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浮世生活的诗意写照,堪称一部 生活的艺术 ,为清代传记散文中的感人珍品。沈复以 全是人工,却归于天然 的散文,道出人在世上生活的真面目。记闺房之乐,宛如一对情侣就在面前,把酒观月,品诗论画,比翼双飞携手同游人间;写闲时雅趣,栽植花木,游历山水,春夏秋冬皆有情致;叙坎坷人生,满心期望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却不得已颠沛流离,命运曲折。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 他追求日常生活情趣和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被后世追慕。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实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生遭遇、爱情和家庭的波澜起伏的形态,涉及到古代爱情、家庭伦理、经济文化、山水游历等丰富的主题,折射出传统社会普通人在家庭和生计方面的现实处境及心理面貌,展示了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的际遇和复杂生动的心境,对现
一部富有哲理的劝世之作 本书作者王永彬所处的时代是风雨飘摇的晚清,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作为读书人,王永彬自身有着对政治改良与道德重建的思考,也在探求劝诫世人的方式,《围炉夜话》便是他的一种尝试。 《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宗旨,分别从修身、为学、处世、治家等多个方面,揭示人生的内在意义。全书共有二百二十一则,语言平实生动,短小精辟,见解独到,故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传至今。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读《围炉夜话》,更有其深刻的意义。正如王永彬在文中所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浮生六记》是清代人沈复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所写的一部自传体散文,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录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漫游经历。 沈复与芸娘的爱情感动了无数人,他们两小无猜,深情不悔, 年愈久而情愈深 ,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让我们感到温馨、甜蜜;沈复笔下的芸娘更是聪颖明慧,痴情一生,林语堂曾形容她: 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zui可爱的女人。 本书的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每一个读到它的人,或许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它给予我们的却是心灵的正能量,发现美、传递美,学会乐观豁达的人生处世,让我们相信生活无处不美。
本书为 新乡土写作 代表作家舒飞廉献给乡园 南中国腹地 云梦泽 的散文精选集,也是近年发表于《文汇报》 笔会 副刊专栏的文章结集,延续沈从文、汪曾祺、孙犁以来乡土写作文脉的书写实验与创新。取自楚剧 悲迓腔 的 唉 字,既是作者对当地真实发生的追怀咏叹,又像祈求新生的召唤祭语,或对科技狂飙时代古老乡园何去何从的真切提问。 近十年间,身为高校文学院教师的舒飞廉以每月定期回乡闭关的方式,为生活重新加入了大别山之西、江汉平原北部一片邮票大小乡园的泥土、星斗、流水和荒野。他以祖居所在的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农四村为身体位移、思维通达的原点,一边沉浸体验,一边思考观照时代浪潮里传统不断消逝变动的乡野,以身体作为方法,最终成就了这部将都市气象与乡居烟火、神话志怪与具象现实、农夫与贤哲、传统与数字化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共六卷。全书记录了沈复及妻子陈芸闺中两情相悦、举案齐眉的平凡生活,坎坷际遇,以及各地的浪游见闻。全书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向来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视,影响广泛,素有 晚晴小红楼 之称。诗人徐小泓用独有的女性笔触以及女性视角,忠于《浮生六记》原文,同时经过艺术的演绎,以全新的方式将作品呈现给读者,给人全新的审美体验。
1
1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说,明清传奇小说中 zui有名 者,当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部以谈狐说鬼为主要内容和题材的短篇小说集,自成书以来,不仅受到国人的喜爱,还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风靡海外,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作者蒲松龄亦因此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一同被誉为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 蒲松龄出身于书香世家,少时颇有文名,但在其后的科举考试中却屡不得志,这使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社会生活,并对其间的种种阴暗面有了极为深刻的了解。加上他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因而在创作《聊斋志异》时,往往能够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以人鬼相杂、幽冥相间的超现实事物来反映现实世界,表现自己理想的生活境界。 借助于简练而细腻的文笔,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塑
跨越唐宋两个朝代,三个世纪,八大文豪前后相继,辉映古今。由唐代韩愈揭竿,提出 复古 的观念,一洗延续已久的文坛绮靡风气,主张明白晓畅、言之有物的文章,形成一种文艺复兴的氛围。到宋朝的苏轼,散文达到前所未有的豪宕飘逸。忧伤凄楚的个人际遇,深沉缠绵的家国情怀,知识分子的理想、期待和批判精神,化入一篇篇千古文章中。
《异苑》是南朝刘宋时期刘敬叔撰写的志怪小说。此书在历史上曾一度散佚。今天所看到的版本,早是明代人胡震亨同友人姚叔祥、吕锡侯,在临安的废书堆里发现的宋抄本,胡震亨又将其收入丛书《秘册汇函》中,使其重新流传于世。 《异苑》的内容包罗万象,共10卷,收录383则神怪之事。如植物异闻、动物怪事、命运预言、占卜幻术、精怪故事等 《异苑》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碎片化的惊鸿一瞥,语言简练平实,颇有古韵。《四库总目提要》评价其 词旨简澹,无小说家猥琐之习,断非六朝以后所能作
《浮生六记》以作者沈复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飘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六记》的一大艺术魅力是塑造了一位真率纯洁而浪漫的家庭妇女形象――芸。她聪慧好学,热爱生活,欣赏自然美艺术美,而又勤检持家,恭敬知礼,却因为不世故不设防而经历种种坎坷的生活风波,英年早逝。
魏禧(1624 1681年),江西宁都县人,清代初年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魏禧在易堂九子当中,文学成就应该是*突出的, 叔子古文*富 , 为西江一代文苑开山 ,似已成为当时文坛共识。魏禧作为清楚散文三大家,曾被视为桐城嚆矢。其散文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主张散文创作必须 有用于世 ,人物传记类作品*为突出,政论性散文新见迭出,精义频现。《魏叔子文选要 续魏叔子文粹》由《魏叔子文选要》与《续魏叔子文粹》二选本构成,均为日本美浓鹫峰逸人桑原忱有终编选,日本浪华书林 群玉堂制本 。其中《魏叔子文选要》分上、中、下三卷,共选魏禧散文九十二篇。《续魏叔子文粹》(据桑原忱有终自序及目录所标,此选本又名《魏叔子文选要续编》),亦为上、中、下三卷,此选本卷上、卷中二册,选魏禧散文六十七篇;卷下一册,选魏
本书为饕书客 幻想中国 书系之一种,为东晋葛洪名著《神仙传》的配图现代导读版。 幻想中国 系列图书由陕西师大国学院院长曹胜高主编,由古典文学专业的年轻学者注解。 《神仙传》是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中国志怪小说集,共十卷。葛洪笃信药石神仙之事,创作《神仙传》时,搜罗了历代经史子集中的神仙之事,其文字清通,传中故事以想象丰富、记叙生动著称。以今日之眼光看来,《神仙传》是中国古人想象力丰富之明证。 因时代原因,原作古奥难读,本书即为挖掘重做的现当代注译本,由曹胜高教授带领年轻学者宋宁宁对原作加以注译,方便读者理解阅读。书中所配手绘插图富有奇思妙想,是一次古典经典通俗化表达的尝试。
本书是一本笔记体的散文,讲述人生吃、喝、玩、乐等各种闲情逸趣,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书本文字思想均极清新,都是很可喜的小品,有自然与人事的巧妙观察,有平明而又新颖的表现。本书对此书进行了白话文翻译,使之理解便宜,语言通俗,图文并茂,适合广大散文爱好者、休闲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