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有:1)总结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现状、形势及存在的问题。2)分析地下水水位控制的重要性及管理需求。3)整理分析地下水水位控制理论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4)提出地下水控制水位类型及概念,以及地下水控制水位类型划分依据和主要划分类型。5)针对超采区、地面沉降区、生态脆弱区等不同类型提出水位划分方法,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水生态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水污染控制技术是采用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方法,以工程技术措施防止、减轻乃至消除水环境的污染,解决与废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有关的问题,改善和保持水环境质量。本书主要研究水生态学理论及其污染控制技术,内容包括水生态环境综述、水体污染与污染源、水污染控制的物理处理技术、水污染控制的化学处理技术、水污染控制的深度处理技术,以及水污染控制的生物处理技术。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师生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研究、设计与运行管理等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彭尔瑞、王春彦、尹亚敏主编的《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是为非专业人员或基层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人员编写的农村水利方面的实用书籍。全书共八章,包括绪论、农田水利、 五小 水利、节水灌溉、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本书针对农村基层小而分散的小微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问题,将农田水利学和水土保持学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考虑学习和科技普及要求,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尽量降低理论难度。 本书可作为基层农村水利非专业人员或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者学习的参考书,也可供农业水利相关专业职业学校教学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所编的《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5)》包括:综述,综合介绍我国2015年水情;水 资源量,详细介绍全国各地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 详细介绍我国2015年水资源蓄积状况;水资源开发利 用,详细介绍我国2015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体 水质,详细介绍我国2015年水污染及防治情况;重要 水事,详细介绍我国2015年发生的重大水利事项。
作者根据30多年间在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事业中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科学研究成果、环境监测等系列数据的分析和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的内涵与外延,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的创新等内容,进行深入归纳后的心得、体会和感悟撰写了本书。 主要内容划分为六章,包括:概述、水环境与水资源发展现状及问题、中国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策略研究、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成功范例、水电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水生态环境建设等。提出了很多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新观念、新思维、新策略、新手段、新方法和新管理。 本书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论述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规律,阐述相关改革创新思想,奉献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管理体制的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和创新技法。提出的生态平衡原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
本书系统介绍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全书共分为十章,*章和第二章对水资源概念、特点、概况和水资源的形成过程及转化关系进行了分析与介绍;第三章介绍了水文统计方法;第四章对水资源区划进行阐述;第五章至第七章详细阐述了水资源数量的计算与评价、水资源质量的分析评价、可供水量的计算和需水量的预测;第八章和第九章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途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方法、水资源规划与配置的原则和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第十章对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地理科学类、水利类、土木类、环境与安全类、地质学类等专业的师生及科技人员参考。
李国一、魏燕杰*的《港口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共分7章。**章主要论述了水运交通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第2章从宏观角度对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技术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第3章重点对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水平进行了调研、总结和分析。第4章在港区水文模型建立与雨水利用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港区雨水集蓄利用的水量水质调控体系及港区雨水利用的基本模式,以期为港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港区水务部门日常管理提供基础依据和技术规范建议。第5章对港口水污染防治控制及已有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的创新研发成果进行了总结。第6章对港区污水处理系统二级出水和港区雨水一级出水回用于河湖补水、城市绿化、喷洒道路、工业冷却、生活杂用水及港区特有的煤码头喷淋、洗舱等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第7章以有效缓解
主要内容包括:综述,综合介绍我国2017年水情;水资源量,详细介绍全国各地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详细介绍我国2017年水资源蓄积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详细介绍我国2017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体水质,详细介绍我国2017年水污染及防治情况;重要水事,详细介绍我国2017年发生的重大水利事项。
洞庭湖的水沙演变是引起洞庭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尤其是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三口来水来沙的剧烈变化是导致江湖关系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因此,系统研究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洞庭湖研究的前沿课题。全面分析洞庭湖水沙演变与变异规律,重点探讨新的来水来沙条件对洞庭湖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为洞庭湖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
无
王建林主编的《TRT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应用研 究(精)》在丰富的TRT超前地质预报实践的基础上, 总结了TRT超前地质预报三维成像的基本特征,并提 出了优化探索。 本书共8章,包括概述,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原 理及操作流程,TRT6000在隧洞工程地下水、空腔、 断层破碎带和围岩分类等地质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的优化探索等内容,具有一定 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本书主要供从事隧洞工程建设管理、勘察、设计 和施工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隧洞超前地质预报 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
为了*有效地开展对阿哈水库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姚俊杰主编的《阿哈水库水资源保护和生物治理》介绍了近期调查的一些成果,并提出建议,旨在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阿哈水库水环境及水资源的认识,了解阿哈水库现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并意识到水环境及水资源保护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入到保护的队伍中来,为水环境及水资源保护作出贡献。
合同节水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水机制。其核心是节水技术改造全过程的契约式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可广泛应用于节水改造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高效节水灌溉等领域,是降低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当期支出压力,提升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改善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用水户、节水服务企业、政府、社会相关利益者多方共赢的投资模式。 郑通汉所*的《中国合同节水管理》结合试点实践,首次系统论述了我国节水事业发展的现状、合同节水管理的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实践探索、推行合同节水管理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政策建议等一系列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落实 十三五 规划纲要中提出的 推行合同节水管理 提供了理论支撑
刘旭升、杨继富主编的这本《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全面总结了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辽宁省典型地区农村饮水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消毒技术模式研究;辽宁省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与仪器设备配置方案;辽宁省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编制指南;辽宁省农村供水工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研究;辽宁省农村饮水区域规划技术研究。 本书适合农村饮水安全领域相关管理、研究、技术人员参考,也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李海华、应一梅著的《黄河泥沙对砷污染物的吸附规律及动力学模拟研究》是对黄河中下游泥沙吸附重金属As污染物研究的相关成果的总结,分9章。以郑州市黄河水源地作为研究对象,将黄河地表水和深井侧渗水作为试验原水,围绕黄河泥沙对As污染物的吸附规律和动力学特性开展研究,研究了温度、pH值、初始As污染物浓度、泥沙粒径及振速对吸附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很好条件下存离子Fe3 和Mn2 对泥沙吸附砷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和吸附特征,揭示了黄河水沙两相体系中As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为制定合理的黄河As污染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关于跨流域水资源调度的专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在水资源调度综述的基础上,以国内外流域水资源调度研究与进展为背景,重点介绍了淮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研究实例与水资源调度实践,总结了我国水资源调度取得的成效与经验;下篇是本书的重点,包括研究区域基本情况、淮沂水系丰枯遭遇分析、两湖(洪泽湖、骆马湖)水量调度模型研究、模型应用与水量调度风险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