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剧作精品合集(共三册),收录《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鳄鱼》《锅炉工的妻子》四部剧作,以及若干篇访谈及文化随笔。 《鳄鱼》是莫言获奖十年之后创作的一部新作,具有鲜明而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的荆轲》以 刺秦 的历史故事为蓝本,却赋予人物 穿越 般的现代思想,是北京人艺常青剧目;《霸王别姬》以犀利的语言和颠覆性的叙事,借项羽、虞姬、吕雉等历史人物之口探问至今难解的谜题;《锅炉工的妻子》在知青返城的时代背景下,讲述一个悬念重重的伦理悲剧。
上海戏剧学院“谢克纳人类表演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3月,主要任务是引进人类表演学的研究成果,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综合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并重,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社会表演学;密切跟踪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与相关行业和机构合作,开展社会表演学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本辑为谢克纳专辑,也是首次将谢克纳的重要论文集结出版。文章主要选自《戏剧与人类学之间》、《公共领域——戏剧文集》、《人类表演学读本》以及《以表演为手段——与仪式的跨文化研究》等多本专著和编著,以及谢克纳来上海所作的两场重要演讲。本辑精选了谢克纳十几年来的重要成果,尤以近年的成果为主,由此可了解谢克纳的教授作为人类表演学创造人的重要
马致远一生创作杂剧十五种,现存七种,最负盛名的是历史悲剧《汉宫秋》。本卷的编著者李德身教授,是研究元曲方面的资深专家。2002年作者曾合作主编过一部了《元曲名篇鉴赏辞典》(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而他对马致远情有独钟,前作似意犹未尽,由他担纲此卷正合其意。该卷除收入马致远散曲外,又收入其杂剧《汉宫秋》四折,《岳阳楼》、《黄粱梦》、《青衫阳》、《荐福碑》、《陈传高卧》、《任风子》各一折。加上他精心进行的注释与点评,可以说,这是目前的一部搜集最全、评注最详的马致远作品专集。 本书所收集的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风貌,我们对每一道无曲都进行了点评,语言通俗易懂,很容易为小读者们所接受。
元杂剧,中国元代戏曲艺术。以宋金杂剧为基础,融合唐宋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伎艺而形成。由于用北方曲调演唱,又称北曲或北杂剧。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实际上还包括散曲,并不专指元杂剧。宋元南戏与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形成与兴起:元杂剧的形成与兴起,有着政治、经济和戏曲艺术本身的诸多因素,如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空前激烈,使不少富于反抗性的剧目应运而生;大都、真定、平阳等北方都市工商业的发展,为元杂剧的演出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随着都市的繁荣,特别是宋代众多的勾栏瓦舍,容纳了各种品位的艺术在一起演出,更有利于作为综合性艺术戏曲的发展和成长。众所周知,金院本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主要表现在:①元杂剧继承了金院本戏台的演出形
本书展现了京剧旦角化妆专业方面的技法与理论,对化装造型设计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戏曲人物造型专业的学术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教材的著者马静老师具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在京剧化妆造型领域,特别是旦角化妆专业方面有突出的建树。教材也是马静老师多年艺术实践的全面总结,对京剧旦角化妆专业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本书介绍了较为常用的一些旦角发式及其梳挽步骤、技术技巧、注意事项,以及经常与之相配的女性角色的头饰,并配以实际图例,做了尽可能详细的操作说明,更具知识性和实用性。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这时作家的思想 和艺术都已经成熟。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牡丹亭》在《惊梦》《寻梦》《闹殇》各出的宾白中还保留了话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说中,杜丽娘还魂后,门当户对的婚姻顺利缔成;而在戏曲中,汤显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把小说中的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由的光辉理想。 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的人生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 德”的歌颂,是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
本书是一部综合研究敦煌写卷中所保存的杂曲类文学作品的学术著作。作者从曲调的统计与考证、曲辞文本的校订以及对曲子所配舞蹈的探究等方面对敦煌曲作了深入研究,并对杂曲相关的各种名物制度进行了详细考索,是一本全面、深入的专著。
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因罪恶来使它巩固。熄灭吧,熄灭吧,瞬间的灯火。人生只不过是行走着的影子。疯子带着瞎子走路,本来是这时代的一般病态。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毒药有时也能治病。宁愿做一朵篱下的野花,也不愿做一朵受恩惠的蔷薇。历史是什么?是现在和过去的对话,是一切时间的总和。悲哀和忧伤使他言语痴迷,像一个疯子一般。你把一颗负罪的良心拿去作为你的辛劳的报酬吧。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阴郁而又光明的日子。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过好多次;勇士一生只能死一次。葬钟敲响的时候,谁也不再关心它是为谁而鸣。
《汤显祖戏剧全集:牡丹亭》 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偕侍女春香游园遣闷,梦中和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感伤致死。三年后柳梦梅上京赴考路径南安,发现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感而复生,两人终得结为夫妇。情节取材于明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但对杜丽娘回生后的处理,则有创造性的改动。 《汤显祖戏剧全集:南柯记》 取材于唐李公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叙酒醉失职功名不遂的淳于棼,在梦幻中进入蚂蚁族所建的“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并封南柯郡太守,在任二十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因而加官进爵,飞黄腾达。公主死后,因遭谗言,逐渐失势,终被遣回人间。醒来却是南柯一梦,于是斩断情缘,循迹空门。 《汤显祖戏剧全集:紫钗记》 叙李益元宵之夜赏灯,遇才貌俱佳的霍小玉,两人一见倾心,喜结良缘。不久李益高中
日本,紧凑、同质、紧密团结,害怕无序;美国,庞大、开放,害怕经济危机,不断谋求 市场。本书即讲述了自1853年以来这两个 之间的分歧、冲突、战争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爱恨故事。通过运用美日两国的文献材料,拉夫伯尔为我们呈现了重新武装日本背后的曲折、现代美日贸易谈判中的紧张、日本在为美国巨额赤字提供资金方面的持续重要性,以及两国开拓中国市场的动力。
本书是一部关于戏曲艺术的论文汇编,共收录关于戏曲艺术的研究论文近20篇,其作者都是近代著名的戏曲研究专家和文学史专家。书中所收的文章,涵盖面比较广泛,涉及古代和近代戏曲,有专题考据,也有理论探索,还有文献叙录等等。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我进入一个房间,看见一个人站着,一个人坐着,几周之后,我写了《房间》。我进入了另一个房间,看见两个人坐着,几年之后,我写了《生日晚会》。我从一扇门里看见了第三个房间,看见两个人站着,然后我写了《看门人》。
本书一部有关戏曲的剧名、剧情、曲艺、唱词等内容的资料汇编,仿照著名的《大戏考》体例,收集了近代戏曲著名演艺家数十人的经典唱段数百则,内容十分丰富,保存了大量的戏曲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