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是讲解民用无人机的科普图书,全书共分为5 章,第1 章详细介绍了无人机的定义、历史、分类、系统组成、商业应用、管理法规等知识,第2 ~ 5 章分别介绍了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级无人机、农业无人机以及其他类型无人机中的热门在售机型,以及部分已经停产的重要机型。每款机型都详细介绍了其生产厂商、应用范围、主要结构、核心设备、综合性能等知识,并配有精美的鉴赏图以及展示无人机关键尺寸、性能的参数表格。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分析讲解透彻,适合广大航空爱好者和中小学生作为科普读物。同时,它也适用于航空工程师、军事专家、政府政策制定者、技术投资者、农业专业人士、环境监测专家、物流行业规划者、影视制作人员以及应急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士作为参考书籍。此外,本
本书以具体的行业应用案例,介绍最新版本Payload SDK开发方法,用于开发机载应用程序,配合Mobile SDK开发几乎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行业需求。本书共分为8章内容:第1章介绍行业无人机的开发方案以及大疆SDK的基本体系;第2-6章介绍Payload SDK的基本用法,介绍负载硬件的开发方法,并实现与Mobile SDK的互联互通。第7-8章介绍Payload SDK的实际应用。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5G 无线技术及部署的相关知识。全书共12 章,分别为绪论、5G 无线网络架构、5G 无线关键技术、5G 空中接口、5G 信令流程、5G 基站原理及部署、5G 无线网络组网设计、5G 基站数据配置、5G基站网络调测、5G基站操作维护与测试、5G基站故障分析与处理、5G网络应用与典型案例。全书通过二维码方式,穿插了很多在线视频,以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的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通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华为HCIA-5G-RAN(5G无线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教材,还适合无线网络维护人员、移动通信设备销售技术支持的专业人员和广大移动通信爱好者自学使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检测技术基本知识,温度检测,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物位、厚度传感器,成分分析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运动参数检测传感器,显示与记录仪表,抗干扰技术,现代检测技术等。本书每章后有小结、习题,以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本书适合作为普通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仪器仪表专业及检测技术专业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检测技术与仪表等课程教材。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PTN与IPRAN技术架构、网络组建、设备运行维护等相关知识。全书分为基础篇、PTN篇和IPRAN 篇三个部分,共14章。其中 部分介绍PTN与IPRAN技术发展背景及应用、MPLS技术基础、网络同步技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介绍PTN和IPRAN的关键技术、网络保护技术、设备安装与调测、组网建设、数据配置、网络运维管理等知识。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5G承载网的相关内容。全书共11章,具体内容包括绪论、5G系统、5G承载网解决方案及技术概述、5G承载网路由技术及部署、5G承载网隧道技术及部署、5G承载网VPN技术及部署、5G承载网同步技术及部署、5G承载网SDN技术及部署、5G承载网切片技术及部署、5G承载网可靠性技术及部署和5G承载网整体部署方案。全书通过二维码方式,穿插了许多在线视频,可以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的内容。 本书既可以作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通信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华为5G承载网工程师(HCIA-5G-Bearer)认证的培训教材。同时,本书也适合运营商网络维护人员、移动通信设备技术支持人员和广大移动通信爱好者自学使用。
本书介绍工程检测中使用的各种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及其应用技术。全书共有16章,第1章介绍了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第2章介绍了有关传感器的基本分类和特性;第3章至第14章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分别介绍了应变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磁电式、光电式、半导体、超声波、微波、辐射式、数字式及智能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测量电路及应用;第15章介绍了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气体成分、振动等工程参数的测量;第16章为传感器实验。本书内容全面,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电工程以及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师生和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天线:射频电能的收集器与中转站》从电磁环境效应产生的角度出发,对天线的历史、发展和基础理论进行了较全面和深入地梳理,对典型天线及其基本用途进行介绍。从电磁波的发现与应用、天线的产生及发展、天线基础理论、天线测量,以及典型天线的介绍及应用等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天线相关的基础问题。 《天线:射频电能的收集器与中转站》是电磁环境效应科普读物系列之一,主要是关于天线基础知识的介绍和总结,适合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事电磁环境效应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人员以及初、高级中学电子信息技术爱好者阅读使用,也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雷达等相关专业的辅导和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共6章,主要介绍了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电路,内容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及其实用电路设计与制作。书中提供了较多的应用电路实例。作为传感器技术向实际工程应用的延伸,本书还介绍了工业常用的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的工作原理、选型方法及应用场合。 本书是一本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基本环节编写的“理实一体化”教材,每章都结合一些实际工作任务,重点突出“懂理论、会设计、能制作、勇创新”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理论设计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的测控技术及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及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讲述天线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全书共分10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天线的基本原理、概念和表征天线性能的技术参数;第2章重点对电磁仿真算法进行了分析,对基于矩量法、有限元法和有限积分法的几种仿真软件进行了介绍;第3章讲述了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线天线的设计及仿真问题; 第4章介绍在天线工程设计中有着重要用途的宽频带天线,包括加载鞭天线、对数周期天线、锥削槽天线等;第5章简要介绍微带天线的理论及设计实例;第6章讲述阵列天线问题,包括直线阵列天线、平面阵列天线、相控阵天线及设计实例;第7章对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圆极化天线设计进行了分析;第8章讨论了口径天线的基本概念和相应的设计问题;第9章综述天线测量的基本知识;第10章对天线的新技术发展进行了介绍。 本书内容偏重工程设计,可以为天线设计人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新媒体以其载体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传统媒体如何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转型发展是摆在传统媒体从业者面前*严峻的问题之一。本书通过对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现状的梳理,结合新媒体市场的特点,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道,打造媒体平台在内容、技术、资源、运营、组织上的融合,帮助传统媒体认识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并调整相应的策略,在转型升级中坚守自己,发挥出传统媒体在后融合时代的真正作用。结合具体案例对深度融合下新旧媒体的媒体环境进行了反思并预测未来媒体发展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