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静力学”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船舶航行性能及后续课程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1)浮性-船舶在的装载情况下具有漂浮在水面(或浸在水中)保持平衡位置的一种能力。 (2)稳性-船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倾斜而不致倾覆,当外力作用消失以后,仍能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3)抗沉性-当船体破损,海水进入舱室时,船舶仍然能保持浮性和稳性而不致沉没或倾覆的能力。 船舶静力学中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是船舶设计、建造和营运中经常用到的基础知识,因此,本教材力求理论体系完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道路养护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及实用方法,是将传统养护技术与高新养护技术融为一体的图书。内容包括道路养护技术基础、一般地区道路养护技术、特殊地区道路养护技术、路面再生养护技术、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路况评定与养护管理等内容。本书是专门为一线从事道路养护的技术人员编写的工具性图书,可作为交通运输系统在职人员高层技术培训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教材使用。
《桥梁设计百问(第三版)/公路建设百问丛书》依据2006~2016年间颁布的各种桥涵设计规范以及桥梁发展的新技术、新理念,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范围的更新和补充,内容包括桥梁总体规划与布置、桥梁上的作用、梁式桥、刚构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桥梁、超高性能混凝土及轻型组合桥梁结构、桥梁下部结构、桥梁支座与附属构造、混凝土桥梁加固改造共13章内容。 《桥梁设计百问(第三版)/公路建设百问丛书》可供桥梁设计、施工、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使用。
本书为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自动驾驶传感器融合工作的人总结了传感器融合的思路。本书首先介绍了摄像头(单目、立体)、无线电雷达、LiDAR、超声波传感器,其次从复合、统合、融合和网络的观点出发,介绍如何将这些传感器进行融合并予以分类,给出了相关特性和具体实例。特别是针对网络传感器融合,介绍了基于免疫网络的传感器融合方法。此外,传感器融合的目标就是要实现 状态估计,从这一观点出发,本书对基于滤波器、 小二乘估计法、状态方程的逐次型状态估计等各类方法的卡尔曼滤波器、粒子滤波器等情况予以整理说明。本书适合智能网联汽车工程师及研究人员阅读使用,也适合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阶段师生阅读参考。
为深化推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148 号) 要求,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中心遴选了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4 家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北京公交集团作为首批试点企业,紧跟改革步伐,对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和流程进行了全面调研与梳理,形成了科学、严谨、规范的技能等级自主评价体系。北京公交集团将企业自主评价体系与智能辅助驾驶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公交领域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组织编写了具有公交特色、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技能等级培训系列教材。
本书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0]312号《关于下达201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中交靠前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对《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进行修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参加。修订工作得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本教材以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指导,结合各省中职学校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汽车专业学业水平考试技能操作项目实际情况而编写。考试内容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