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 2007)、《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识图与水利工程造价两大部分,其中识图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以典型的施工建筑物为对象,从简单的水利水电工程图例、基本的水工构造开始讲起,然后以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水利工程造价部分,工程量的计算不采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模式,而是用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一部分的工程量,并对计算公式的数值加了注解,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审计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模拟大田和矿山重金属污染条件下苎麻的生长发育状况,对苎麻耐受和富集能力鉴定评价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介绍了南方主要矿区植物与苎麻资源分布、苎麻种质资源重金属富集特点原位鉴定评价、模拟条件苎麻种质资源重金属耐受与富集特性的鉴定评价、大田条件下苎麻种质资源耐受和富集特性的鉴定评价、苎麻耐受和富集重金属特性的生理生化机制、苎麻耐受和富集重金属特性的分子机制、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苎麻产业化利用技术。
本书中论文内容涉及水利综合规划及专业规划的分析与思考、水利工程设计及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创新与经验总结、工程勘测及智慧水利建设的工程建设方案和新技术及其应用等。这些论文的汇编成册有助于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 好地学习、交流与借鉴,提高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水平,助力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本书共包括8章。首先总结和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隔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采用整体设计法进行隔震结构设计,随后讨论了采用隔震结构整体设计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我国规范的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的设计改进方法,并运用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对一栋采用橡胶隔震支座的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分析,其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接近,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本书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本书可作为结构设计人员、隔震技术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工程力学专业教学参考。
《水利工程CAD绘图快速入门》以AutoCAD简体中文版本(AutoCAD 2021)作为设计软件平台,以实际水利工程设计图形为讲解案例,紧密结合水利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详细介绍AutoCAD在水利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包括CAD基本使用功能与 操作技巧以及各种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修改方法。通过学习,可以快速掌握使用AutoCAD进行水利枢纽总平面图、水利大坝施工图、水电站厂房等水利设施施工图、水利工程轴测图等各种水利工程图纸的快速绘制及应用方法。同时还详细讲述如何从CAD软件中将设计图形转换输出为JPG/BMP格式图片或PDF格式文件的方法,将CAD图形快速应用到Word文档中的方法。AutoCAD大部分基本绘图功能命令是基本一致或安全一样的,故本书也适合AutoCAD 2021以前版本(如AutoCAD 2000~2020)或AutoCAD 2021以后 高版本(如AutoCAD 2022、AutoCAD 2023)的
膨胀岩(土)、湿陷性黄土、饱和砂土、高地下水位、煤矿采空区等不良地质渠段的风险评估结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书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不良地质渠段的基本情况及处理措施,阐述了风险评估的主要工作程序和技术方法,梳理和总结了总干渠不良地质渠段风险评估成果。全书共7章,包括绪论、风险评估基础、风险评估基本要求与技术线路、风险因子识别及标度取值、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风险评价、风险防控措施,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大、中型工程风险评估人员参考,也可供科研院所相关人员阅读。
《水利工程测量》是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和建筑工程各个阶段测量工作的 需要和要求编写的。全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理论知识,**章讲述 测量学基础知识;第二章至第四章介绍水准、角度、距离三项基本测量工作 ;第五章论述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第六章介绍小区域控制测量(包括平面 和高程控制);第七章、第八章讲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识读与应用;第 九章至第十三章介绍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渠道测量、河道测量、变形观测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第二部分为技能训练,介绍工程测量技能训练的要 求和方法。 《水利工程测量》可供水利水电、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使用,也可 供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渡槽作为一种跨越式的空间薄壁输水建筑物,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中,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渡槽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复杂工况下渡槽的损伤诊断和安全监测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书以“渡槽结构-水体-地基-动荷载”为四位一体耦联动力系统,开展基于环境激励的渡槽结构多元信息融合损伤诊断与安全监测研究,结合具体工程,从渡槽振动系统输入、响应输出人手,应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模态参数辨识技术分析渡槽振动特性,探究渡槽结构损伤破坏规律,融合多元信息技术对渡槽结构运行状况进行诊断与预测,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