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2017-2021年的五年诗作,坦陈了其沉溺于生活的感悟、迷惑于人生的思考以及融化于温润的情感。近300首贴近时代脉搏的诗歌,一部“野生”诗人的生命絮语。
诗之焰火,照耀新中国70年。本书精选了新中国成立以来300多位著名诗人发表的近500首诗歌作品,这些作品以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丰富的情感,多角度、多方面记录了新中国70年来的社会生活,展示了时代风貌和人物风采,抒发了诗人胸臆和情怀,很多诗歌名篇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本书是对当代诗歌艺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现,是向新中国成立70年的一次庄重献礼。
本书从整体上设计四大部分:毛泽东诗词概述、毛泽东诗词鉴赏、毛泽东楹联鉴赏、毛泽东论诗词,并附录了毛泽东诗词重要参考文献。在毛泽东诗词概述中,从毛泽东诗词的出版和传播、毛泽东诗词的创作分期、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毛泽东对待诗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等方面作了概括的评价。毛泽东诗词楹联鉴赏部分,对每首诗词楹联,都从时代背景、写作缘起、修改过程、社会影响、艺术评价等各方面一一详加论列。在注解部分,对诗词中所涉及的词语都作出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解释,对所有事典、语典,都一一交代出处,注出原文。在必要时,对难解的诗句和段落进行了串讲。一同时,收录了现在所见的几乎全部诗词手书和有关的历史地图。特别是收录了毛泽东关于自己所作诗词的文章、批注、谈话、书信,帮助我们更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大学的校园诗人李少君、陈勇、红烛等人一起创立了 珞珈诗派 。本是一群文学青年的诗兴之举,不想这一诗歌传统被一届又一届武大学子延续下来,在珞珈山水间不断孕育出充满灵性的诗句。在珞珈山上成长起来的诗人们自觉秉承了20世纪20年代末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等一批国学大师的诗学与美学传统,以自由包容的思想和诗意生活为底蕴,逐步成长为一个以高校为活动中心的代表性诗歌流派。 《珞珈诗派》第一辑收录了王家新、邱华栋、李少君、车延高、陈勇、汪剑钊、阎志、黄斌、洪烛、李建春等人的作品。《珞珈诗派》第二辑由李少君、陈作涛主编,共10册。由10位毕业于武汉大学青年诗人的作品集构成。这些85后、90后诗人是珞珈文脉的延续,也为珞珈诗派带来了新的气象。他们的作品锋利、睿智,具有开阔的视
花蕊夫人流传至今的近百首宫词,多角度记录了王建时期已有、王衍时期扩建的蜀宫宣华苑之生活百态,是了解晚唐五代宫廷文化的珍贵文化遗产。 苏泓月以翔实考据、细腻文笔、灵动诗心,重新考证《花蕊夫人宫词》各家版本,辨析其人真身,破解字句之中隐匿的皇家秘密,再现中国艺术史上无与伦比的五代风华。 装帧典雅隽秀,方脊软精。封面拼接大红草麻纸与白色雅络纸,烫印双凤团花纹、比翼飞鸟,纹样皆出自花蕊夫人夫君、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之墓中的宝盝,以此吉光片羽,与宫墙朱红,共同映照出前蜀短暂的繁盛与辉煌。 《宣华录:花蕊夫人宫词中的晚唐五代》将《花蕊夫人宫词》原有刊刻顺序打乱,依宫词中涉及内容,细分为十二卷:宫阙楼台、绣陌交通、良工巧物、花果栽植、宴饮行乐、应时饮馔、四时嘉节、闲情逸趣、骑马射猎、歌台舞榭、
《陶渊明集》收录东晋文人陶渊明的诗文,特别是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的诗歌创作题材。陶渊明又是魏晋风流的代表,既以个人创作诠释出崇尚自然、率性真意的文学风貌,又为后世文人树立了安贫乐道、平淡旷达的人格风范。 现存陶渊明集ZUI早的版本,即此国家图书馆藏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该宋本《陶渊明集》尽管经过宋人校订,但祖出六朝旧集而保留有旧貌,是传世陶集的ZUIJIA版本。 该书明代归文彭(1498-1573)字寿承,文征明之子。此后经毛氏汲古阁、黄丕烈所藏,为黄氏陶陶室藏宋本陶集的部。又经汪士钟、聊城杨氏海源阁递藏,特别是杨氏四世典藏,殊为不易。建国初,由周叔弢捐献北京图书馆收藏至今。
本套书收录迄今发现的全部张枣诗文,共五卷:《诗歌卷》《诗论卷1·现代性的追寻》《诗论卷2·讲稿随笔》《书信访谈卷》《译作卷》。其中《诗歌卷》为张枣诗歌全编,包括近年新发现的《拉丁黑门》《北京的碎片》等诗;《诗论卷1·现代性的追寻》即张枣的博士论文;《诗论卷2·讲稿随笔》收录张枣去世后发现、整理的讲稿和文章,讲稿部分是极精彩的现代诗歌课,其中新收入张枣关于卞之琳、闻一多的比较文学讲稿数万字;《书信访谈卷》包含张枣写给友人、同行和学生的信件六十余通,收信人均为当年书信的背景、缘由作了笺释;《译作卷》即张枣译诗、译文合集,卷末附有编者编纂的《张枣年谱简编》。
本套书收录迄今发现的全部张枣诗文,共五卷:《诗歌卷》《诗论卷1·现代性的追寻》《诗论卷2·讲稿随笔》《书信访谈卷》《译作卷》。其中《诗歌卷》为张枣诗歌全编,包括近年新发现的《拉丁黑门》《北京的碎片》等诗;《诗论卷1·现代性的追寻》即张枣的博士论文;《诗论卷2·讲稿随笔》收录张枣去世后发现、整理的讲稿和文章,讲稿部分是极精彩的现代诗歌课,其中新收入张枣关于卞之琳、闻一多的比较文学讲稿数万字;《书信访谈卷》包含张枣写给友人、同行和学生的信件六十余通,收信人均为当年书信的背景、缘由作了笺释;《译作卷》即张枣译诗、译文合集,卷末附有编者编纂的《张枣年谱简编》。
本书收录了作者2017-2021年的五年诗作,坦陈了其沉溺于生活的感悟、迷惑于人生的思考以及融化于温润的情感。 近300首贴近时代脉搏的诗歌,一部“野生”诗人的生命絮语。
《奥登诗集》由(英)W.H.奥登著
《当代传世诗歌三百首》是诗人祁国先生潜心五年,从八万首备选诗作遴选而成;是具有”当代诗歌”美学特质的汉语诗选;是当代中国原创诗歌标志性选本;是百年新诗完成自足体系的杰出成果;是向《诗经》《唐诗三百首》致敬的经典诗选;是”灵魂里的当代中国”之全景写照。
《管管闲诗》主要内容包括:春天像你你像烟烟像吾吾像春天、春天坐着小河从山里来、春歌、去夏、蝉声这道菜、秋歌、读灯的人、放星的人、空原上之小树呀、饕餮王子、太阳族、三朵红色的罂粟花、斑鸠词、墨衣、蚊子、某诗人之牡丹等等。
本书收入阿赫玛托娃的经典作品。组诗《安魂曲》是阿赫玛托娃的代表作之一。《安魂曲》通过个人苦难折射民族的灾难和不幸,在谴责刽子手的卑鄙和残暴的同时,歌颂了受难者的崇高与尊严。这一时期于阿赫玛托娃而言是她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诗人的作品精致、纤细、典雅,而随后融入了坚韧、沉着、有力的措辞,后期作品保持了细部的可感性,更深层次地呈现了肃穆、庄重的风格;随后发表的《没有英雄的叙事诗》也是诗人对过往时代亡灵的招魂,同时又伴以对同代人的审视。
《新诗选2023》 (全4册)是《诗探索》杂志的诗歌年度选本,共分春、夏、秋、冬四卷。全书八百多首诗歌是编者从全国80多种文学报刊、近百种知名诗歌微信网站2023年度发表的三万多首诗歌中精选而成。作者中既有资深著名诗人,也有活跃在当今诗坛风头正健的中青年诗人,还有很多富有潜力的后起之秀。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健康俊朗,传统和现代并蓄,感性和理性自然契合,既有诗人们对个体情感命运的深切关怀,又有对城市、乡村生活、城镇化进程的诗意思考,是了解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诗歌当下风貌的重要窗口,是各大图书馆、各诗歌研究机构重要的参考资料。
《杜诗镜铨》为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之一。是清代的杨伦对杜甫诗文的诠注,是杜甫诗集具有代表性的注本之一。杨伦为诠注以精简著称,不附会,不予会,不呈博,平正通达。注释简明扼要,平正通达,对诗意疏解详尽,并精选诸家评笺,阐明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性。《杜诗镜铨》是对杜诗加深了解的一部好书。
近四十年来,中国工人不仅亲手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而且在生产劳动之余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经验的厚度与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而本书则是让他们从暗处现身,通过具体作品展示其不容小觑的文学力量。 工人诗歌具有为底层立言的意义、历史证词的价值、启蒙的意义和文学价值。当一首首“我的诗篇”汇总成编,整体既构成一部以工人视角书写的关于当代中国转型的社会史诗,同时亦可视为中国工人的生活史诗与精神史诗。
《雪山短歌》与马骅之前的出版物不同,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马骅的遗作( 40 首诗歌、 7 封书信),一部分是友人针对他的创作的解析、回忆文章,而且,所有内容均只节选了与云南相关的这一段时间。十年前,作者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前往藏族聚居的乡村,住下来,直至消失。无论对于生者还是逝者,云南明永的日子,都是马骅生命中辉煌的顶点。作者带给我们鲜活的雪山印记,那个遥远的云南小山村跃然眼前。只是生命突然中断,他在万里之外朝拜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