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集精选了两百余首诗作,涉及五十九位诗人,他们来自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冰岛五国;其中既有已经作古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尔拉格克维斯特、哈里马丁松,也有活跃在当下北欧诗坛,并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特朗斯特罗默。诗集还收录了对北欧诗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却一直在人们关注之外的诗人及其作品,如芬兰的索德格朗、冰岛的斯泰因斯泰纳尔等。本诗集不仅介绍了北欧现代诗歌的起步和发展,也展示了它的成就和将来。译者北岛1980年代初将北欧现代诗歌较为完整地译介到中国,对其诗歌神髓深有把握,他以传神的译笔展示了诗歌语言作为一种艺术的神奇和张力。
诗人的勇气难道芸芸众生皆非你的亲戚,命运女神也不曾亲自哺育你?放心地去浪迹吧,你的人生,无所忧虑!你经历之,皆为赐福于你,皆为你之欢娱!如有什么让你受辱,心灵!无论有何遭际,你何去何从?自从歌声平和地挣脱僵死的双唇,在苦难和幸运中皆虔诚,人类之哲人心灵愉悦,我们也曾如此,我们,大众的歌手,愿置身生者,那里众生云集,欢娱,人皆可爱,皆坦诚;我们祖先,那太阳神,亦是如此,他赐予穷人和富人快乐时日,在飞逝之光阴,把我们,瞬息的生灵,如牵引孩童,扶正2于金色的护带。那朱紫的潮水,在等待他,抓持他,那里时光到来;看!高贵之光,谙熟自然之变迁,沉着镇定走下小径。就这样去吧,因时间一向如此,精神从不缺少其权利,欢乐曾在生命的严肃中死去,却是美丽的死!
《苏尔诗海》是用印地语伯勒杰方言创作的赞颂印度教毗湿奴大神化身黑天的诗歌集,是印度中世纪 为 的文献之一,既是文学作品,也是宗教经典,对印度文学、文化、宗教等影响巨大,在印度教史及印地语文学史上享有很高地位。 作者苏尔达斯是印度中世纪 为 的宗教活动家和民间艺术家,是印度教有形派黑天支的虔诚信徒,也是虔诚文学“有形派黑天支”的代表诗人。《苏尔诗海》共收录诗歌5000余首(一说8000余首),作品兼具抒情性和叙事性,表现了黑天从出生到离世的人间本事。
这是《兰波诗歌》的第二部,解读的是兰波通灵时期的《地狱一季》及后期诗歌。正如科恩所说,“后期诗歌”是兰波在诗歌形式上的最后尝试,带有某种新的柔顺特质,但兰波似乎后悔进行这样的试验,因为接近魏尔伦的个性。于是,他在《地狱一季》力图获得解脱,其最深刻的目的就是一个顺势疗法,即用激进的表达方式清洗他的艺术生存,是在危机中与自己搏斗,是某种浓缩的精神自传。
弥尔顿(JohnMilton,1608—1674)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三百年来,他像莎士比亚,一直受到毁誉参半的评论和判断,终于被肯定下来,被称为的诗人。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以T.S.艾略特为代表的英国诗坛者们,猛烈地攻击弥尔顿,因为他的诗风格过高,他的文字过分绚丽,宏伟,富于古典的和外国的风味,违反者的要求。到了一九四七年,英诗坛风潮一过,艾略特再写文章论弥尔顿时,重新肯定他,称他为的诗人,诗人的榜样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主风骚若干年;才子过后,诗坛一时显得寂寞。莎士比亚过后,杰出的剧作家不见了;弥尔顿过后,史诗顿成绝响。
无
本文库旨在汇总世界文学创作的精华,全面反映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文学的成就,为读者提供世界流的文学精品。它以最能代表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长篇小说为骨干,同时全面地反映其他体裁如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寓言等各方面秀的成果。选收作品的时限,外国文学部分,自古代英雄史诗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文学部分,自《诗经》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包容古今、囊括中外的珍贵的文学图书系统。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驰名世界的天才诗人,印度和孟加拉国人民虔诚地称他为“诗祖”“诗圣”。1913年,他把他的一部分孟加拉语诗歌译成英文,取名《吉檀迦利》,他因这部诗集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以饱含慈父之情的笔触创作的儿童诗,是诗苑中散发着清香的奇葩,被各国评论家赞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无与伦比的佳作,对各国儿童情操的陶冶起过并仍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泰戈尔用一支彩色神笔描绘了儿童纯净奇特的内心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生活画面。《当老师》真实生动地反映学龄前儿童喜欢模仿的天性。孩子效仿老师为小猫上课,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小猫的形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洋溢着童趣。《聪明的哥哥》《小大人》中小看妹妹的那位哥哥的自我炫耀;弟弟没收哥哥的鸟笼、开箱取钱付给用人工钱、独自赴庙会等所作所为,展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哈瑞?马丁松的史诗式作品,包括103首诗歌。描写人类因地球受到放射物质毒害而无法居住,被迫乘坐飞船离开,迁移其它星球,但飞船最终失去控制,脱离原定航线,听任在渺无尽头的茫茫太空中坠落。 本书展示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思考、对自然环境的重新关注,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瑞典首位太空宇航员克里斯特?福格尔桑升空时特地将《阿尼阿拉号》诗集带在身边,可见这部作品与作者的重要地位。
本书收集了路遥创作谈、自传、言论方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