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是西汉重要的文学家,前人常把他和司马相如并称为“扬马”,《三字经》把他列为“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扬雄的文学成就,首先在于辞赋,他的四篇大赋创立了汉赋的蕴藉风格,是汉赋中十分重要的篇章。他的四言体小赋从内容到形式均比前人有所发展,语言浅近自然,不像大赋多用奇文怪字。后期扬雄转而重视散文创作,模仿《论语》作《法言》,对刘勰《文心雕龙》也有的影响。他还创造了一种新文体——连珠。本书辑集扬雄赋、文、书、颂、诔、箴等各类文章57篇,为现存杨雄文集中最完备的一种。书末附《扬子云轶事》、《扬雄佚作目》和《扬雄年表》,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扬雄的生平和成就。
《广东十三行考》初版于1937年,著者番禺梁嘉彬,时年仅27岁。 本世纪的30年代,尽管国运危机四伏,文运却相当辉煌,可说是中国现代学术的一个花季。在中西会通的潮流激荡下,文史之学的名篇巨著成批涌现,令人叹为观止。陈寅恪的《四声三问)、陈垣的《元秘史译音用字考》、胡适的《醒世姻缘传考证》、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以及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问世的。当年风华正茂的梁嘉彬先生,身逢其盛,奋励潜研,为文化、为社会、也为自己的先人,呈献了三十来万字的《广东十三行考》,堪称30年代学术上的“岭南佳果”。这部才气横溢的少作,经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成为蜚声学界的传世之作了。 广东十三行的历史,是在朝贡体制向条约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展开的。
“中国美的书”的评选活动,在的出版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吸引了图书设计工作者的踊跃参与,也引来广大编辑的积极关注。此项评选活动对我国的书籍装帧水平的提高,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书是2016年至2018年这三年的“美的书”的合集,从一本本获奖图书的设计效果来看,我们看到装帧艺术对文本全方位的介入已开创了出版的一个新领域。本书内容除了获评“美的书”的书影及部分版式外,还有该活动组委会评委和获奖设计师的的点评。对普通读者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教材。
扬雄是西汉重要的文学家,前人常把他和司马相如并称为“扬马”,《三字经》把他列为“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扬雄的文学成就,首先在于辞赋,他的四篇大赋创立了汉赋的蕴藉风格,是汉赋中十分重要的篇章。他的四言体小赋从内容到形式均比前人有所发展,语言浅近自然,不像大赋多用奇文怪字。后期扬雄转而重视散文创作,模仿《论语》作《法言》,对刘勰《文心雕龙》也有的影响。他还创造了一种新文体——连珠。本书辑集扬雄赋、文、书、颂、诔、箴等各类文章57篇,为现存杨雄文集中最完备的一种。书末附《扬子云轶事》、《扬雄佚作目》和《扬雄年表》,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扬雄的生平和成就。
1942年弘一大师圆寂后,他的弟子、旧友等多人追记了悼念文字,另并收录了其在世期间友人的相关文章,辑为《弘一法师永怀录》,并于大师圆寂一周年时出版,当时仅印发l000册,六十多年过去了,存世量极少。 本书的作者包括:大师出家前的旧友、同事、学生;受大师感奋激动的私淑弟子;佛门弟子以及当时教育、文艺界的人士,其中不乏夏丐尊、曹聚仁、叶圣陶,丰子恺等名家。 本次出版,我们尽量尊重原著风貌,在此基础上,精选了大量弘一大师的照片和书法作品,以使读者了解其传奇人生和艺术成就。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二卷,记录了作者这一生亲历的诸多人和事,是作者从少年到老年的“行状”。作者自认其人生道路平淡,虽有苦有乐,但在大动荡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运动、改革开放)中,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茶杯风波’”。在耄耋之年回首人生之路,认为其像茶之味——微涩、稍苦、回甘;又因文中所记多属行旅见闻,故以“茶味行役”为名。
《关于诗人的中国长诗——司空图(837—908)的〈诗品〉》是20世纪俄罗斯汉学泰斗В.М.阿列克谢耶夫的博士论文,首次出版时间为1916年,2008年第二次出版。全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综述,包括“概述”“版本”“生平”“研究方法”四章;第二部分是对《二十四诗品》的逐字研究(通过大量用例对字意进行考证)和逐段翻译——包括逐字翻译(直译)和逐句解释(可理解为意译)两个版本。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约占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三。阿列克谢耶夫对司空图《诗品》的研究建立在对中文文本寻根探源的深入研究之上,力求较大限度地贴近原文,并原原本本地用俄语转达出来,表现出对原作极大的尊重。这种方法是阿列克谢耶夫汉学研究一贯的特色,影响深远。本书翻译的是这篇博士论文的一部分,另外还将第二部分一章一节(即对《二十四诗品》中
本书的180位作者都是“五四”一来的文化名人.其中包括一些泰山北斗式的人物。他们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精深的造诣,但本书只是一本普通的文选,所选文章不是什么艰深的专业论文,而是经典的传世美文。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完全可以一睹这群塑造了现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巨匠们的风采。本书内容涉及文、史、哲、经、法和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部了解现代中国文化史。增加个人文化素养的宝典,适合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本书由《艺术世界》杂志原副主编徐如麒先生编选。
王元化先生(1920-2008)是当代中国的学者,他在思想文化领域作出了的贡献,他的著作属于五四以来重要的学术经典。2010年11月30日是王先生的九十诞辰。为了纪念他的冥寿,编者邵东方、夏中义等编辑了这部《王元化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精)》。作为王先生的生前友人,编者感到责任重大,希望能够通过编辑这部《王元化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精)》,寄托大家对王先生的怀念之情,实现诸多王先生生前友好的愿望。
《梦里家山》精选作者散文19篇,其中有记人、叙事、游记等形式,有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有对自己所经历的战争、所受苦难的追忆,也有对已故友人的怀想和思念。文字朴实,语言精炼,值得一读。
《紫金山的碉堡/南京保卫战史料与研究》共收录了南京保卫战时期修建于紫金山的碉堡,这些碉堡问世于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动荡岁月,经历过南京保卫战的漫天烽火,见证了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的疯狂屠杀,也见证了中国军人奋不顾身的血战场面。紫金山碉堡群是规模大且保存完好的抗日碉堡群,《紫金山的碉堡/南京保卫战史料与研究》作者用时数年对紫金山抗日战场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考察,运用大量历史资料还原当年战况,领读者进入历史,身临其境地触摸曾经炮火纷飞的战地,缅怀中国人民抵抗外敌侵略、奋勇保家卫国的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