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221厂,通过叙述近百个人物的生活、爱情和人生际遇,生动展现了核武研制那一段艰苦卓绝、惊心动魄而又鲜为人知的历史画卷。 作品中的三个中心人物魏、江和林,通过农村社教结识并成为挚友,三人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成为贯穿作品的一条纵向主线。十年浩劫期间,221厂受到了空前的摧残和破坏,科技人员在逆境中受难、挣扎,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魏、林之间的坚贞爱情,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和磨难,最终有情人未成眷属…… 作者魏世杰曾在221厂工作和生活了10年(后又在四川核基地工作16年),作品内容是其亲身经历,其中的背景、人物、故事细节均还原于历史。 作者写作的意图,不是全面记述核基地的创业发展历史,只想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核基地生活:它不是一部史诗作品,它是为核基地的大小人物画像的
《刑事电子数据证据规则研究》是电子数据在法律上成为独立的证据种类后,靠前本从证据法的角度系统研究刑事电子数据特殊证据规则的专著。《刑事电子数据证据规则研究》在对电子数据这一新兴证据种类的内涵、外延、特点和分类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可采性规则为核心,重点研究了电子数据在刑事司法中适用鉴真规则、传闻规则、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时的特殊性,同时分析了电子数据对自由心证的冲击,很后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证据规则的设计,以期为我国电子数据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作者系法学博士出身,自2009年投身于“信息技术+法律”的交叉学科研究,主持建设了电子证据实验室,设计了交叉学科的电子证据教学体系,并承担了电子证据相关的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这一背景使本书能够将技术与法律深度结合,用
《巴塘弦子》由洛桑郎吉等编著
《明代名人年谱续编(套装共16册)》主要内容有:1、环谷先生年谱 明 吴国英编 清康熙间刻本 2、贞素先生舒公年谱 清 舒正仪编 清道光间刻本 3、明翰林学士当涂陶主敬先生年谱 清 夏炘编 清同治六年刻本 4、戴九灵先生年谱 清 戴殿江、戴殿泗编 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5、方国珍寇温始末 清 叶嘉棆编、刘绍宽增订 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6、朝贵府君年谱 清 黄培芳编 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 7、致身录 明 史仲彬编,焦竑、钱士升订,史册释 清康熙八年刻本 8、蔡氏文溥公自叙年谱 明 蔡溥编 民国八年木活字本 9、龚安节先生年谱 明 龚绂编 民国九年刻本 10、芳洲先生年谱 明 王翔编 清同治光绪间刻本等。
《文脉诗心:第七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书法篆刻作品集》是2016年第七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书法、篆刻作品展览集,是为在贵州贵阳举办的第七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书法、篆刻作品展而作。该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为书法家的作品50余件左右;第二部分为篆刻作品40余件;第三部分为参展作者简介。
这套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40年来研究生教学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可以说,这是40年研究生教育的成长史,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学人砥砺前行,传承学术和立德树人的光辉足迹。论文集和作品集以学科为经,以时间为纬,每学科又设教师篇和学生篇。论文集共7卷,分别为“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卷”“美术学卷”“音乐学卷”“舞蹈学卷”“电影电视艺术学卷”“戏剧戏曲学卷”“设计学卷”,每卷平均80余万字,共计约600万字;作品集共5卷,分别为“中国画卷”“书法篆刻卷”“油画卷”“版画摄影雕塑卷”“艺术设计文保卷”。通过这些厚重的研究和创作成果,相信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作品集(艺术设计·文保卷)》为作品集中的艺术设计文保卷。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论述灵壁石文化的基本知识,其目的就是在广大群众中宣传普及灵璧石的基本知识。让更多的群众认识了解灵璧石,喜爱灵璧石,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和层次,以便更好地推动灵璧石文化的发展。 本书主要是从文化角度对灵璧石进行相对全面的论述。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天下石——中国灵璧石文化的理论与发展》。以文化理论为主,下卷《天下石——中国灵璧石精品选》,以灵璧石的精品图谱为主,上、下两卷图文并茂,相互补充,形成了有机整体。
崔如琢先生的画注重细节,细的地方很,在的地方很精致。尤其是荷花的杆,线条拉得很好,很漂亮,有透明感。他到国外那么多年,但他的画作没有西方的东西,画作里的中国味很浓,“士”味没有丢失。
《中式元素2(上、下)》收录了外设计师和设计机构的中式风格室内设计作品,重点突出设计案例里中式元素的表达与内涵。所选作品不详细的设计说明和精美的实景图片,并且每张图片都配有详实的文字介绍,内容涵盖茶楼、会所、餐厅、酒店、别墅、样板房等类别的作品,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了外的中式室内设计项目的设计理念和细节魅力。在版式设计及内容框架上,本书基本延续了《中式元素》的风格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