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野充义 《东大教授世界文学讲义1》是 东大教授世界文学讲义 系列的册,该书是由东京大学文学教授、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沼野充义的世界文学课讲义。内容为作者沼野充义与23位当代知名作家、学者(来自日本、美国、中国、波兰、保加利亚等国)的文学对谈构成。该系列书为东京大学文艺理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目,也是东大文学专业学生基础读本。本册内容收入了美国当代作家利比 英雄、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罗伯特 坎贝尔、日本芥川奖得主平野启一郎、日本文学研究专家饭野有幸、日本俄罗斯文学研究人龟山郁夫的对话内容。话题围绕日本传统文学、现代文学的变异以及日本文学本质特点展开,触及了夏目漱石创作的世界性、村上春树作品西化和回归日本、日本诗歌的本质意义、俄国文学在日本的影响等,此外还对日本文学如何步入当代化等问题给予了
不哭不笑也不痛骂,这才是阅读红楼梦的至高境界。 现象级的红楼梦公开课,网上点击量达天文数字,一百七十多讲逐字稿,一字一句,精雕细琢,主讲人欧丽娟教授亲自审定,嘉惠华人世界广大红楼梦爱好者。本册为第1 27单元的内容。 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红楼梦在今日世界的百科全书式主讲者欧丽娟, 用学问一提 ,让《红楼梦》的视野 作高一层 。
本书为了适应古代小说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将多年来积累的这方面的资料,编辑出版。这一本是《明清小说资料选编》。在此以前,已经先后编成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七部古典小说的资料汇编。本书除了选录上述七部小说的资料以外,并扩大范围,收录自明初至清末共计281种小说的资料。
中国古典小说,源远流长。二十世纪以来,日益受到重视。为总结前人成就,及为研究者、爱好者提供方便,本社特约刘叶秋、朱一玄、张守谦、姜东赋诸先生任主编,由全国各地专家撰稿,编成《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本书特点,首先是在开头冠以总论编,对古典小说作总体研究,包括小说评论、版本、丛书、期刊、研究著作和其他。其次是文言及白话小说兼收,尽可能把已知作品收全。第三是对各部小说作品的作者、版本、评论的专著,单列辞条评介。此书完稿日期为1990年。
近年来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知识大赛如雨后春笋。这类知识竞赛对答题人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在比赛中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用简练的语言将符合或接近标准答案的话讲出来,才能得分乃至得高分。于是知识应考成为一种学问和技巧,在此类应考中,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必不可少。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关键晋级过程中,因文学知识把门,居然把歌唱得极好的选手淘汰了。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不管是大学本科学生亦或是准备报考古代文学研究生专业的学子,如何事半功倍地学习、复习非常重要。全面系统又简单扼要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对于有志于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学习和研究的年轻人又是一门“学问”。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认真研读古代典籍,读懂读透作品是基础的基础;二是研读前辈学者撰写的文学史和专著论文,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
如果读诗算是一种艺术,并不是说诗变成了艺术处理的对象,也不意味着理性的分析直接会变成艺术创造。正如艾略特所说,批评是文明人的本能行为。这种本能是随着读诗的快乐开始的,与理智结合前进,目标是得到诗带来的经验和智慧。当我们面对那些强大而精炼的诗歌合金,我们可以惊叹着抚摩,也有权分析它们的成分,更美妙的则是在想象力的超高温中一起参与创造。 本书的作者包括——诗人:奥登,希尼,赫伯特,德里克·沃尔克特,马克·斯特兰德等。
《芬尼根的守灵》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花了整整十七年时间,精心营造的一个语言迷宫,被誉为西方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真正意义上的 “天书”。也正因此,它至今尚不能在中文语境中与读者见面。本书作者耗费近十年之功力,试图破解迷局,从语词、叙述、文体、美学等多方面着手,穿针引线,旁征博引,宛如一位殷勤的向导带领谈者走进乔伊斯的神秘文本构造,一路上层层展现这座迷宫的非凡魅力。 本书既有对《守灵》的叙述方式和艺术思想的详细分析,还附有较为详细《芬尼根的守灵》的作品缩写和其他重要研究文献,可谓迄今为止国内学界解读乔伊斯“天书”学术成果。
刘禹锡是唐代的政治革新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杰出文学家。评传作者经过长期研究,形成本书特色:一是对刘禹锡的氏族,籍贯、出生地、家世、学习、科名、官司职、交游等一系列问题,以及“永贞革新”的前前后后,重新思考论证,补正文献之阙误,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二是对刘禹锡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生观、文艺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考察和评论,融会贯通,并提出不少新见。
《词律》二十卷,清万树撰。万树字花农,一字红友,号山翁,江苏宜兴人。清监生,康熙时佐两广总督吴兴祚幕,以才称,尤工词曲,所著杂剧、传奇多至二十余种,又著《堆絮园集》、《香胆词》、《璇玑碎锦》及《词律》,尤以《词律》一书为士林所重。词谱之作,始于明张诞《诗余图谱》,程明善据以编《啸余图谱》,然皆取便口吻,乖戾古初。清赖以邡又作《填词图谱》,讹略尤多。迨万树之《词律》出,乃驳缪纠讹,发明补充,排比声律,一准以唐宋金元之词作,遂为填词成格。三百年来,洽词学者无不奉为圭臬。 《词律》初刊于康熙二十六年,计六六○调一一八○体,调之排列以字少者居前,同调中各体亦以字数多寡为序,书“又一体”。同调异名者,列异名于正名之下。每调每体注明字敷。平仄、韵脚和句读,分别段落,并在篇后予以论说.万
本书收集了二十世纪不同阶段海内外鲁迅研究的精华,全面展现一代文化思想巨人风貌,深刻揭示鲁迅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中专著四部: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汪晖《反抗绝望》、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论文集两部;《围剿集》与《红色光环下的鲁迅》,令人感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鲁迅迥异的解读。另有许寿裳、许广平、周作人、冯雪峰、胡风等回忆文章多篇。
由于各个诗论家的情况较为复杂,既可能属于某个流派,同时又并不完全属于某个流派;既可能同时属于几个流派,又可能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可能在早期主张浪漫主义,后期又倒向现实主义;也可能一度主张审美说,后来又转向功利主义等等。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本书主要以诗歌理论批评家为线索,展示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主要观点和成就。同时,也不以文艺思想斗争为主,而把重点放在诗歌理论的研究上,尽量理出有学术价值的诗歌理论观点。
四杰及杜审言刚刚走进创作的年华,沈宋与陈子昂也先后诞生了,唐代文学这才扯开六朝的罩纱,露出自家的面目,所以我们要谈的这五十年,说是唐的头,倒不如说是六朝的尾。这边老年的孟郊,正哼着他那沙涩而带芒刺感的五古,恶毒的咒骂世道人心,夹在咒骂声中的,是卢全、刘叉的“插科打浑”和韩愈的洪亮的嗓音,向佛老挑衅。那边元稹、张籍、王建等,在白居易的改良社会的大蠹下,用律动的乐府调子,对社会泣诉着他们那各阶层中病态的小悲剧。
《 教师用书(第3版)》内容包括文学与文学理论、文学与语言、文学与审美、文学与文化、文学抒情、文学叙事、文学与戏剧、文学写作。主要电是让学者了解什么是文学和什么是文学理论这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