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防止整定人员责任事故,防止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事故为主线,针对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和检修运行工作流程,以及流程各节点人员工作行为,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超前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继电保护安全运行。Part 1 基础知识篇一、电网接线二、变电站接线三、故障分析四、二次回路Part 2 工程资料篇一、线路设计参数二、 线路实测参数三、主变参数四、工程图纸五、系统阻抗调整六、回路设计七、 保护装置参数八、互感器参数九、其它被保护设备参数Part 3 电网方式篇一、 正常运行方式二、 检修运行方式三、防全停方式四、高压母线全停转供方式五、重合闸方式Part 4 整定计算篇一、线路保护二、母线保护三、变压器保护四、其它设备保护Part 5 流程管理篇一、编制、校核及审核二、定值复核三、运行规程四、整定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检修(施工)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是在分析配电网各类检修(施工)作业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各类项目作业的流程,对每个关键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预控措施。本书共有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通用部分、架空配电线路检修(施工)作业、配电设备检修(施工)作业和电力电缆施工作业。
本标准规定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及其相关设备在职责分工、运行管理、技术管理和检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及其相关设备(以下简称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
本标准规定了并网风电场风电机组、机组单元变压器、主升压变压器、站用变压器、接地变压器、无功补偿设备、汇集线路、汇集母线、汇集母线分段断路器等电力设备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通过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送出线路与电网连接的风电场,通过其它电压等级送出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并网风电场继电保护相关的科研、设计、制造、施工、调度和运行等单位及部门均应遵守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是对DL/T750-2001《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规程》的修订,与DL/T750-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 增加了术语与定义章节; 增加了水冲洗系统运行维护章节; 增加了检修后试验项目章节; 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设备规范章节修改后变更为附录A(资料性附录) 对提示性附录(冷端综合温度)修改后变更为附录B(资料性附录) 增加了附录C(资料性附录)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线水冲洗要求及注意事项 增加了附录D(资料性附录)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事故; 对启动前检查、启动前试验、启动、运行与维护、停运、蒸汽吹灰等原有内容进行了完善补充; 对水(碱液)清洗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水冲洗的内容; 对回转式空气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实践证明,预警是对可预知风险进行管控的有效手段。开展输变电施工作业预警管控,是调动多方资源、协同合力管控风险的务实举措,是逐级传递安全压力、落实安全责任的重要方法,是公司建设以预防为主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公司电网建设任务繁重,确保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切实抓好重大风险预警管控,坚决防范群伤群亡事故,维护好公司安全良好局面,确保公司电网安全发展。二、规范开展预警管控1. 各级安质部门要会同各级基建部门,按照公司印发的工作规范,制定实施细则或方案,细化预警范围、优化完善流程,完善有关信息化系统功能,落实痕迹化、闭环管理要求,监督建设管理单位履行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管控的主体责任。2. 建设管理单位要认
《DL/T 1407 2015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的参考模型、工作环境、功能要求、技术性能、标志、运输、储存等方面的要求。《DL/T 1407 2015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适用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的研制、检测和使用。《DL/T 1407 2015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DL/T 1407 2015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DL/T 1407 2015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DL/T 1407 2015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汤效军,汪晓岩,焦群,罗先南,王坤,蔡世龙,刘庆扬。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的通知》 (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规范。本规范吸取了国内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并参考了相关标准,对电力电缆直埋敷设在敷设要求、敷设工艺以及安全规定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规范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提供依据。
《DL/T 1098-2016 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代替DL/T 1098-2009)》规定了架空电力线路间隔棒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DL/T 1098-2016 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代替DL/T 1098-2009)》适用于交、直流架空电力线路分裂导线所用的刚性间隔棒、柔性间隔棒及阻尼间隔棒。《DL/T 1098-2016 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代替DL/T 1098-2009)》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DL/T 1098-2016 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代替DL/T 1098-2009)》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 1098-2009。《DL/T 1098-2016 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代替DL/T 1098-2009)》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GB 2338 85、GB/T 2338 2002、DL/T 1098-2009。
《DL/T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32K)》规定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以及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方法,电网经营企业,电网调度机构,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供应企业,电力建设企业,电力规划和勘测、设计、科研等单位,均应遵守和执行本导则。《DL/T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32K)》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220kV以下的电力系统可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