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Ansys 2024为平台,对应用Ansys进行机械与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步骤和应用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全书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编者使用该软件的经验,对实例部分的操作过程采用GUI方式逐步进行了讲解。为了帮助读者熟悉Ansys的相关操作命令,在每个实例的后面均列出了分析过程的命令流文件。 全书共10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了Ansys 2024图形用户界面,第3章介绍了建立实体模型,第4章介绍了Ansys分析基本步骤,第5章介绍了静力分析,第6章介绍了非线性分析,第7章介绍了动力学分析,第8章介绍了热分析,第9章介绍了参数化与单元的生和死,第10章介绍了子模型。 本书适用于Ansys软件的初、中级用户,可作为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结构分析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全面汇集了作者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及企业工程实践项目实施经验,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系统阐述了PDM/PLM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PLM系统的数据管理、PDM/PLM系统的主要功能、PLM的实施方法,以及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系统集成技术。 本书可作为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实用工具书,也可以作为智能制造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相关课程用书及教学参考书。
本书全面汇集了作者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及企业工程实践项目实施经验,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系统阐述了PDM/PLM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PLM系统的数据管理、PDM/PLM系统的主要功能、PLM的实施方法,以及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系统集成技术。 本书可作为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实用工具书,也可以作为智能制造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相关课程用书及教学参考书。
李慧、马正先、逄波编著的《工业机器人及零部件结构设计》从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案例较为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工业机器人设计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对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多类工业机器人操作机进行研究与设计,特别对容易被忽视的部件连接与结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比较,提出了机器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原则性解决方案。本书本着“理论-设计-应用”的写作思路,共计6章。分别是:第1章导论;第2章工业机器人整体设计;第3章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与驱动;第4章工业机器人控制装置;第5章典型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第6章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结构设计。本书以设计案例为中心,以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
本书从装载机的功能需求着手介绍了装载机对传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基于能量在装载机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之间的分配规律阐述了装载机对能量传递的要求,并介绍了传统装载机传动系统如何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适用于装载机的无级变速传动技术,以及利用该技术开展装载机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功率合理分配控制的尝试和实践; 介绍了新能源装载机对传动系统的要求,以及如何利用新能源技术在提高装载机能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提高传动效率的理论和方法。 本书可供工程机械设计、研发等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工科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以Ansys 2024为平台,对应用Ansys进行机械与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步骤和应用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全书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编者使用该软件的经验,对实例部分的操作过程采用GUI方式逐步进行了讲解。为了帮助读者熟悉Ansys的相关操作命令,在每个实例的后面均列出了分析过程的命令流文件。 全书共10章,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了Ansys 2024图形用户界面,第3章介绍了建立实体模型,第4章介绍了Ansys分析基本步骤,第5章介绍了静力分析,第6章介绍了非线性分析,第7章介绍了动力学分析,第8章介绍了热分析,第9章介绍了参数化与单元的生和死,0章介绍了子模型。 本书适用于Ansys软件的初、中级用户,可作为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培训,也可作为从事结构分析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10章,反映了作者研究衬垫型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失效机理和寿命评估方法的*新成果。通过摩擦磨损试验、衬垫剥离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结合微观分析,本书系统论述了衬垫材料、粘接方法、前处理工艺以及不同工况等对衬垫粘接性能、成膜机理、磨损失效机理和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合于复合摆动工况的关节轴承寿命方程。 本书内容对提高关节轴承摩擦副的减摩耐磨性能、延缓轴承失效以及准确预测轴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可供摩擦学、材料学、机械设计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时可供有关院校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阅读参考。
本书第1章和第2章主要介绍了液压试验的标准、液压试验检测信号的特点、传感器的选择,以及试验设计优化的有效方法——相似性原理、量纲分析和试验正交设计。第3章论述了液压试验的各种加载方式及功率回收方法。第4章至第6章分别针对液压阀试验台、液压缸性能试验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性能试验介绍了相关的试验技术。第7章和第8章分别讲述了可靠性的基本知识和液压元件可靠性试验的现代技术及典型可靠性试验台。第9章介绍了挖掘机液压系统动力匹配试验和液压元件瞬态特性试验。书中的试验台案例大部分选自作者近8年来主持或参与研制的液压试验台项目,书中一些检测技术源于作者的发明专利。
本书从齿轮箱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对轴承在齿轮箱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共分为13章:①绪论,②工业齿轮箱概述,③齿轮箱轴承基础知识,④齿轮箱轴承配置,⑤齿轮箱轴承选型,⑥齿轮箱轴承系统公差与配合,⑦齿轮箱轴承储运、安装与拆卸,⑧齿轮箱轴承润滑技术,⑨齿轮箱轴承振动分析技术,⑩齿轮箱轴承失效分析技术。还有3章内容着重介绍了目前齿轮箱中 广泛使用的一类——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由于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有其特殊的工况要求和设计需要,因此本书就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特殊的配置及应用进行了详述——?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概述、?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轴承及轴承配置、?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的应用。 本书可供齿轮箱设计和研究人员、轴承设计和应用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可作为与轴承有关的设备使用和维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