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最早编纂于康熙四十二年(1705),系由清康熙帝亲自动议、发起,工程浩大,蔚为壮观。康熙四十六年(1709)四月十六,清圣祖玄烨为之序并题额,因名之曰《御定全唐诗》,也被称为四库全书本《全唐诗》。全书忠实记录了少见的唐代诗人、唐代诗歌的精微全貌及壮丽历程,共900卷,“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人“凡二千二百余人”,传世至今,居功甚伟。 《全唐诗》全彩版,共四册,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一本。以地道扬州诗局本及四库全书本《御定全唐诗》为底本,囊括了全部诗人2429人,原则上保证所有诗人收录。并按照诗歌流派分为: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宫廷诗派、改革派等,收录诗人代表作,剔除误收的、残断的诗作,最终精选2873首诗歌,辅以诗人小传、注释及全彩插图。诗人以其所在时代为准,按首字母排序,方便读
雷平阳是一个能够旷日持久地坚持精神难度和写作难度的诗人。他对母语、文化、地方性有着“山野土著”式的虔敬。面对着那些沉暗的异乡人、出走的人、再也回不到故乡和旧地的人,他用“经书”一样的祷告发声。他的诗歌中总是有一种弥漫不散又沉沉坚固的“土气”。这种特有的味道让人踏实,也让那些被现代性和城市化时代所溺染的人们恍如隔日。他的诗歌既有一部分来自于真切的“本事”,又一直带有强烈的虚设的寓言性特征。而这些经过语言之根、文化之思、想象之力和命运之痛所一起“虚拟”“再生”的寓言化景象实则比现实中的那些景观原型更具有了持久、震撼、真实的力量。
《马雁诗集》为诗人马雁短暂一生所创作的诗歌作品的精选集,诗集比较全面地展现出马雁诗歌写作的历程和成绩。文末所她的诗论,精到,富于见识,具有重要的诗学参考与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