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ANSYS Workbench 2024 R2平台,分别对ANSYS Workbench平台、几何建模、网格划分、Mechanical处理、结构线性静力学分析、结构线性动力学分析、结构非线性分析、热力学分析、结构优化设计、疲劳分析、刚体动力学分析、LS-DYNA显式动力学分析、HyperMesh与Workbench联合仿真分析、ANSYS Workbench Fluent数值模拟、ANSYS Workbench Fluent流固耦合数值模拟、ANSYS Workbench Fluent热流固耦合数值模拟、nCode与Workbench联合仿真分析进行了介绍。书中实例与相关理论基础相结合,可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熟悉有限元分析流程,评估分析结果,处理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实践中掌握解决结构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本书可供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能源动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日用家电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仿真和优化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工科类专业
《ADAMS/Car汽车底盘动力学虚拟开发》基于编者十多年的工作经验编著而成,主要讲解ADAMS/Car模块在汽车底盘动力学(悬架K C、整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载荷)开发中的应用。全书共14章,分为5个部分:第1~4章,软件基本应用;第5~7章,常见悬架、稳定杆、转向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动力学建模;第8~10章,悬架动力学模型调参、K C仿真分析、实车K C指标解读及应用;第11~13章,整车动力学建模、调参,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第14章,悬架静态载荷、整车动态载荷的提取与分解。 《ADAMS/Car汽车底盘动力学虚拟开发》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既适合高校车辆工程或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参考,也适合整车主机厂、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工程师用作工程开发参考。 《ADAMS/Car汽车底盘动力学虚拟开发》包含讲解视频,可直
《滚动轴承分析(原书第5版):卷 轴承技术的基本概念》为基本概念卷,内容共14章,包括滚动轴承的类型、宏观几何学、配合与游隙、载荷与速度、应力与变形、位移与预载荷、摩擦力矩、疲劳寿命、润滑、材料、振动与噪声及工况监测等。
本书全面阐述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现行的有关标准及其应用,综合了零件的标准要素、常用标准件和标准部件的标准数据,以及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主要基础标准,并介绍了ISO和国外几个主要工业国家的机械制图标准,可供读者阅读国外机械图样时参考。 本书内容以机械图为主,除正投影图外,对轴测图和各种简图也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同时对厂房建筑图及有关标准进行了简要叙述。在作图方法上,包括规定画法、通用画法和简化画法,并介绍了有关CAD制图和CAD文件管理方面的内容。 本书是在2012年第5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修订中力求全部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标准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工科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以Ansys 2024为平台,对应用Ansys进行机械与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步骤和应用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全书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编者使用该软件的经验,对实例部分的操作过程采用GUI方式逐步进行了讲解。为了帮助读者熟悉Ansys的相关操作命令,在每个实例的后面均列出了分析过程的命令流文件。 全书共10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了Ansys 2024图形用户界面,第3章介绍了建立实体模型,第4章介绍了Ansys分析基本步骤,第5章介绍了静力分析,第6章介绍了非线性分析,第7章介绍了动力学分析,第8章介绍了热分析,第9章介绍了参数化与单元的生和死,第10章介绍了子模型。 本书适用于Ansys软件的初、中级用户,可作为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结构分析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由三位国内著名TRIZ专家倾力合作、历时三年写成。该书详细介绍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应用TRIZ的最新成果。本书重点介绍了以下内容: 在概论部分,介绍了与TRIZ相关的某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发明方法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提出了功能有六种不同的定义方式,属性关联的物质与功能。 在U-TRIZ基本概念部分,介绍了五方面重要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以属性为核心的新思想,与经典TRIZ的以技术系统为导向、以消除矛盾为核心的思想有所区别。 本书的撰写结构充分考虑了继承性和可读性,通常是在每章中先介绍和阐述经典TRIZ的内容,然后再介绍基于经典TRIZ所开发出来的U-TRIZ的内容。同时尽量介绍了各种解题工具与功能的关联性。 在进化法则部分,除了介绍了经典TRIZ的进化法则,还介绍了现代TRIZ的进化法则(如增强流的进化法则
本书全面汇集了作者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及企业工程实践项目实施经验,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系统阐述了PDM/PLM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PLM系统的数据管理、PDM/PLM系统的主要功能、PLM的实施方法,以及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系统集成技术。 本书可作为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实用工具书,也可以作为智能制造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相关课程用书及教学参考书。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壹部分从非数学角度简要综述了解决结构振动问题的方法,并介绍了一些试验模态分析所需的基本理论、信号处理、激励技术、模态参数识别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从现实经验出发,讲述了测试设置、锤击测试、激振器测试和参数估计的注意事项,以及试验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技巧,并介绍了一些模态实例。本书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内容侧重于模态测试实用技术及实践经验,可以帮助模态测试相关人员轻松、快速、准确地掌握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本书可以作为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海洋工程、船舶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从事模态测试工作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理工类院校师生学习模态测试理论和方法的参考教材。
本书从提高电机故障分析与诊断水平、提高电机运行可靠性和降低维修成本的原则出发,本着兼顾故障分析的理论性、系统性,突出故障诊断方法的实用性、准确性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电机故障机理,详细阐述了交流电机各种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全书共有12章,除第1章绪论外,分为三部分,部分主要讨论了故障诊断的一些共性问题,包括:第2章电机诊断理论与智能诊断方法;第3章电机绝缘分析与诊断;第4章电机轴承故障诊断。第二部分用较多的篇幅分析了电动机的故障诊断技术,包括:第5章电动机故障分析;第6章电动机故障的简易诊断;第7章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的精密诊断;第8章电动机转子故障的精密诊断。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发电机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第9章发电机故障分析;第10章发电机定子故障的诊断;第11章发电机转子故障的诊断;第12
本书对超声全聚焦成像检测理论进行了介绍,给出了最新的MATLAB 方程和源代码,采用图示和MATLAB 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可使读者加深对全矩阵捕捉、延时叠加、全聚焦图像重建等概念的理解,还介绍了双层介质全聚焦成像、多模全聚焦成像、相位相干成像、频域全聚焦成像技术等,并系统介绍了全聚焦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 本书可供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无损检测与仪器类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本书从齿轮箱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对轴承在齿轮箱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共分为13章:①绪论,②工业齿轮箱概述,③齿轮箱轴承基础知识,④齿轮箱轴承配置,⑤齿轮箱轴承选型,⑥齿轮箱轴承系统公差与配合,⑦齿轮箱轴承储运、安装与拆卸,⑧齿轮箱轴承润滑技术,⑨齿轮箱轴承振动分析技术,⑩齿轮箱轴承失效分析技术。还有3章内容着重介绍了目前齿轮箱中非常广泛使用的一类——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由于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有其特殊的工况要求和设计需要,因此本书就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特殊的配置及应用进行了详述——?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概述、?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轴承及轴承配置、?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的应用。 本书可供齿轮箱设计和研究人员、轴承设计和应用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可作为与轴承有关的设备使用和维修人
本书以ANSYS Workbench 2022为软件平台,详细介绍了各类有限元分析的操作过程和工程应用。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读者在学习软件操作的同时,也能掌握解决相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全书分为3篇,共16章,基础操作篇介绍了ANSYS Workbench平台的基础知识及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后处理;基础分析篇通过案例讲解了在ANSYS Workbench平台中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响应谱分析、随机振动分析、瞬态动力学分析及线性屈曲分析的方法;高级应用篇为结构有限元分析的高级应用部分,讲解在ANSYS Workbench平台中进行显式动力学分析、复合材料分析、疲劳分析、热学分析以及结构优化分析的方法。本书案例丰富、讲解详尽,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并配有讲解视频,扫码即可观看。 本书主要面向软件初学者,也可作为理工科院校ANSYS
本书系统性地阐述了硬件产品从原型开发到全面量产的全过程,涵盖了对项目管理、规范文件、产品定义、试产质量测试、成本和现金流、生产系统、面向制造的设计和DFX、工艺设计、工艺装备、生产质量、供应链、生产计划、分销、认证和标签、客户支持和批量生产等全方面的介绍,涉及的行业包括汽车行业、电子消费品行业、医疗行业、航空业等。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语言平实易懂,有翔实的企业案例,可操作性强。 本书脉络清晰,给有志于了解产品实现过程的工程师、创业者、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份清晰的硬件产品实现地图,也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检查清单,可以帮助读者更快地上手,规避硬件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各种陷阱。
作为《自动化机构设计工程师速成宝典入门篇》的姊妹篇,本书从企业自动化项目的开展和实践出发,着重梳理了自动化机构设计相关的流程、方法、技巧和经验等,主要包括自动化设备的制作剖析、标准机/件的选用、常见的机构传动方式、自动化设备的设计方法和技巧等内容。在如今国家高度定位智能制造,促进自动化大发展和机器换人的时代,本书将填补国内在自动化机构设计方面职场新人教育培训上的空白,能满足读者转行、转岗的知识和技能提升需求。 本书适合新入职的工科毕业生、企业一线技术员、技能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自动化行业工作的社会青年等阅读。
本书是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介绍了过程工业中常用的流体机械,内容包括:过程流体机械的用途、分类及发展趋势,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容积式压缩机,离心泵,其他泵,离心式压缩机,离心机,高速回转件的强度以及高速转轴的临界转速。侧重于介绍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涉及流体力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以及基本结构和典型实例等,并对重要知识点配有导学视频,读者可随时在线学习。
本书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针对来自14 个国家73 种具有不同特征的产品,介绍了131 种制造工 艺。全书共分8 章,分别介绍了6 种固态切割加工工艺、21 种板材加工工艺、10 种连续长度材料的加 工工艺、19 种薄壁中空件加工工艺、11 种其他态转固态的材料加工工艺、16 种具有复杂形状和表面的 制品的加工工艺、微模电铸等8 种新工艺,以及40 种表面处理技术。 全书涵盖了所有与大规模和批量生产有关的近现代制造技术,覆盖面之广超出了绝大部分同类书 籍。书中所介绍的各类技术均包括工艺流程、单价与投资成本、加工速度、表面质量、形状类型/ 复杂 程度、尺寸规格、精度、相关材料、典型产品、类似方法、可持续问题等内容,且图文并茂,好读易 懂。本书适用面广,可供产品设计师使用,也可供需要了解产品制造技术的管理人员、投资人员参考, 还可供制
工业机器、汽车、飞机、机器人和机械装置上都可能使用嵌入式系统。本书研究了远程控制的水下航行器(ROV),特别是水下机器人航行器(URV),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海洋探索、环境监测以及为极 端环境中的行动提供支持。书中详细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从zui初的概念(机械和电气)到建模和仿真(数学关系),再到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及其实际执行(机电一体化系统测试),从而实现对机器人航行器的控制,为使用标准PC硬件(包括Linux、Raspbian、ARDUINO和MATLAB xPC-Target)的实时系统的原型开发、仿真、测试和设计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本书主要针对UG NX 2027的强大分析功能而编写,通过大量丰富的实例全面讲解了UG NX 2027在动力学分析和有限元分析领域的应用和功能。全书共分为两篇,第1篇为动力学分析篇,主要介绍UG NX 2027动力学分析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操作实例,包括运动仿真基础,运动体、质量及材料,运动副,传动副,约束,力的创建,连接器,仿真结果输出,机构检查,XY函数编辑器,动力学分析综合实例。第2篇为有限元分析篇,主要介绍UG NX 2027有限元分析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操作实例,包括有限元分析准备,建立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的编辑,分析和查看结果,球摆分析综合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CAE应用辅助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科研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为了方便读者的学习,本书配备了多媒体学习电子资料,包含了全书所有实例操作的
本书以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应用需求为牵引,以国家制造强国发展规划为契机,围绕先进复合材料及其相关技术与装备,分析了复合材料构件精确制造国内外发展趋势,梳理了复合材料构件精确制造技术与装备最新进展。书中明确了面向2035我国复合材料构件精确制造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指出了亟须突破和解决的复合材料领域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提出了我国面向2035的复合材料构件精确制造的重点任务、发展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产品设计人员、复合材料构件加工制造人员、检测人员、相关领域政策制定者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重点介绍了SOLIDWORKS2024中文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全书共18章,分别介绍了SOLIDWORKS2024概述、草图相关技术、基于草图特征、基于特征的特征、螺纹零件设计、盘盖类零件设计、轴类零件设计、齿轮零件设计、叉架类零件设计、箱体类零件设计、装配和基于装配的设计技术、轴承设计、齿轮泵装配、工程图基础、齿轮泵工程图、运动仿真、有限元分析、流场分析等内容。本书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顺序,全面地介绍了各种机械零件设计和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全书解说翔实,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思路清晰。 本书适合各大中专院校工科学生作为自学辅导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SOLIDWORKS爱好者和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围绕特种阀门的数字创新设计、智能制造和智能运维三大技术方向,聚焦于数字化性能分析、智能制造、云计算及智能故障诊断等智能化前沿技术,系统地介绍了设计、制造和运维一体化的阀门数智化工程,以及阀门全产业链数智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数智化概述、特种阀门数智化概述、特种阀门数字化设计技术、特种阀门仿真技术、特种阀门优化设计、智能制造与特种阀门制造、特种阀门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运维与特种阀门运维、特种阀门故障状态数据采集和预处理技术、面向特种阀门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特种阀门智能运维系统。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紧贴阀门领域研究前沿,可为特种阀门的后续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性。
本书共15章,详细介绍了我国袋式除尘技术发展历程,与袋式除尘技术有关的粉尘和含尘气体特性,袋式除尘理论基础,袋式除尘滤料,清灰技术及装置,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型式,袋式除尘器配件,袋式除尘系统的自动控制,袋式除尘器的设计选型,袋式除尘器用于特种烟尘的对策,袋式除尘器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袋式除尘器故障诊断及排除,袋式除尘器在钢铁、水泥、有色冶金、火力发电、废弃物焚烧、纺织等行业中的应用,以及袋式除尘对烟气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作用。 本书可供从事环境保护、粉料收集的科研、设计、制造、安装、维护管理的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环境保护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