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工业史 可再生能源发电卷
中国电力工业史 核能发电卷
中国电力工业史 火力发电卷
本书以工业控制项目内容为基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结合“行动导向”“做学合一”的教学理念进行编写。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工业控制设备元器件安装和自动化功能实现、电路原理图设计/改进、电气装置故障检测模块。本书内容具有自动化、效率化、实时性和可追溯性的特点。对应的岗位是:装备制造行业中的技术服务岗位群,培养能够从事工业控制生产设备的电路设计、电气线路的安装、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写、以太网络的搭建、工业控制设备电气综合调试以及工业控制设备故障的查找与维修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够做到在工业生产设备或生产流程中,搭建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心,并为工业控制中心编写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自动化控制程序。 本书适合职业院校工业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楼宇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及技能培训的学
本书共有25章,涵盖了从材料到应用,再到回收等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内容。书中详细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功能添加剂、隔膜等相关组件的研究背景,以及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并重点评述了将锂离子电池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以及大型固定应用中时,如何实现不同的性能以及电子选项要求。本书还从原理上详细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以及回收等问题,并对锂离子电池未来可用性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估和说明。本书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籍,亦可作为新能源相关专业、材料相关专业等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教材。
光伏政策解读2.光伏并网管理要求3.光伏并网技术要求4.居民分布式光伏接入案例及分析5.分布式光伏低压接入案例及分析6.分布式光伏10(20)千伏接入案例及分析7.光伏电站10(20)千伏接入案例及分析8.光伏电站35千伏接入案例及分析9.结论汇总并网的光伏政策、管理和技术要求,并结合嘉兴各种类型光伏项目接入的实际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数字信号处理与滤波器设计》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与滤波器设计的基础知识,涵盖了信号的分类、时域分析、频域分析、z变换、无限冲激响应滤波器、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滤波器的实现、滤波器的量化分析、使用DSP芯片设计硬件、MATLAB基础等内容。《数字信号处理与滤波器设计》一个吸引人的特点是每个章节的习题都可以使用章节知识内容解决,读者可以通过解答习题充分地理解课程覆盖的知识,同时给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实践参考,有些问题是先理论后例子求解,有些是先解习题后叙述理论,对读者的双向理解会很有帮助。
本书共有25章,涵盖了从材料到应用,再到回收等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内容。书中详细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功能添加剂、隔膜等相关组件的研究背景,以及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并重点评述了将锂离子电池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以及大型固定应用中时,如何实现不同的性能以及电子选项要求。本书还从原理上详细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以及回收等问题,并对锂离子电池未来可用性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估和说明。本书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籍,亦可作为新能源相关专业、材料相关专业等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教材。
《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硅及硅碳负极材料》为宁夏东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用于负极材料的纳米硅粉制备及产业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EDM法制备晶体硅延伸技术的研究”的成果。《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硅及硅碳负极材料》对纳米硅碳负极材料制备、表征分析以及在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获得了D50约50nm的纳米硅,而且得到了比容量505mA?h/g、500圈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的纳米硅-碳/石墨负极材料。特别地,电子束蒸发与机械研磨组合工艺制备硅纳米颗粒,开辟了低成本、大规模制备纳米硅的新技术,对纳米硅工业化制备、硅碳负极材料制备以及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本书详细介绍了工业4.0背景下智能制造中的电气工程技术,包括: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原理;通用变频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等的基本原理及应用;PLC相关的IEC 61131、IEC 61499和IEC 61804三个重要 标准,以及集成开发环境EcoStruxure Machine Expert 1.1和CODESYS V3.5 SP16工程工具的使用;工业4.0技术框架及使能技术相关的“采标”;工业4.0的技术支柱,RAMI 4.0的技术内容,工业4.0的核心技术CPS和数字孪生的工程应用。本书还介绍了 外工业4.0相关 技术、新产品及其应用和发展方向。全书图文并茂、知识性强、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实际应用和创新思路的发展。 本书适宜于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企业电气工程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提供了关于近20种传感器的理论(物理原理)、设计和实际应用的知识体系。主要涵盖了数据获取、传递函数、传感器特性、感知的物理原理、传感器的光学元件及接口电路等基本原理, 以及人体探测器、位置与位移和水平传感器、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力和力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声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探测器、电离辐射 探测器、温度传感器、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及传感器材料与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与应用。结构层次分明, 内容翔实丰富, 希望能为广大读者的学习和研究带来帮助。 本书可供传感器领域的研发设计人员、应用工程师、技术人员, 以及对现代仪器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使用, 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气工程师所需要掌握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等内容,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电气工程基础,分电气基础和电气识图2篇,内容包括电气基础与安全用电、电气基本操作技能、电气常用仪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变压器、电动机、电动机控制线路分析与安装、室内配电与插座照明线路的安装、电气识图等,通过学习上册的内容,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电气基础知识,轻松迈入电气工程师的大门,为学习电气自动化技术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下册为不错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共分为6篇,分别为三菱PLC篇、西门子PLC篇、欧姆龙PLC篇、变频器技术篇、PLC和变频器与触摸屏综合应用篇、伺服与步进驱动和定位控制应用技术篇,通过学习下册的内容,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并能在工作中进行应用实
《典型液压气动元件结构1200例》采用图例的形式安排内容,收集了靠前外知名厂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液压气动元件结构1200例(其中液压元件约900例,气动元件约300例),分液压篇和气动篇介绍,目的是方便
《典型液压气动元件结构1200例》采用图例的形式安排内容,收集了外知名厂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液压气动元件结构1200例(其中液压元件约900例,气动元件约300例),分液压篇和气动篇介绍,目的是方便读者分析、学习、查阅和选用。所选图例清晰准确,不同型号的元件均具有代表性,反映液压气动技术的新进展。对每种型号的元件给出结构图、图形符号和实物图,便于读者对照学习。
本书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项目研究成果,将通过干热岩的性质,地质构造环境,热能赋存状态等研究,阐述干热岩发电的技术、方法及发展方向。
《低碳电力系统理论与应用》主要介绍低碳电力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低碳电力系统理论与应用》分为六篇,篇(~4章)介绍低碳电力技术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碳排放的计算方法;第二篇(第5~7章)介绍碳捕集电厂的运行模型与优化决策方法;第三篇(第8~10章)介绍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析理论;第四篇(1~14章)和第五篇(5~19章)分别围绕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规划两大关键业务,介绍低碳电力调度和低碳电力规划的模型与方法;第六篇(第20~22章)介绍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低碳技术。
本书共有25章,涵盖了从材料到应用,再到回收等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内容。书中详细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功能添加剂、隔膜等相关组件的研究背景,以及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并重点评述了将锂离子电池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以及大型固定应用中时,如何实现不同的性能以及电子选项要求。本书还从原理上详细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以及回收等问题,并对锂离子电池未来可用性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估和说明。本书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籍,亦可作为新能源相关专业、材料相关专业等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