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558-2016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0年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0]320号)要求制定。《DL/T 1558-2016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DL/T 1558-2016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规定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技术要求。《DL/T 1558-2016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适用于水电站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周俐俐编著的《楼梯建筑结构设计技巧与实例精解》根据我国 颁布的现行建筑规范和结构规范编写,通过工程实例全面阐述了常见房屋结构体系的楼梯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全书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楼梯建筑设计技巧、楼梯结构设计技巧、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梯设计实例、钢楼梯设计实例、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梯设计实例等。本书内容丰富翔实、设计实例分析透彻、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时使用,也可作为报考注册结构师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强化时的参考用书,还可供研究生和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及土木工程相近专业人员在工程设计中参考。
本书以浙江省安吉县赋石灌区为例,对赋石灌区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 主要内容包括安吉赋石灌区的发展历程和概况、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升级和改造、数字灌区建设等。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基础,在赋石灌区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信息化升级和改造,包括感知体系建设、网络建设、自动化建设等“补短板”建设,为之后的智慧灌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智慧灌区为目标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包括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建设、数据仓建设、模型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等,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本书适合于对灌区现代化建设有兴趣的读者、对水利智慧灌区有研究的同行、水利专业大学生及研究生等对象阅读。
汤崇平编著的《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入门(木装修榫卯木材)》共分三章。 章介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木装修的基础知识,包括木装修的发展与演变、功能与作用、特点、种类、技术要点、加工制作及安装等。第二章介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榫卯的基础知识,包括榫卯的起源、形成原理、功能及作用、种类及构造等。第三章介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用材的基础知识,包括木材的特性、分类、品种、应用、识别、构造等。书中各部分内容都附有详细的插图和权衡尺寸表,图片清晰,标注明确,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本书适用于以清代官式做法为主的新建、改建、修缮古建筑工程,是作者从事古建筑施工、设计4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古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人员等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汤崇平编著的《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入门(木装修榫卯木材)》共分三章。 章介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木装修的基础知识,包括木装修的发展与演变、功能与作用、特点、种类、技术要点、加工制作及安装等。第二章介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榫卯的基础知识,包括榫卯的起源、形成原理、功能及作用、种类及构造等。第三章介绍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用材的基础知识,包括木材的特性、分类、品种、应用、识别、构造等。书中各部分内容都附有详细的插图和权衡尺寸表,图片清晰,标注明确,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本书适用于以清代官式做法为主的新建、改建、修缮古建筑工程,是作者从事古建筑施工、设计4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古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人员等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全书分六章。书中内容涉及分叉点失稳的屈曲分析,三维重力二阶弹性效应、非线性效应,使用临界屈曲因子控制结构扭转刚度及进行稳定设计的学术思想;依据结构动力学基本原理、 外大量试验研究成果、规范和工程实践,对当前工程设计界的热门话题,如 小底部剪力系数、相互作用结构体系、柱和剪力墙延性设计等若干理论问题的讨论;重力荷载作用下楼盖体系的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合理选择地震地面运动记录,建立与目标谱匹配的输入地面运动时程集合,应用非线性分析,通过塑性变形和可接受准则全面评估结构和构件的多目标抗震性能水准;对我国抗震设计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展望。书末附录给出新西兰抗震设计理论要点。 本书可供结构工程领域的抗震设计及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