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 2007)、《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识图与水利工程造价两大部分,其中识图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以典型的施工建筑物为对象,从简单的水利水电工程图例、基本的水工构造开始讲起,然后以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水利工程造价部分,工程量的计算不采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模式,而是用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一部分的工程量,并对计算公式的数值加了注解,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审计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对渐开线圆柱直齿、斜齿、人字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力求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全书共八章,*章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基础理论,第二章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第三章标准渐 开线圆柱外齿轮的根切与变位齿轮传动,第四章内啮合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第五章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第六章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第七章齿轮用材料以及热处理,第八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踪迹已经覆盖了南北极,征服了*的山峰,唯独深海,还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探索。海洋对各个国家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中国 蛟龙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启了自己深潜的旅程,并*终为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本书作者实地跟船50 余天、前后采访近4 年,用厚重与翔实的笔触,全景式地将 蛟龙号 深潜的台前幕后故事忠实还原。 In today s world of highly advanced technologies, human beings have planted their footprints across the North and South Poles and have conquered the highest peaks. The deep sea remains the only space with tremendous unknowns that are yet to be explored. Oceans are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nations. Against this backdrop, China s Jiaolong submersible embarked on its deep-dive journey and made historic breakthroughs that glorify China. The author travelled with the ship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over 50 days and conducted interview
本书为《抽水蓄能机组及其辅助设备技术》丛书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介绍调试的作用及整体要求;分部调试,介绍机组启动方式、充水试验、净水试验、发电方向试验、工况转换试验、涉网试验和15天考核试运行等内容;性能试验,介绍水泵水轮机和发电电动机的性能试验以及计算机监控系统性能试验,重点介绍效率试验、动水关主进水阀试验和发电机参数测试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介绍在调试中测量数据误差产生原因及数据处理原则,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与总结。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主管领导郑天翔同志1952-1958年间的日记,它以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的独特视角,翔实记录了北京现代城市规划起步阶段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大量项目、工程、会议、事件和人物等重要史实,以及1953年、1957年和1958年三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和决策的过程,首次披露一大批鲜为人知的往事与细节,生动再现了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者的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作为官方史料的补充,可供城市规划史、建筑史、城市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研究参考,以及关心首都城市工作及城市发展问题的人士阅读。
本书在介绍水文模型发展概况、分类以及主要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将内容分为3篇;第一篇主要讲述流域水循环与水文过程模拟,从流域与流域水循环基本概念开始,分为降水过程模拟、地表截留和人渗过程模拟、蒸散发过程模拟、地下水过程模拟以及产汇流过程模拟等,并以水文模型评估作为本篇的结束;第二篇主要论述概念性水文模型,从国内外常用的几十种概念性水文模型中选择了具有一定代表性、且以国外模型为主的6个概念性水文模型,包括新安江模型、水箱模型、SWMM模型、PRMS模型、HSPF模型以及HBV模型;第三篇主要讨论分布式水文模型,介绍了分布式与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共7个,包括TOPMODEL、SHE模型、SWAT模型、VIC模型、TOPKA-PI模型、数字新安江模型以及PDTank模型。
本书基于卫星组网和虚拟星座等定量遥感研究的先进思想,结合当代水文遥感才相关分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力求严谨、准确、系统、全而地总结归纳当前水文遥感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成果。本书在概述水文遥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及趋势的基础上,以大气水分、陆地水体、土壤水分、冰川积雪、降水和蒸散、海洋水体等地球水循环组分或要素为经,以基本原理、遥感方法、数据产品和实际应用这一逻辑结构为纬,力争系统地阐述地球水循环要素的物理基础、关键水文参数的定量遥感反演方法、遥感反演结果的精度检验方法、遥感反演的全球产品数据及其应用研究案例。
《中国大坝70年》突出了70年来中国大坝在不同年代建设运行的轨迹,客观反映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时代背景、规划设计理念、工程技术特点、建设管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成效等,系统总结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成功经验和经历教训。全书由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以概述加案例的写法,按照年代撰写概述和挑选代表性工程,邀请相关院士、专家和大坝建设管理单位参加编撰工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生动展现了70多年来我国大坝建设的辉煌成就,向业内人员提供具有系统分析和生动案例的中国大坝工具书。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按照十章呈现,*章呈现中国大坝发展历程,第二章至第八章呈现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中国大坝工程;第九章讲水库移民安置和文物保护;第十章
本书主要包括: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验收、保修,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标准与强制条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等内容。
本书 的突破,在于将图碑这一重要的历史遗存纳入水利社会史研究的视野中,它不仅拓宽了资料的范围,同样拓宽了研究的视野。以山陕水利图碑这一珍贵资料为切入点,将图像与文本、实地调查相结合,梳理山陕水利图碑的发展变迁状况,并以每一通水利图碑为中心,结合已有研究和其他民间文献,开展个案研究,寻找共性和差异性,在视角、方法乃至理论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以水利图碑为突破口,形成对金元以来中国水利社会历史变迁的整体认知和理解,对于 处理好人水关系,积极贯彻习近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也为当下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国家水网》以中国自然和人工水网的形成、发展、演变与未来预测为主线,分析和思考水网的生命、资源、安全、生态、环境、经济、景观、文化等功能,论述与之相关的城镇、物产、风俗、传说、历史、歌谣等。专著核心内容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国家与水网,论述水网是国家是**不可替代的、最根本的基础设施;二是国家历史水网,论述历史上人工水网工程的建设背景、重大作用和实践经验;三是国家现代水网,论述国家现代水网总体格局,不同层级水网工程体系及其建设背景、工程特点和作用功能;四是国家水网的结构与功能,解析水网建设的基本原理与目标,剖析水网的主要类型、结构组成和工程体系,分析国家水网工程演进过程和基本规律;五是国家水网的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特征,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研究水网的科学基础和基本范式;六是国家水网
传统民居,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它们简单无奇的外观背后是几千年积累下的丰富的建筑经验;在它们简洁多变的造型下面是民族文化的厚重沉淀;在它们朴素无华的装饰上总能找到独具匠心的美丽。本书以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为主题,向读者介绍人类家居的历史,世界不同民族围绕着家居的文化习俗,以及各式各样的传统民居的建筑方式。 本书可作为了解国外传统民居的工具书,还可作为旅行者的出行宝典,同时也适合高等院校建筑学等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广大建筑设计爱好者学习和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抽水蓄能事业取得了非凡成就,尤其在抽水蓄能机组自主化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为了全面展示抽水蓄能机组自主化工作成就,提高抽水蓄能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维水平,促进我国抽水蓄能领域技术人才培养,满足我国当前抽水蓄能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决定组织编写了《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及辅助设备技术》套书,共八个分册,本套书将填补了同类技术书籍的市场空白。本书为水泵水轮机分册。主要讲述水泵水轮机发展历程、工作原理、水力开发与模型试验、结构设计与刚强度疲劳分析、制造工艺、安装与运行维护、水力过渡过程仿真分析以及技术与工艺创新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等内容。全书共分11章,对水泵水轮机从研发、试验、设计、制造到安装、运行及维护的相
全书分六章。书中内容涉及分叉点失稳的屈曲分析,三维重力二阶弹性效应、非线性效应,使用临界屈曲因子控制结构扭转刚度及进行稳定设计的学术思想;依据结构动力学基本原理、 外大量试验研究成果、规范和工程实践,对当前工程设计界的热门话题,如 小底部剪力系数、相互作用结构体系、柱和剪力墙延性设计等若干理论问题的讨论;重力荷载作用下楼盖体系的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合理选择地震地面运动记录,建立与目标谱匹配的输入地面运动时程集合,应用非线性分析,通过塑性变形和可接受准则全面评估结构和构件的多目标抗震性能水准;对我国抗震设计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展望。书末附录给出新西兰抗震设计理论要点。 本书可供结构工程领域的抗震设计及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
本书研究对象为杭州市城市河道长效管理,采用合理评价方式对河道现状管理情况进行调查评价,结合规划中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找出变化,分析河道长效管理过程中目标的实现程度,讨论长效管理过程中的管控措施是否合理,为下一步河道长效管理方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依据。本书读者对象为城市河道治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学者和学生。
宝正泰、谢俊、何朝晖著的《钢结构设计连接与构造》讲述的是钢结构有很多优点及较好的发展前景,在 大力提倡绿色建筑的大环境下,节能环保材料钢结构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我国的钢结构设计规范是随着建筑钢结构的应用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经历了74规范TJ 17-74、88规范GBJ 1788和03规范GB 50017-2003。现在《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已出版,因此很有必要把常见的钢结构类型,比如:轻型门式刚架房屋厂房设计、钢框架、钢桁架、网架,结合新规范、新软件的设计过程编写出来,以帮助在校学生与结构设计新手 快地入门与提高。 由于作者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时间紧迫,书中难免存在不足甚至是谬误之处,也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汤崇平编著的《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入门(木装修榫卯木材)》共分三章。 章介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木装修的基础知识,包括木装修的发展与演变、功能与作用、特点、种类、技术要点、加工制作及安装等。第二章介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榫卯的基础知识,包括榫卯的起源、形成原理、功能及作用、种类及构造等。第三章介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用材的基础知识,包括木材的特性、分类、品种、应用、识别、构造等。书中各部分内容都附有详细的插图和权衡尺寸表,图片清晰,标注明确,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本书适用于以清代官式做法为主的新建、改建、修缮古建筑工程,是作者从事古建筑施工、设计4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古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人员等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普视听读丛书》是一套全面覆盖水利水电专业、集视听读于一体的立体化科普图书,共14分册。本分册为《水土保持》,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水土资源: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章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顽疾;第三章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法宝;第四章为成效显著: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书中系统阐述了水土资源现状,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概念、分布与发展,以及水土保持的成效等内容。 本丛书可供社会大众、水利水电从业人员及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以浙江省安吉县赋石灌区为例,对赋石灌区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 主要内容包括安吉赋石灌区的发展历程和概况、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升级和改造、数字灌区建设等。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基础,在赋石灌区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信息化升级和改造,包括感知体系建设、网络建设、自动化建设等“补短板”建设,为之后的智慧灌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智慧灌区为目标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包括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建设、数据仓建设、模型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等,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本书适合于对灌区现代化建设有兴趣的读者、对水利智慧灌区有研究的同行、水利专业大学生及研究生等对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