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液压缸设计与制造技术和作者3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本书按照标准、全面、准确、实用、新颖的原则,介绍了液压缸参数及其计算示例;液压缸及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现在液压缸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重点、难点问题,液压缸及液压缸试验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液压缸机械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液压缸试验、使用及其维护方法,以及作者设计、审核、制造、试验、验收、安装、使用和现场维修过的多种液压缸等。 本书不但提出了问题,而且能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其中,缸筒小壁厚计算公式的确定,双作用液压缸无杆端缓冲装置设计,针对液压缸行程终端活塞杆偏摆问题的修改设计,可调行程液压缸结构设计、精度设计、优化设计、简化设计、试验方法与精度检验以及缸体和活塞杆机械加工工艺,缸筒车加工用工艺装备设计 定心胀
本书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编写共有13章,第1章介绍液压可靠性的重要性和可靠性的基本定义,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第2章至第6章介绍液压元件工作原理,液压基本回路和系统,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故障及排除,常规的液压系统设计方法;第7章至第11章介绍液压系统可靠性设计及评审,模糊可靠性设计,储存可靠性;第12章至第13章介绍可靠性设计准则500条和液压元件可靠性评估方法。 本书可供机械和液压工程从事可靠性设计和液压故障诊断工作的科研、设计、运行和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还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用书。
本书共分四篇二十一章,书中介绍了各类液压元件、介质、辅件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分析、结构特点、设计方法、静动态特性及分析、使用与维护方法等;同时,也反映了该学科 外的*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 性和工程应用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本书也可供从事液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高等工科院校有关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共分四篇二十一章,书中介绍了各类液压元件、介质、辅件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分析、结构特点、设计方法、静动态特性及分析、使用与维护方法等;同时,也反映了该学科 外的*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 性和工程应用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本书也可供从事液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高等工科院校有关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共分四篇二十一章,书中介绍了各类液压元件、介质、辅件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分析、结构特点、设计方法、静动态特性及分析、使用与维护方法等;同时,也反映了该学科 外的*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 性和工程应用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本书也可供从事液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高等工科院校有关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共分四篇二十一章,书中介绍了各类液压元件、介质、辅件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分析、结构特点、设计方法、静动态特性及分析、使用与维护方法等;同时,也反映了该学科 外的*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 性和工程应用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本书也可供从事液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高等工科院校有关师生学习和参考。
输水管道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其泄漏问题会严重浪费水资源、造成经济损失并危害居民生命健康,因此及时有效地检测并定位泄漏源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阐述了输水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负压波信号和声发射信号的降噪方法、泄漏故障特征挖掘方法、泄漏检测方法以及泄漏点定位方法。本书以变分模态分解等基本信号处理方法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研究了负压波信号和声发射信号降噪;利用特征提取技术,展开了泄漏点识别与定位技术的研究,其中包括负压波信号压降特征提取、声发射信号异常点识别等;利用仿真泄漏信号、实验室模拟泄漏试验平台采集的泄漏信号以及真实输水管道模拟泄漏信号,验证了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深度学习构造迁移模型,解决了实际运行输水管道泄漏特征数据较
类磁栅液压缸集成位移传感器采用传感与作动相融合的思想,将活塞杆表层制作成位移标尺,使活塞杆兼有作动和传感双重功能,极大地减小了传感器的体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书汇集作者近年来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深入研究该类传感器的相应关键技术。书中采用电磁场相应理论及磁场积分方程法,求解传感器定量工作数学模型,从而分析影响传感器精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因素开展传感器结构优化设计工作,为定量指导优化工作的开展,设计了专用的信号质量评价函数及结构尺寸描述函数,终求解出较优的传感器结构。考虑到传感器结构加工可能带来的误差,详细讨论了传感器响应信号的组成,经深入研究获得了传感器高精度测量的一整套数据处理方法。后,介绍传感器实际电路设计过程,并通过搭建的测试平台,验证传感器设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及相近专业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方面的知识,分为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两篇,共16章。 篇液压传动内容包括:液压传动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液压辅助装置、液压传动系统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液压伺服与电液比例控制。第二篇气压传动内容包括: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压传动基本回路、气压传动系统设计、气压传动系统实例。本书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在注重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突出其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与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