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胜主编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精)》开篇详细介绍了北京市、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之后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选取了中国20世纪杰出建筑师、工程师代表进行了介绍,最后邀请当代建筑设计大师对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部分项目点评,通过这三个部分,精彩展示了北京市20世纪建筑遗产的风采。
《高土石坝筑坝技术与设计方法》对近年来作者从事高土石坝设计工作所取得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全书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高土石坝发展及研究现状、高土石坝计算理论与方法、高面板堆石坝设计指南、高心墙堆石坝设计指南、高土石坝工程建设、工程安全评价及反馈预警系统、高土石坝运行维护与健康诊断、高土石坝碳足迹与能耗分析以及高土石坝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等。《高土石坝筑坝技术与设计方法》可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相关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
《乡村空间》是“乡村空间”影像调查项目的阶段性总结。该项目从空间景观的角度刻画了中国乡村的演进与变迁,以浙西南地区为主要调查范围,对乡村中新出现的典型建筑和公共设施进行影像采集,涉及乡村交通、环境、卫生、体育、旅游、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建设。这些建筑设施的不断演变使得乡村的公共空间呈现出现代化、城镇化、园林化、景点化等诸多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形态,以及在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中国乡村受消费意识形态等影响而产生的诸多变化。
三峡工程是怎样的一项工程?兴建三峡工程经过了怎样的论证与决策?三峡工程是如何推动民族制造业发展的?为什么说三峡工程是长江防洪的关键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综合效益有哪些?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后状况如何?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风光依旧迷人吗?三峡水库蓄水与汶川地震有没有关联?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情况如何?本书以文字、彩图加动画的多维度形式及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深入浅出的科普语言风格,通过对45个三峡工程热点问题的回答,介绍了三峡工程的由来、概况,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工程运行和效益、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和自然人文景观等方面的情况,解答了公众对于三峡工程的种种疑问,阐述了三峡工程取得的伟大成就、发挥的重大作用及重大的历史意义。
《高土石坝筑坝技术与设计方法》对近年来作者从事高土石坝设计工作所取得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全书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高土石坝发展及研究现状、高土石坝计算理论与方法、高面板堆石坝设计指南、高心墙堆石坝设计指南、高土石坝工程建设、工程安全评价及反馈预警系统、高土石坝运行维护与健康诊断、高土石坝碳足迹与能耗分析以及高土石坝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等。《高土石坝筑坝技术与设计方法》可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相关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
201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96周年纪念日。从这一天开始,新民晚报的记者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城市的每个角落,细细阅读上海城市风采,抚摸上海发展脉络,解析上海巨变缘由,并展现在此后100个日夜的新民晚报上。集结成书的,就是今天这部《阅读上海100胜》。 《阅读上海100胜(套装上下册)》以创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理念为切入点,选取近年来上海具有代表性的100个新、美、经典的地标胜景,领读者阅读上海、感受变化。通过记者的全媒体现场采访,以高质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全方位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描绘和解读市民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真实记录上海迈向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