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浙江文艺出版社获得独家授权的 莫言作品全编 ,囊括了莫言自1981年开始创作以来发表过的全部作品,全面、系统、完整地展示莫言迄今为止的创作成就,涵盖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剧作、演讲、对话等诸多体裁,共计26部。所有内容经过详细审校,被莫言认可为 定稿版 。 莫言长篇小说集 是这套全编推出的批作品,囊括了莫言迄今为止的十部长篇力作;莫言为全新版的十部长篇小说和五部中短篇小说亲自题写了书名,并为每部作品手书了别具一格的 诗词 作序。浙江文艺出版社在装帧设计上力求大胆突破,把莫言作品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去理解,既继承中国元素,也吸收外国元素,用符合时代潮流和国际视野的设计理念来构建全新的装帧方案,令人耳目一新。内附精美插页、精致书签。 该合集收入长篇小说系列10种:《红高粱家族》《天堂
太白金星李长庚近有点烦。天庭和西天联合推出了 西天取经 的重大项目,他受命策划九九八十一难,确保唐僧能安全走完流程,平稳取经成佛。老神仙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中,谁知天大的麻烦才刚刚开始:费用报销、工作汇报、人事安排、各路大仙塞来的条子、各地妖怪暗藏的心思,捋不出的千头万缕,做不完的繁杂琐事 当大闹天宫的真相重新浮出水面,牵扯出无数因果,李长庚发觉自己成就金仙的道路越加渺茫。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 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备受好评的历史小说。
值得珍藏一生的文学礼物 中国言实出版社隆重推荐 鼓舞人心 感动人心 激励人心 影响人心的 《新中国70年优秀文学作品文库》 多位实力派作家倾情奉献 郭沫若、茅盾、冰心、汪曾祺、余光中、王蒙、张洁、路遥 刘心武、梁晓声、周国平、余秋雨、席慕蓉、史铁生、王小波 莫言、贾平凹、王安忆、铁凝、张炜、阿来、余华 本书精心收录了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于业内外享有广泛声誉的当代文坛巨擘中篇小说代表作。作家们以宽阔的视角,广泛的题材,以生花妙笔或讲述生命的繁华与凄凉,或演绎人世的欢歌与沧桑,或道尽人性的良善与疯狂,或记录岁月的磨难与震颤,或观照战争之残酷、梦想与守望 每一个文本都是作家们用笔尖燃烧,用心灵锻打,用真情对生活进行淬火而得,从而使得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且内涵深厚而宽广。 《新中国70年优秀
《文艺常识名校手册》是一本辅助高三学生进行艺术类高考的辅导书。主要内容是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几所学校的历年文艺常识考试真题中总结、延伸出的知识点进行汇编。
这套纪念文存由《收获》编辑部主编,选收《收获》杂志历年发表的优秀作品,遴选范围自1957年创刊号至2017年第2期,共29卷,按不同体裁编纂,其中长篇小说11卷、中篇小说9卷、短篇小说4卷、散文4卷、人生访谈1卷,总计160余部长、中、短篇小说,及120余篇散文随笔作品。除长篇各卷之外,其余均以刊出时间分卷或编排目次。由于剧本仅编入老舍《茶馆》一部,故与同时期周而复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合为一卷。 人到中年 方舟(《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中篇小说卷.1979-1982) 烟壶 美食家(《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中篇小说卷.1983-1986) 麦秸垛 妻妾成群(《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中篇小说卷.1986-1989) 接近于无限透明 叔叔阿姨大舅和我(《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中篇小说卷.1990-1993) 叙事 玛卓的爱情(《
《红高粱家族》,372页,49.00元 ISBN 978-7-5339-4672-2 用灵性激活历史,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使中国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止一新; 电影、电视剧《红高粱》的原著小说,通过这部小说,莫言把他的 高密东北乡 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 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 百年百强 ;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 75年来世界40部杰出作品 榜单。 小说通过 我 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 我 的先辈们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个个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故事。 我 的先辈们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发出可歌可泣的传奇爱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在情感受到世俗规则压迫时陷入的冲突。 《天堂蒜薹之歌》,383页,49.00元 ISBN 978-7-5339-4665-4 一部饥饿之书,亦是一部愤怒之书。 作家为民请命的良心之作。 《天堂蒜
《王晋康文集》包括王晋康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长篇(部分为合集)12 卷含 22部,短篇结集 8 卷含 90 篇,创作随笔 1 卷,合计 21 卷,卷名分别为《逃出母宇宙》《天父地母》《宇宙晶卵》《蚁生》《与吾同在》《十字》《豹人》《海豚人》《古蜀》《拉格朗日墓场》《寻找中国龙》《血祭》《水星播种》《七重外壳》《替天行道》《养蜂人》《终极爆炸》《转生的巨人》《生命之歌》《黄金黄金》《耕者偶得》。王晋康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获奖无数,如科幻银河奖、星云奖、腾讯书院文学奖、文学奖等,一些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意大利语、德语、日语、韩语等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多部作品正在被改编成影视。他的作品在中国科幻文坛上独树一帜,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有评论称 王晋康是在书写中国科幻的大地 , 站在地上望星空,
西域实习结束后,商无期来到遗忘谷,请求谷主秦忘帮叶眉儿恢复记忆。之后,商无期回到蓬莱学院,参加毕业武功测试,并通过五段。商无期被蓬莱学院上院录取,分到了“法士科”,学习法家经典著作及武功,并准备代表法士科参加四年一度的“蓬莱杯”大赛。“蓬莱杯”包括“蓬莱上院三十二强赛”和“东方天才争霸赛”两个环节,在大赛期间,蓬莱学院上院八科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
《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为中国科普研究所的资助项目。项目首先对中国百年历史长河中的科幻作品进行梳理,从中遴选55部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精品,然后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入选作家作品进行深度赏析。研究突出史诗性,即以百年历史为线索编选作家作品;强调专题性,即对各个时代科幻作家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赏析,凸显其创作特色和文学风格,挖掘其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和文学审美价值。目前,对科幻作家作品进行汇编的图书不少,但涵盖一个世纪的不多见;对百年中国科幻作家作品系统赏析,无论从作品规模还是时间跨度上,在学界也不多见。本项目旨在促进中国科幻事业的繁荣,推动中国科幻创作的健康发展,为科幻理论的深入发展搭建理论平台;通过对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进行赏析,鼓舞科幻作家的创作信心,为其创作提供理论支持;提升读
蔡东藩的《历朝通俗演义》,既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阅读《历朝通俗演义》,既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又可以欣赏传奇故事。此书没有于史无据的虚构,遵循正史,严格地做到了所谓 无一事无来历 以不使观者往往为所惑乱 ,蔡东藩自称此书 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 。
1.《红高粱家族》是莫言1986年向汉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奉献的一部影响巨大的长篇小说,曾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 百年百强 和英美学界重量级期刊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来世界四十部杰出作品榜单。 关于《红高粱家族》,莫言说: 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在民间口头流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传奇化的过程。历史是人写的,英雄是人造的。人对现实不满时便怀念过去;人对自己不满时便崇拜祖先。我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大概也就是这类东西。 2.《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受现实事件刺激,在1995年用35天创作的一部义愤填膺、彰显作家良知的长篇小说。 这部书实际上是一部饥饿之书,也是一部愤怒之书。写这部书我没有想到要创新,我只是感到满腔的愤怒要发泄,为了我自己,也为了广大的农民兄弟。 在新的世纪里,但愿再也没
值得珍藏一生的文学礼物 中国言实出版社隆重推荐 鼓舞人心 感动人心 激励人心 影响人心的 《新中国70年优秀文学作品文库》 多位实力派作家倾情奉献 郭沫若、茅盾、冰心、汪曾祺、余光中、王蒙、张洁、路遥 刘心武、梁晓声、周国平、余秋雨、席慕蓉、史铁生、王小波 莫言、贾平凹、王安忆、铁凝、张炜、阿来、余华 本书精心收录了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于业内外享有广泛声誉的当代文坛巨擘中篇小说代表作。作家们以宽阔的视角,广泛的题材,以生花妙笔或讲述生命的繁华与凄凉,或演绎人世的欢歌与沧桑,或道尽人性的良善与疯狂,或记录岁月的磨难与震颤,或观照战争之残酷、梦想与守望 每一个文本都是作家们用笔尖燃烧,用心灵锻打,用真情对生活进行淬火而得,从而使得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且内涵深厚而宽广。 《新中国70年优秀
这部《中国通史演义全编》,就是断代讲史小说的大发掘,大整理,可以说是断代讲史小说的荟萃。它把这些十分珍稀、甚至濒临失传的断代讲史小说按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朝代嬗变、更替排列起来,汇断代为通编,使之珠联而璧合,成为一部与蔡书完全不同的《中国通史演义全编》,使读者走出蔡东藩,进入讲史小说的另一个天地。 首先《中国通史演义全编》体现一个 新 字。它所收录的小说,大多都是首次整理,尽量避开已经整理过的讲史小说。另外,主要是化旧为新,它所选入的虽然都是旧小说,但编者把它们有机地整理在一起,完全避开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而另辟蹊径,为读者贡献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演义全编》。为解决当前出版界重复出书、资金浪费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其次,《中国通史演义全编》名符其实,它的选
《大秦帝国》是一部多卷本的长篇历史小说,凡六部十一册,作家孙皓晖毕十六年之功,创作了煌煌五百万言。这部作品,与坊间流行的历史小说在艺术品质上是大异其趣的。作者以敢为天下先的艺术勇气和历史眼光,开宗明义地宣告了他的大秦史观: 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 、 我对大秦帝国有着一种神圣的崇拜 。 《大秦帝国》是一部描述秦兴亡生灭过程的长卷历史小说。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际,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闪,轰鸣而逝。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中,隐藏了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以及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他们以或纤细、或壮美、或正气、或邪恶、或英雄、或平庸的个人命运奏成了这部历史交响乐。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
曾毅凭着*绝技和中西医兼修学养,在高手如林的医学界脱颖而出,仅用三副中药便解除了省委书记夫人的病根,备受青睐,被破格聘请为省医疗保健专家组专家。上任后,他大显才能,连续治好多例著名中西医专家头疼的疑难杂症,并以高尚医德赢得中外患者敬佩,与政界、商界、军界、警界等诸多名人结下不解之缘,成为莫逆之交。 曾毅治病颇有大将风范,对于疑难杂症每每出奇制胜,艺高人胆大。他的望闻问切功夫几乎出神入化,一望而能断人生死;他的针灸技术和正骨技术常化有形为无形,无招胜有招,令人啧啧称奇。连*国医大师也对他青眼有加,着意提携。此后,他亦医亦官,医人医国,左右逢源,救死扶伤,淡泊名利,众望所归,逐渐成长为国内中医界翘楚,真正的首席医官。 行医仁为首,救死扶伤;为官德在先,公而忘私。 古之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