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
《汽车液压、液力与气动技术》(附习题详解)内容主要介绍汽车液压液力及气压传动的主要元件的结构原理以及设计方法,以及车辆系统的匹配理论及方法,分析汽车采用液压液力传动元件组成简单传动回路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的车辆应用液压液力传动的案列。每章后面配有习题,书末统一给出详细的习题答案。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本书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分为“基础理论” 和“实训工单” 两个教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蓬勃发展中的现代液压与气动工业、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及应用、液压执行元件及辅助元件、液压控制元件及应用、液压基本回路分析、典型的液压传动系统分析、气压传动概述、气动元件及应用、气动基本回路分析、典型的气压传动系统、电气电路设计与PLC 控制实例、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诊断。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及汽车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企业岗位培训教材。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编写而成,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液压传动概述、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阀元件、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气压传动概述、气动元件及气动基本回路。本书以液压传动为主、气压传动为辅,由浅入深地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基础知识、元件的功能与选用以及典型回路等。全书内容实用且有针对性。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专业“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职工大学、成人高校教学用书,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编写而成,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液压传动概述、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阀元件、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气压传动概述、气动元件及气动基本回路。本书以液压传动为主、气压传动为辅,由浅入深地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基础知识、元件的功能与选用以及典型回路等。全书内容实用且有针对性。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专业“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职工大学、成人高校教学用书,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共7章:第1章为气动技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第2~5章讲述各类气动元件,特别强调对各类元件的组成、类型和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第6章全面分析了气动基本回路,尽可能做到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第7章列举了六个典型的气动系统,既结合生产实际,又突出实用性。 本书适合气动技术的初学者学习使用,可供从事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参阅,也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企业技术培训的基础教材,同时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教学实践经验,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以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编写而成。本书共10个项目,主要包括:液压传动系统分析、液压泵的原理与选用、液压执行元件的选用、典型液压控制回路的设计、典型液压设备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气动系统分析、气动执行元件的选用与维护、气动双缸控制回路设计、电-气控制回路设计、典型气动系统搭建与调试。同时本书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并配套了二维码数字资源,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机械、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德国“双元制”教学培训用书。
本书共分七章,首先为绪论,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组成,以及液压、气压传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章为“流体力学基础”,介绍工作介质的特性和选用,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能量损失及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关的其他基础知识。第二章为“能源装置”,介绍各种液压泵和空压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择和应用,以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各种辅件和密封件的作用原理、类型、特点、选择与应用。第三章为“执行元件”,介绍直线往复运动执行元件和旋转运动执行元件的设计计算、选择和应用。第四章为“控制调节元件”,介绍各种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类型和结构特点,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选择。第五章为“基本回路”,介绍各类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回路的工作特性,分析各类回路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汽车液压、液力与气动技术》(附习题详解)内容主要介绍汽车液压液力及气压传动的主要元件的结构原理以及设计方法,以及车辆系统的匹配理论及方法,分析汽车采用液压液力传动元件组成简单传动回路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的车辆应用液压液力传动的案列。每章后面配有习题,书末统一给出详细的习题答案。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及相近专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
本书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编写的。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与气动技术概述、液压传动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阀、液压辅助元件及液压泵站、液压基本回路、液压系统、气动元件、气动基本回路与气动系统、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为便于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选择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www眂mpedu眂om网站,注册、免费下载。另外,书中主要知识点处还植入了二维码,使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所链接的内容。本书适合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学生使用,也适合于中等职业学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学生使用,同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教学实践经验,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以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编写而成。本书共10个项目,主要包括:液压传动系统分析、液压泵的原理与选用、液压执行元件的选用、典型液压控制回路的设计、典型液压设备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气动系统分析、气动执行元件的选用与维护、气动双缸控制回路设计、电-气控制回路设计、典型气动系统搭建与调试。同时本书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并配套了二维码数字资源,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机械、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德国“双元制”教学培训用书。
宁辰校主编的《液压与气动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在较全面地阐述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反映我国液压与气动行业发展的 情况。在液压与气动的基础知识部分,重点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在液压和气动元件部分,强调对各类元件的组成、类型和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及掌握;在基本回路和典型系统的介绍中,则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实用性。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追求系统性、基础性、 性和实用性的统一,贯彻通俗易懂、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全书结构上,内容完整、循序渐进。 本书主要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技术培训的基础教材,同时可供从事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编写而成,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液压传动概述、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阀元件、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气压传动概述、气动元件及气动基本回路。本书以液压传动为主、气压传动为辅,由浅入深地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基础知识、元件的功能与选用以及典型回路等。全书内容实用且有针对性。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专业“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职工大学、成人高校教学用书,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分为“基础理论” 和“实训工单” 两个教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蓬勃发展中的现代液压与气动工业、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及应用、液压执行元件及辅助元件、液压控制元件及应用、液压基本回路分析、典型的液压传动系统分析、气压传动概述、气动元件及应用、气动基本回路分析、典型的气压传动系统、电气电路设计与PLC 控制实例、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诊断。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及汽车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企业岗位培训教材。
本书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分为“基础理论” 和“实训工单” 两个教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蓬勃发展中的现代液压与气动工业、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及应用、液压执行元件及辅助元件、液压控制元件及应用、液压基本回路分析、典型的液压传动系统分析、气压传动概述、气动元件及应用、气动基本回路分析、典型的气压传动系统、电气电路设计与PLC 控制实例、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诊断。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及汽车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企业岗位培训教材。
本书共分七章,首先为绪论,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组成,以及液压、气压传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章为“流体力学基础”,介绍工作介质的特性和选用,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能量损失及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关的其他基础知识。第二章为“能源装置”,介绍各种液压泵和空压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择和应用,以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各种辅件和密封件的作用原理、类型、特点、选择与应用。第三章为“执行元件”,介绍直线往复运动执行元件和旋转运动执行元件的设计计算、选择和应用。第四章为“控制调节元件”,介绍各种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类型和结构特点,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选择。第五章为“基本回路”,介绍各类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回路的工作特性,分析各类回路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本书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分为“基础理论” 和“实训工单” 两个教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蓬勃发展中的现代液压与气动工业、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及应用、液压执行元件及辅助元件、液压控制元件及应用、液压基本回路分析、典型的液压传动系统分析、气压传动概述、气动元件及应用、气动基本回路分析、典型的气压传动系统、电气电路设计与PLC 控制实例、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诊断。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及汽车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企业岗位培训教材。
本书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分为“基础理论” 和“实训工单” 两个教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蓬勃发展中的现代液压与气动工业、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及应用、液压执行元件及辅助元件、液压控制元件及应用、液压基本回路分析、典型的液压传动系统分析、气压传动概述、气动元件及应用、气动基本回路分析、典型的气压传动系统、电气电路设计与PLC 控制实例、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诊断。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及汽车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企业岗位培训教材。
本书共分七章,首先为绪论,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组成,以及液压、气压传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章为“流体力学基础”,介绍工作介质的特性和选用,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能量损失及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关的其他基础知识。第二章为“能源装置”,介绍各种液压泵和空压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择和应用,以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各种辅件和密封件的作用原理、类型、特点、选择与应用。第三章为“执行元件”,介绍直线往复运动执行元件和旋转运动执行元件的设计计算、选择和应用。第四章为“控制调节元件”,介绍各种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类型和结构特点,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选择。第五章为“基本回路”,介绍各类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回路的工作特性,分析各类回路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