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笔记》是一部卷帙浩繁的日记体散文集,也是作家胡冬林的遗作。2007年5月5日胡冬林搬到长白山区生活,直至2012年10月31日生病住院,作家坚持每天记录他在山林生活期间的日常起居、写作情况,更重要的是与猎人、山民、鸟兽、鱼虫、蘑菇和花木的故事。胡冬林因病离世后,其妹胡夏林整理了他留下的笔记,按年代分为上下两册共计六章,凡118万字;编辑另册编排《〈山林笔记〉动物、植物、菌类手册》,配以作家亲自拍摄的照片近两百幅,向读者徐徐展现了四季长白美丽壮阔又细腻温暖的世界。
本书为康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自传体纪实长篇小说,共分为《遥远的年代》《动荡的青春》《未知世纪的开端》《满怀希望的时期》《投身南方》《漂泊的篇章》六卷。书中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溯回望、对创作历程的思考探索,亦有对大自然空灵淡远的诗化描绘,作者更是艺术化地书写了与之同时代的作家,诸如布尔加科夫、巴别尔、谢维里亚宁等人的生平轶事。此外还着力刻画了船夫、马车夫等普通人物群像,行文间流溢着生活的厚重感和纯美诗意。从中可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可一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从沙皇俄国到苏联时期的社会历史图景。
收录迄今发现的全部张枣诗文,共五卷:《诗歌卷》《诗论卷1 现代性的追寻》《诗论卷2 讲稿随笔》《书信访谈卷》《译作卷》。 其中《诗歌卷》为张枣诗歌全编,包括近年新发现的《拉丁黑门》《北京的碎片》等诗;《诗论卷1 现代性的追寻》即张枣的博士论文;《诗论卷2 讲稿随笔》收录张枣去世后发现、整理的讲稿和文章,讲稿部分是极精彩的现代诗歌课,其中新收入张枣关于卞之琳、闻一多的比较文学讲稿数万字;《书信访谈卷》包含张枣写给友人、同行和学生的信件六十余通,收信人均为当年书信的背景、缘由作了笺释;《译作卷》即张枣译诗、译文合集,卷末附有编者编纂的《张枣年谱简编》。
本书为《马识途文集》中的第十卷和第十一卷,是一套特殊的个人回忆录。《沧桑十年》是作家对 文革十年 个人经历的回忆,从1966年夏天,马识途从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岗位上被下放写起,直至1979年1月25日被彻底平反,详尽记录了 文革 十年间自己所经历的人和事,文字简朴直白,却声情并茂,抒发了作家真挚的情感,是国内关于 文革 记录的重要文本资料。《百岁拾忆》马识途在百岁之际追怀过往、反思历史的回忆录,是他学习巴金说真话的书。马识途的人生波澜壮阔,多姿多彩。本书从他的家世、童年写起,追忆了他求学、参加革命、搞地下工作的精彩故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建筑和科研管理工作、身经各种运动的漫长、坎坷的历程。他的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造力,都让人赞叹不已,油然而生见贤思齐的念头。
本套书以丰子恺先生提倡的生活艺术为基调,囊括三部散文精选集和一个笔记本: ①热销10万册,被评为2016年度好书的《活着本来单纯》; ②林清玄、朱光潜等名家倾情推荐的丰子恺 谈艺录 《无用之美 丰子恺聊绘画》; ③写下生活感悟,提醒不忘初心的《初心 丰子恺漫画主题笔记本》; ④2017重磅上市, 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 压轴之作《有趣生活 丰子恺谈日常之美》;
本书为陈从周教授生前编订的最后一部文集,为作者二十年心力所集,聚书斋考据与实地调研二者之工夫。采札记这一乾嘉学的传统形式,熔萃其中。一事一题,长短不拘,以古建、园林为主,兼及书画艺术、文物古迹,以及逸闻民俗等领域。陈老学养深厚,功力扎实,凡欲张欲弛,欲谨欲谐,皆信笔拈来,毫无滞涩,其文字清逸、隽雅,可谓上乘的学术散文。
本套书以四季为序,精心编排为《春 希望》《夏 成长》《秋 收获》《冬 温暖》四本。每本书均精选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深情抒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寻。内容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世间的温情脉脉与积极情绪,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生活画卷。
本书为叶舒宪人类学代表著作,《诗经》作为上古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们国家的文学珍品,同时,它以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乃至远古社会的历史文化风貌。本书将《诗》这部古老的诗歌总集看作诗歌发生初期瞬间凝固的一个标本和活化经石,并且站在当今人类跨文化视野重新审视《风》、《雅》、《颂》之由来;从双性同体神的信仰考察祭司制度,探究 诗言志 背后的 诗言寺 本相,以及中人伦理观与儒的起源、温柔敦厚诗教之间的潜在联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