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叙述了断路器常规例行试验,试验原理、方法、标准。全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断路器的试验分析、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及绝缘电阻、断路器时间-速度特性试验、断路器低电压动作特性试验、断路器微水试验、断路器耐压试验、断路器的试验操作流程、断路器的试验数据异常处理分析、故障案例分析等。
为了规范输变电施工现场检查人员日常检查工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组织编写《输变电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作业卡》,包括变电站土建与电气设备安装、架空电力线路、电力电缆3个分册。本书为《架空电力线路》分册,按检查工序分为10章,分别为掏挖基础、灌注桩基础、开挖基础、500kV及以下悬浮抱杆组塔、500kV及以下吊车组塔、跨越施工含封网、导地线展放、紧线及附件安装、停电切改、索道运输。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省公司发布了多项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技术文件,这些文件共同构成了线路设计的技术规范,为线路设计评审工作提供依据。但是存在文件分散、部分文件、已被替代等问题,为确保设计评审技术规范的有效性,增强技术规范的集中度和便利度,特编制本汇编。 主要包括引用标准、跨越高速铁路、跨越高速公路、跨越重要输电线路通道、其他跨越要求、防风害、防雷害、防污闪、防鸟害、防外力破坏、防冰害、杆塔标识要求、线路通道要求等内容。
本书详细介叙述了断路器常规例行试验,试验原理、方法、标准。全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断路器的试验分析、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及绝缘电阻、断路器时间-速度特性试验、断路器低电压动作特性试验、断路器微水试验、断路器耐压试验、断路器的试验操作流程、断路器的试验数据异常处理分析、故障案例分析等。
包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3项通用制度的通知》、总则、工作组织、评估内容、流程办法、监督与考核、附则、《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安全事故整改后评估标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含风力、太阳能和储能等)、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电力接地工程中的降阻设计与施工。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工程中降低工频接地阻抗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归口。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山火风险分级、基础数据收集和山火风险预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下方及附近发生山火的风险等级的预报。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大典》)为依据,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有关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为指导思想,对水生产处理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细致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进行了明确规定。
手册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通用制度》《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质量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提供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规范》《供电营销服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河南省电力公司供电营业厅标准化管理手册》《河南省电力公司供电营业厅标准化建设手册》等为依据,围绕营业厅人员的行为规范、环境管理、现场管理、后台管理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要求,使每个营业厅员工做到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以形成供电营业厅标准化体系,建设环境良好、队伍精良、运作高效、服务规范、管理精益、品质卓越的一流供电厅,实现供电服务品质持续提高。让员工快速掌握工作要点、服务标准、规范口径,做到工作质量达标、规章令行禁止、应对稳妥有节。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DL/T 567《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分为9个部分,本次修订后将原来的第3部分与第4部分合并为现在的第3部分。DL/T 567.1 第1部分:一般规定DL/T 567.1:入炉煤和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和制备方法第3部分: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取和制备第5部分:煤粉细度的测定第6部分: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第7部分:灰及渣中硫的测定和燃煤可燃硫的计算第8部分:燃油发热量的测定第9部分:燃油元素分析本部分为DL/T 567的第3部分。本标准与DL/T 567.3-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标准名称,将DL/T567.4-1995中 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 内容、DL/T926-2005中全部内容合并入本标准; 仪器设备中增加 自抽式飞灰取样器 及炉渣取样工具内容; 增加 飞灰(渣)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总则 内容; 增加 采样和样品制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大典》)为依据,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有关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为指导思想,对工业废气治理工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细致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进行了明确规定。
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本系列漫画手册介绍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采用漫画加 三字经 的形式,寓教于乐,围绕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用电相关的现象、问题和隐患展开,以丰富的插图、真实的案例,介绍安全用电常识。读者能从通俗易懂的字里行间,找到安全、正确的用电观念和用电方式。 本系列产品老少咸宜,是大力宣传安全用电、科学用电、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知识,提高供电服务水平的好帮手,适合作为开展 安全月 三下乡 科普日 消防日 等主题活动的宣传用书。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描述SCD文件在工程实施时变电站配置、通信配置和IED配置的要求,以及配置流程和校验应遵循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DL/T 860标准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变电站的设计、研发、采购、建设、运行和维护。发电厂升压站部分可以参照执行。
本书内容源自生活,介绍中小学生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产品诞生于2008年,2013年对品种进行了扩增,并于2016年底进行了修订,2017年推出了《安全知识进万家系列》。大众图书中心广泛征询供电公司作者、基层用户,我社营销中心、设计制作中心,以及各电力站店的意见,充分考虑每年安全月供电公司基层用户在产品使用,社营销中心及电力站店在进行产品营销及推广中,需要更多新产品配合具体工作的现实情况,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场景再造,漫画风格重塑,将内容整合升级、设计优化完善,拟对该套产品进行修订。
为贯彻 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反违章(以下简称反违章),健全反违章工作机制,防止违章导致的事故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程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清灰装置的技术要求。本标准根据(国能科技[2013]235号)《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3年*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清灰装置的选用、检查、维护和运行管理。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1]252号)的任务而编制。本规范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监控系统结构、功能和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功率不小于500kW且容量不小于500kWh的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电化学储能电站。
本标准规定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在启动试验过程中的基本工作要求。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联合循环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是按照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为首次制定。本标准规定了火电厂烟气脱硝装置技术监督的内容、措施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火电厂烟气脱硝装置的技术监督。
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本系列漫画手册介绍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采用漫画加 三字经 的形式,寓教于乐,围绕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用电相关的现象、问题和隐患展开,以丰富的插图、真实的案例,介绍安全用电常识。读者能从通俗易懂的字里行间,找到安全、正确的用电观念和用电方式。 本系列产品老少咸宜,是大力宣传安全用电、科学用电、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知识,提高供电服务水平的好帮手,适合作为开展 安全月 三下乡 科普日 消防日 等主题活动的宣传用书。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化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和复校时间间隔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在50Hz电网中安装使用的数字化电能表的首次校准和后续校准。本标准不适用于模拟量输入的电能表。
本标准规定了公用电网和用户接入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和闪变评估指标、 评估 方法、 评估流程和内容。
本书是全国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高级技能层级)《电工学(第二版)》的配套习题册。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磁场与电磁感应、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机械的基本电气控制电路、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电路等。本书紧扣教学要求,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编排,知识点分布均衡,题型丰富多样,难易配置适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学生的练习需求,并补充了部分与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相接轨的题目,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部分按照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对发电设备(以下如无特指,机组、辅助设备统称设备)可靠性的统计分析及评价办法做了基本规定。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是对DL/T 802.2—2007《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的修订,与DL/T 802.2—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1) 增加了采用编织缠绕拉挤方法(BWFRP表示)生产的电缆导管对应的标记、规格、技术要求等相关内容;(2) 明确了增强材料应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及其制品,严禁使用陶土坩埚生产的高碱和中碱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为增强材料;(3) 增加了不带承口的直管形式的导管及接头的规格;(4) 提高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的技术性能指标中的拉伸强度、浸水后的拉伸强度等指标;(5) 取消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的技术性能指标中的弯曲强度和中碱玻璃纤维的碱金属氧化物含量的规定;(6) 修改了检验规则;(7) 取消了附录B管刚度与环刚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