书籍,到现代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累计引用各类文献近2800篇次,涵盖了几乎所有猫科动物研究专家学者的重要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把庞杂的内容按照地理分布、生态行为、野外生存状况和人工饲养状况进行分类,把科学殿堂中复杂的专业术语、概念用平实的语言加以解释,使普通爱好者到专业人士都可以毫无障碍地领略在过去2000年间人类对猫科动物不断深入的研究,揭示它们那让人着迷的隐秘生活。
本书以大量的高清彩色图片、简洁的文字,详细阐述了犬、猫外科手术中常发生的失误和并发症。书中首先叙述了外科手术失误的概念与定义,然后分几章叙述了术前、围手术期、术中、术后所发生的手术失误和并发症,分析了手术失误发生的原因,并通过大量病例和录像资料来说明怎样纠正这些失误和并发症。本书可作为宠物医生、手术助理、小动物专业和兽医专业师生及广大执业兽医师的良好指导书籍,不仅适合初入宠物临床诊疗行业的宠物医生,也适合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宠物医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全面的潜水观鲨指南,适合所有立志寻找鲨鱼的潜水者,以及所有对这些不可思议的生物感兴趣的人。本书详细介绍了潜水者潜水时可能遇到的所有鲨鱼种类,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鲨鱼,以及这些鲨鱼的生物学特性、行为等相关知识,还列举了全世界范围内的 观鲨潜点。
《黄河(河南段)鸟类图鉴》约计65万字,配图758幅,尽可能涵盖每种鸟的雌与雄、成鸟与亚成鸟,冬羽与繁殖羽等物种鉴别的关键信息。记录该区域鸟类20目、64科、329种,其中 一级保护鸟类有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大鸨、东方白鹳、黑鹳等18种, 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灰鹤等64种。 该书系作者及河南省鸟类学会会员们在河南省林业厅(局)的支持下,20余年来对河南段黄河湿地鸟类坚持不懈的调查、监测、研究与保护的具体成果,填补了黄河河南段鸟类研究的空白。该书的出版不仅丰富了河南的鸟类研究, 有助于推动河南省自然保护地鸟类的监测、研究、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河南省鸟类研究与保护,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共上、中、下三卷,本卷为上卷,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记述我国鲤形目鳅科、胭脂鱼科和双孔鱼科3科29属185种鱼类。总论述及鲤形目鱼类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与染色体、生态资料、地理分布、系统演化、经济意义与增殖途径、术语说明等;各论系统记述了鳅科、胭脂鱼科和双孔鱼科鱼类,每种均含引证文献、形态描述及地理分布,并附形态特征图。书后附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中名索引和学名索引。
本书介绍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的一般要求,以及在动物日常健康管理、定期监测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策略和流程;主要针对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兔等实验动物,讲述了动物因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感染而引发的临床症状、大体病理、组织病理,以及疾病的病因学和预防措施;针对目前应用较多多的基因工程动物的特殊性,介绍了它们在感染性病原监控方面的特殊要求。本书可帮助从业人员增加对实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认知,是实验动物临床护理、质量管理、饲养人员和医师进行实验动物疾病诊断的辅助工具;也可作为医药动物实验研究人员识别实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参考,还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拓展学习的培训教材。
科学是关于自然世界的经验,理论和实践知识,所有的科学知识汇聚为科学文献,是研究科学和科学史 的工具,科学文献中的 著作便是科学元典,科学元典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灯塔和坐标。科学史原始文献(Source Books In The History Of The Sciences),分希腊科学、物理学、地理学、动物学、逻辑学、数学、心理学,出版七卷,约6000页。 《科学元典:动物学》是“科学元典”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汇集了15世纪至20世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多个 、多位 的博物学家、动物学家、生理学家、植物学家、胚胎学家、解剖学家、海洋学家等的动物学相关的科研成果,对其生命、细胞理论、性理论、进化论、胚胎学、遗传等有关论题的文章进行了整理和挑选。本书为全英文影印版,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方便读者参阅。
《南沙群岛珊瑚礁鱼类生态图册》聚集南沙群岛珊瑚礁鱼类的功能多样性及资源状况,以食性为主要依据划分为不同的功能类群,清晰反映不同食性鱼类的功能特征,然后以鱼类分类学地位为基础,结合水下原位生态照片和调查数据,对南沙群岛珊瑚礁鱼类不同种类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详细描述,总结其在南沙群岛各珊瑚礁区的分布特征,反映其资源状况。《南沙群岛珊瑚礁鱼类生态图册》共记录 301 种南沙群岛珊瑚礁鱼类,隶属于143 属 46 科。
阎甲总科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中的隐翅虫大类(多食亚目三大支系之一),包括扁圆甲科、长阁甲科和阁甲科3个科,以捕食性物种为主,大多适应于腐木、腐草、腐菌或动物腐尸等腐生性微环境,少数类群为嗜蚁性甲虫。 本志是对中国阁甲总科分类学研究的系统总结,是著者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通过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在检视 大多数模式和定名标本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阎甲总科的完整物种记述。总论部分总结并介绍了阎甲总科的 外研究概况,成虫、幼虫、蛹和卵的形态特征,阎甲总科及各科的系统地位和分类发展历史,中国阎甲总科的属、种地理分布格局,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阎甲总科的经济意义等。各论部分记述了中国阎甲总科扁圆甲科和长阎甲科,以及物种丰富的阎甲科的10亚科,共67属303种及亚种;包括从科到种各级阶元的检索表、 大多数
东江流域是广东省重要的淡水渔业区域之一。本研究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资助下,于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系统调查了东江流域鱼类资源现状。在采集鱼类标本,结合走访、调研等基础上,经整理、鉴定,获得东江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本图谱共记录东江流域鱼类15目44科127属179种,包括纯淡水鱼类和过河口鱼类。本图册中的鱼类照片采用高清晰度照片加色谱标尺的方式展示,除了常规侧面照片外,部分种类还增加了局部特征的特写,另有部分种类还以活体生态照片的形式呈现。
《实验动物感染性疾病检测图谱》介绍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的一般要求,以及在动物日常健康管理、定期监测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策略和流程;主要针对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兔等实验动物,讲述了动物因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感染而引发的临床症状、大体病理、组织病理,以及疾病的病因学和预防措施;针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基因工程动物的特殊性,介绍了它们在感染性病原监控方面的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