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研究黄河变迁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黄河的起源和变迁,时间范围上起商汤,下至辛亥革命时期。书中搜集了大量关于黄河的史料,史论结合,对于历代黄河变迁史中存在的如黄河源头、黄河故道等问题,作了系统的考证。全书十六节,依次为黄河重源说的缘起、经行哪些地方,东周、两汉、隋唐、五代、元代治河的概略,明代、清代河患的鸟瞰,论述了研究黄河变迁史的重要意义以及作者对前人治河理论的独到见解。本书在讲述河道相关历史的同时,也不乏经世思想,从黄河变迁可窥视历史、地理、政治等各种相关信息。
计算水力学是涉及经典力学、计算方法、数值分析、程序编制、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等学科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是水利、交通、环境、土木、地质、采矿、能源等工科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书将计算水力学的主要内容写成五篇,分别为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有限体积法,边界的特殊处理及可视化方法与应用。其中第1章概述计算水力学的内涵、特点、基本方程和学习要求;第2、3章阐述有限差分法的理论及应用;第4~7章阐述有限单元法的理论及应用;第8、9章阐述有限体积法的理论及应用;第10~12章阐述特殊边界的处理;第13、14章阐述可视化方法与应用。每篇内容中理论部分从物理概念的分析入手,阐述基础的建模思路、建模步骤和解法;应用部分主要选择多年来的科研成果,也部分选用一些其他研究工作者的典型
多目标决策是现代决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多目标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在水利水电规划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全书共8章:第1章绪论;第2章介绍多目标决策基本理论;第3章介绍非劣解生成技术;第4章和第5章分别介绍离散和连续多目标决策技术;第6章介绍发展中的多目标决策方法;第7章和第8章分别介绍多目标决策方法在区域水资源规划和水库调度中的实际应用。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受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委托,中心承办***和部级水利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负责水利行业重大科技成果管理;组织科技推广与科技成果鉴定、登记及奖励工作;负责水利水电重大装备和技术的研制开发与引进工作;承办水利行业知识产权、科技保密、技术市场等管理工作;科技中介服务等。2004年经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批准(国科科[2004]14号),取得了从事水利科技项目招标投标与水利科技评估工作的资格。 '
本书在复原明清以来(1368-1958)云贵地区旱涝灾害和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基础上,主要探讨地区采取水利活动应对旱涝灾害的机制与效应问题。研究通过文献解读、田野调查、技术分析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在总结云贵地区旱涝灾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详细复原地区水利化活动的应对和相关事业建设,以区域比较、田野考察等典型性研究,总结明清以来云贵地区旱涝灾害基本状况和水利化活动的历史进程,分析旱涝灾害与水利应对发生机制,探讨所展现的人地作用关系的区域特征。
《中国水利水电科普视听读丛书》是一套全面覆盖水利水电专业、集视听读于一体的立体化科普图书,共14分册。本分册为《水利史》,简要记述了历史时期(远古至1949年)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基本进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历代水利建设的成败得失,以及水利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景观等的关系,展现了水利对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影响。本丛书可供社会大众、水利水电从业人员及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从开发应用需求出发,基于36个经典案例,详细介绍了Python与开源GIS在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基础知识,如地理空间数据概念及其处理、Python与开源GIS等;17个矢量数据处理案例及完整代码,如字段操作、坐标系变换、几何图形导出、几何图形空间位置判断、几何图形的缓冲合并与融合等;15个栅格数据处理案例及完整代码,如栅格数据打开读取与创建、栅格数据坐标系变换、栅格数据行列号与坐标值转换、高阶的栅格数据条件运算与水文分析等;4个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交互处理案例及完整代码,如栅格数据栽剪与导出、栅格数据区域统计与面积制表等。 书中各案例均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以便本领城初学者高效学习和快速上手。本书适合地理信息、水土保持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研究人员与开发人员阅读与多考
《地下水手册》是关于地下水资源调查、开发和管理的指南,是由美国内政部垦务局组织有关技术领域的众多专家撰写的。手册内容偏重于地下水调查、开发和管理等实际工作以及一些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水文地质工作者的工具书。全书共十六章,内容涉及地下水的形成和流动、井与含水层的关系、地下水的调查方法、含水层试验分析及出水量计算、井的设计、疏干系统、井的规格和钻探、井的消毒及水泵选择等各个方面;同时,还附有内容广泛的参考文献。本手册在前一版基础中,修改或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人工补给工程作为一种节水措施,用于特定地区的临时蓄水,即人工储存和回收(ASR);地下水库作为某些条件下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选择等。正如本手册所述观点,地下水工程涉及土壤学、水力学、水文学、疏干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数学、农艺学、冶
全书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问题,在梳理设计暴雨研究现状并总结作者在流域、区域和城市等三个尺度下防洪研究的基础上,从流域、区域和城市等三个尺度介绍了设计暴雨研究框架,探讨了三种空间尺度下设计暴雨计算的主要研究手段和当前较为新颖的研究技术,并主要以太湖流域作为典型流域、太湖流域内的嘉兴地区作为典型区域、上海地区以及美国某小城市流域作为典型城市等为代表,给出具体的设计暴雨应用案例。本书可为形成流域、区域和城市三个尺度相协调的设计暴雨研究框架、研究制定适应中国实际的防洪设计标准和规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防洪排涝保障体系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同时,也为新形势下从流域、区域和城市各层面做好防洪减灾的顶层设计以及加强雨洪资源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本书可供从事防洪规划、设计、运
本书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系统地研究各种类型浮式防波堤的水动力特性,具体理论内容包括:基于势流理论的二维完全非线性波浪水槽分析单箱浮式防波堤透射性能,包括自由水面的更新、物面交线的水质点运动等网格更新理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 全耦合 技术计算防波堤的运动规律,其中详细说明利用分层多块结构网格实现全自由度分块动静结构网格和平动、旋转滑移;含消浪网和地形条件时,浮式防波堤的消浪机理说明,详细解释混合透空介质-集中质量网衣模型以及非均匀地形条件的浅水效应;波浪与组合式防波堤相互作用的理论方法介绍,其中介绍连接器的约束矩阵详细推导;依据以上理论分析典型方箱型防波堤、典型双箱型防波堤、双圆柱-网衣防波堤以及多道防波堤的消浪规律
《p》水足迹,用于衡量生产者或消费者直接或者间接水资源消耗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被公认为为全面的水资源评价指标之一。本书是“水足迹之父”——阿尔杰恩·胡克斯特拉教授生前出版的后一部重要著作,系统总结了其团队自2002年以来的**研究进展,涉及多行业、多尺度的水足迹量化与评价,充分展示了水足迹领域的前沿动态。较版,新增了三个章节,分别阐述人类环境足迹、水足迹思想简史、能源转换:怎样同时减少碳足迹和水足迹。完善了对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可持续性、高效性与公平性的解析与探讨。《/p》
本书精选了151种水性建筑涂料制备实例,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原料配比、制备方法、用途和特性等内容,包括抗菌、防霉、隔热、防火等绿色环保型产品,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从事涂料生产、研发、应用等领域的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聚焦于如何通过开发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从而提高大坝安全监控能力,系统阐述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系统硬件、软件、算法、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项目建设经验,为该领域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了详实的研究学习资料。本书从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系统需求入手,阐述了大坝安全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为读者呈现全面详细的领域背景知识。第二章整理了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开发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分析。第三章对监测系统平台的架构以及基础设施等进行详细的介绍。第四章详细介绍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中如何有效安全建立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的预处理、特征分析、建模预测、数据管理等数据全生命周期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第五章从系统安全角度介绍了监测
本书为《中国科技之路》水利卷。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水利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水利水电技术水平总体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泥沙研究、坝工技术、水资源配置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书从江河治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治理、治水理念发展等方面,高度概括总结我国近百年来水利发展经验与成就,为社会大众了解、理解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一个优秀的科普精品。
近些年,我国的水电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水电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大的进展。作者结合长期的工程实践,对部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新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水利工程施工新技术》一书共包括四章,*章水工地基处理技术,第二章隧洞工程,第三章混凝土工程,第四章生态护坡技术,主要从技术背景、技术特点、工艺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本书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涉及比较普遍的地基处理、隧洞工程、混凝土工程和生态护坡等施工技术进行较全面地介绍。同时,本书也侧重于对新技术新工艺及成熟工艺的更新发展的介绍,如地基基础工程中的双轮铣成槽技术、导杆式旋切成槽技术、SMW 工法、TRD工法等,隧洞工程中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法(TBM),混凝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