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庆邦被称为 中国短篇小说之王 。在四十余年的文学创作中,他始终坚持以短篇小说为主,至今笔耕不辍,在短篇小说的创作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令文坛瞩目,并由此获得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创作多关注于乡村和煤矿题材,而后期至近年的创作,可谓题材多样,不拘一格,风格多变。在这套编年卷中,收录了他在2003 2018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138篇,150余万字,分为6卷,从中可以看出作家这一时期在不断夯实现实主义写作的同时,也在挑战和开拓着自己,向着各种故事和人物进行着深入的开掘,因而这一时期的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打工者,农民工,市民,保姆 在这些普通人身上,既有人性的弱点,同时又不乏可贵的品性,表现了作家一如既往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由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选编。获奖作品系7个奖项评委会77位评委从全部参评作品中经过认真审读研判,通过五轮记名投票遴选出来的。很终获奖的35部作品可以代表2014-2017年度中国文学的优选成就,堪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佳作。这是中短篇小说卷其中中篇小说获奖作品有石一枫《世间已无陈金芳》,阿来《蘑菇圈》,尹学芸《李海叔叔》,小白《封锁》,肖江虹《傩面》;短篇小说获奖作品有黄咏梅《父亲的后视镜》,马金莲《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冯骥才《俗世奇人》(足本),弋舟《出警》,朱辉《七层宝塔》。
《木兰辞/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3年卷)》是一部能够体现个人风格与文学品质的小说选集,集中的小说既有新鲜、艺术经验的表达,又有传统文学元素的传承,其在语言、叙述及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功力均值得称道。其中《木兰辞》、《断指》、《往事》等小说叙事老道,人物形象丰满,心里解剖细腻,细节呈现生动,代表了其在小说叙事与想象力方面的奇异才能,在当今青年一代的写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本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遴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伤口的标题命名。
《怀素自叙帖》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地狱变相图》何以会出自吴道子之手?孔尚任在《桃花扇》中为何敢大抒亡国之痛?一对政敌如王安石与苏东坡竟能忘情地唱和钟山?元稹到底在《莺莺传》中写进了多少隐私?万宝常在长安城墙下垂死之际视音乐为何物?《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同时而成,然而作者心境何以迥异?庄周在怎样过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又追求着哪些大而无当的玄言妙理? 此书为八篇历史短篇小说的结集。每篇看似写历史人物,其实也是站在文人在场的角度与方位,对人们内心的一次次与观照。
此书为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中短篇小说卷。此次获奖的作品基本代表了22013年中短篇小说的成就,它们是《俄罗斯陆军腰带》,作者马晓丽;《如果大雪封门》,作者徐则臣;《香炉山》,作者叶弥;《我的帐篷里有平安》,作者叶舟;《良宵》,作者张楚。
《自画像(共2册)》是爱德华·勒维的小说合集,有《》《自画像》两部祖品。《》使用第二人称“你”叙事,讲述了二十年前,童年时期的朋友的事件,并以此用碎片化的生活细节和大量的心理描写,展开对朋友的回忆。如果说《》是作者无法与外部世界和解的结果,那么《自画像》则是一个开端:无法与自己和解小说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涉及“我”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想过的、喜好、厌恶等等,是一张试图穷尽自我描绘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