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疑心大宇宙阴谋篡夺它的位置》 本书是一本选自泰戈尔经典诗歌的童心短诗集。145首轻盈又雀跃的短诗,配上100幅元气满满的小狗插画。以简单纯粹的视角,解读人类世界的生活哲学,让我们重新构建内心秩序。 小狗只有纯粹的快乐和当下的体验,不受过去的阴影束缚,不为未来的道路担忧,生活的每一个路口,都是一次新的追逐。 用尽全力快乐着,永远对生活满怀希望!我们这一生注定会得到很多很多爱,让我们变得强大而温柔。 《小鸟啃坏玫瑰还说人类脾气太暴躁》 一本选自王尔德经典作品的毒舌短句集。137篇真实又通透的短句,配上百余幅呆萌骄傲的小鸟插画。以简单纯粹的视角,解读人类世界的生活哲学,让我们重新构建内心秩序。 生活本就泥沙俱下,荆棘与鲜花并存。 我们只是在泥泞中相遇,但小鸟从不在此停留
《玫瑰传奇》是中世纪流传极广的法语经典长诗,兼有典雅爱情传统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述说 爱慕者 如何追寻心爱的 玫瑰 ,有近三百部手抄本传世。本书精选逾百幅珍贵手抄本插图,结合诗段细加赏析,探讨《玫瑰传奇》的故事和叙事手法、意象内涵、相关棋谱,乃至手抄本制作、传播和影响等,带你一窥奢华精巧的中世纪手抄本世界及深蕴其中的文化,徜徉于诗画之间,沉思 寻觅爱情 这个普遍而永恒的话题。
该辞典精心挑选世界61个国家260位著名诗人的经典诗歌771首,由我国现当代著名翻译家巴金、王佐良、吕同六、杨宪益等,以及现当代著名诗人冯至、卞之琳、穆旦等翻译,由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朱维之、戈宝权、袁可嘉等撰写赏析文字,集名诗、名译、名析于一书,可谓经典荟萃,名家云集。该辞典汇集了外国诗歌的精华,所选名诗代表了世界诗歌的高水平;书中对诗歌作者的介绍,对每首诗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的赏析,引领读者进入优美诗境,获得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
狄金森三分之一以上的诗歌及近一半的信件都提到了她喜欢的花,花既是她诗歌创作的灵感缪斯,亦是她一生珍爱的挚友伙伴。本书中,作者朱迪丝 法尔引用了大量一手资料研究狄金森诗作与生平。她以花朵、园艺为切入点,对狄金森的气质、审美,以及她看待艺术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提出了新的看法。法尔将狄金森的花园之爱置于当时的文化语境之中,描述其起源、发展及与其家族喜好的关联,思考狄金森花园的建构与数百首诗歌和诗性书信的对应关系。 书中特别设立 与艾米莉 狄金森一起种花 一章,园艺家路易丝 卡特通过狄金森亲友的回忆、诗人自己的证言以及对狄金森花园的资料研究,还原了狄金森花园与温室中曾经出现过的植物,同时详细介绍了栽培和养护它们的各项步骤。 狄金森的花园不仅仅是她心爱花朵的家园,更承载着她关于爱与永恒的隐喻
作为普利策奖获奖诗人、生态活动家、禅宗修行者和反正统文化的精神导师,加里 斯奈德在过去五十年里始终是一股活跃的艺术力量。《山巅之险》收录的诗歌风格各异,从起初的有关登山的诗歌,到诗人称为 关于亲密而迅疾的生活,碎语和灵光一现 的诗歌,它们所构成的弧形轨迹,显示着《山巅之险》是加里 斯奈德极具个人色彩的诗集。 《当下集》是自广受赞誉的《山巅之险》后的新诗结集。加里 斯奈德发觉自己在眺望这个星球。前往多米洛蒂山脉、太浩湖北岸、从巴黎和托斯卡纳到德尔菲神庙,从圣菲到塞拉关隘的旅程,散布着这些诗歌如近十年的地图。摆放在一起,它们成为了一条路径,兼具复杂性与抒情性,可看作诗人进入第八个十年之际的 砌石 。 我又听见:公元四世纪 陆机在《文赋》序言中 所说: 当用斧头 砍削木头 去制作斧柄 那
当我们靠近雅各泰的诗歌时,一种信任被唤醒。当我们的目光从一个字挪到另一个字,看见一种正直的话语在展开:话语置身在意义里,如同合调的音乐居住在旋律里。 让 斯塔罗宾斯基(Jean Starobinski) 当我们靠近雅各泰的诗歌时,一种信任被唤醒。当我们的目光从一个字挪到另一个字,看见一种正直的话语在展开:话语置身在意义里,如同合调的音乐居住在旋律里。 让 斯塔罗宾斯基(Jean Starobinski) 我用力重新站直,然后看见: 好像有三束光。 来自天上的那束,来自天堂 流淌在我身上又消失的那束 和我的手在书页上擦去其阴影的那束。 墨水或许来自阴影。 这穿过我的天空使我惊奇。 人们或许会认为,为了更好地描绘天空 我们备受折磨。但这折磨,胜于 飞翔,悲悯淹没了一切,闪耀着 和夜晚同样多的 泪水。 菲利普 雅各泰
《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典诗歌文库 俄罗斯诗选》是普及性的俄罗斯诗歌选集,收入上起罗蒙诺索夫下迄日丹诺夫的八十位俄罗斯著名诗人,四百二十四首诗(或长诗选段)。其中近代部分(十八至十九世纪)二十一名诗人,跨世纪部分即 白银时代 三十一名诗人,现代部分(二十至二十一世纪)二十八名诗人。全面反映了俄罗斯近三百年的诗歌发展状况,自永不陨落的太阳普希金升起以来俄罗斯诗歌所取得的辉煌业绩。 顾蕴璞是国内*秀的俄语专家、翻译家之一,于俄罗斯诗歌造诣极深,译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力争移植原作精神,很好地再现了原作的韵律和美感。俄罗斯诗歌颇有名作,汉译本也较多,但由译者一人独自完成整部俄罗斯诗选的挑选与汉译,《俄罗斯诗选》尚属首次。 本书在翻译上精益求精,对已有的译作全部重新编校、修订。在编选上秉承的理念
列夫 舍斯托夫是苏俄*名哲学家,曾出版三部重要哲学著作:《托尔斯泰与尼采学说中的善(哲学与布道)》(1900),《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悲剧哲学)》(1903),《无根基颂》(1905)。本书系传主女儿(也是哲学研究者)以传主生前与友人的通信和同时代人的回忆文本为依据,写成的一部详实可靠的研究评传,对于研究舍斯托夫和整个20世纪俄国侨民学术界的历史状况、时代背景,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无可比拟的作用。本书作者行事低调,全书基本依据传主生前与友人同行家人的通信和回忆撰写而成,轻易不对貌似平淡客观的叙事横加干涉,因此对于研究者价值非凡。
本书收入了东亚七位当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诗人谷川俊太郎(日本)、李晟馥(韩国)、金惠顺(韩国)、水田宗子(日本)、多和田叶子(日本)、平田俊子(日本)、文贞姬(韩国)的诗歌作品。这些诗人当下在日本和韩国都具有广泛影响力,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人。书中所选,都是这些诗人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多语种呈现,可以供读者相互参照,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希尼诗文集》所收作品时间跨度有30年,包括从10本诗集中选出的诗作78首,从4本论集中精选出的随笔、评论16篇,涵盖了希尼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绝大部分都是首译。希尼为此中文译本诗文集专门撰写了序言。
《重新注册:西川译诗集》为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世纪北斗诗丛”的“诗”系列之第四种。 西川以诗人著称,但作为翻译家,其成就在当代亦称得上高标突出,其诗歌翻译是公认的准确性与诗歌性兼具。本书是西川从前后二十余年的翻译作品中,精选了五六十余位诗人的诗作,既有叶芝、米沃什这样的名家,更有一大批此前国内听之甚少,但“必须”介绍进来的诗人与作品。这些译作自可见出西川不同寻常的视野、眼光和语言功力,与其诗歌创作,某种意义上也提供了平行的参照且构成了互文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西川翻译的诗以这种形式结集出版,是次。
叶芝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书主要选译他的情诗。对诗歌的热情在读者中现在有逐渐回潮的趋势,叶芝的诗歌又是现代主义的外衣下具有传统的浪漫之美与形式之美,可以说是容易被读者接受的现代诗歌。叶芝的情诗非常出色,也非常有名。叶芝的译本有许多种,但问题是,普遍译得缺乏美感,而且,装帧设计上也过于传统,把诗集当作纯文学的图书来包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本书的译文追求易于被现代读者接受的美感,并辅以彩色图片和优雅的设计,希望能够以此来引领诗歌阅读的回流。
伊朗由文明古国波斯发展而来,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伊朗诗歌也实现了从严格的古典格律诗到现代自由新诗的转型。因而《伊朗诗选》的范畴是二十世纪的伊朗现代诗歌,二十世纪正是伊朗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世纪,文学与时代密切关联,迅速发展,发生了多次重大转变,诗歌异常繁荣昌盛,既具现代性 , 又 延续了波斯文学 独特 、鲜明的 风格。 穆宏燕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波斯语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积淀深厚,打造出 一个 极具代表性的全新选本,将 读者 带入 一个神秘、幽 美的异域文学世界。
约翰·阿什贝利的诗具有惊人的力量,他的每一部诗集,如《一些树》(由W.H.奥登选入“耶鲁青年诗人丛书”,1956)、《网球场宣言》(1962)、《春天的双重梦幻》(1970)、《凸面镜中的自画像》(1975),都在进行语言的实验。阿什贝利从十部诗集里,选择了138首诗,包括短诗、俳句、散文诗和重要的长诗。读者和研究者可以对阿什贝利的诗歌创作有较完整的了解,进而触发新的解读。正如大卫·布罗姆维奇在《纽约时报书评》所言:“阿什贝利先生的创造力令人叹服,他属于所有对诗歌或现代艺术感兴趣的人,以及对变化的可能性感兴趣的人。” 应约翰·阿什贝利生前的要求,这部诗集中译本为汉英对照。译者马永波生于1964年,批评家,诗人,文艺学博士后,长期从事英美后现代诗歌的翻译和研究,出版相关著作和译著多部。
金子光晴出生在酒商家庭,父亲生意失败后举家迁往名古屋,后被中产阶级金子庄太郎收为养子。金子光晴自小学习优秀,在绘画、文学方面有很有天赋。金子光晴一生旅欧两次,与妻子森三千代游历四次,三次在上海居住,期间结实了田汉、郁达夫、鲁迅等爱国人士,并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 1919年*次旅欧,回国后出版诗集《金龟子》一举成名。 1937年第二次旅欧,回国后出版了蕴含了对日本军国主义表现强烈反抗的著名诗集《鲛》(又译为《鲨鱼》,于1937年日本人民社出版,也是《鲛》的前身)。 《鲛》是作者金子光晴通过《海狗》《泡沫》《墙壁》《水沟》《灯塔》《花纹》《鲨鱼》等几篇诗歌,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鲛》击破了东方主义话语,它绘制的乌托邦式的南洋表象,以意象化手法鲜明地呈示出发生在南洋的殖民暴力;揭明了殖民与反殖民
《兰波彩图集》中所有的诗篇,其灵感来源各异,但每一页都闪耀着兰波的诗歌特征,那就是他完全个人化的“看”的方式,以及他的让人去“看”的方式。散文诗这一新的诗歌形式,给了兰波的诗歌创作以更大的自由度,更丰富的可能性。他以句法的革新、紧凑的节奏感,发现了“和谐的不连贯”(瓦雷里语),更重要的是,他的视觉的清新和新奇让我们的眼睛得以摆脱日常习惯和陈旧观念,以一颗敏感的心去观看这个世界,去发现了不可知。(毋庸置疑,《彩图集》是兰波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