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温,在其所绘《红楼梦》于2004年展出之前少有人知。据考证,孙温系河北丰润人,字润斋,号湮阳居士。从画上的题款中得知,该画成于同治丁卯(1867年)至光绪癸卯(1903年)年间。画面保存完好,色泽鲜亮如初,尤为稀见。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著无障碍阅读丛书:三国演义》是中国章回体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一。《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著无障碍阅读丛书:三国演义》最早的版本刊刻于明代嘉靖壬午年间(1522),至今已近五百年。作品于明代中叶就被介绍到海外,先后传入日本、朝鲜、俄国及其他国家,已成公认的世界名著。在本土,三国故事早已广为流传,小说问世后,更是影响深远,清初学者李渔有言:“一书之奇,足以使学士读之而快,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快,英雄豪杰读之而快,凡夫俗子读之亦快。”加之随小说而陆续风行的一大批“三国戏”、三国“平话”、三国故事版画年画,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著无障碍阅读丛书:三国演义》人物和语言的广泛流播,“三国文化”已成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近年出现的“三国热”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数百余年来广为流传,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本书是迄今为止惟一一部用工笔重彩绘制的全本三国演义。全书按照每回两幅,选取代表性的场景、人物进行构图,用240幅彩绘精品再现了三国风云历史。全书布景考究,构图严谨,人物众多,用笔工细,色彩丰富,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打动人心,既具大众审美情趣,又不乏高古韵味,雅俗共赏,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此次汉英对照版使用了全新的高品质图片,画面图像愈加清晰,呈现了原画工笔细腻、色泽鲜艳的本色;特12开本的设计,成品尺寸及内文画面较原中文版大了许多,彰显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三国演义》原著小说早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汉英对照版画册的出版,对弘扬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更是锦上添花,必将得到中外读者的喜爱。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