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格里耶在创作实践中对其作品的结构与形式的注重远远超过了作品内容的本身,本书译介的《吉娜》和《嫉妒》也反映了这一特征。这两部作品反传统小说艺术手法虽然新奇,却同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去甚远,尤其对把阅读小说仅仅作为看故事消遣的读者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作为小说艺术的一种探索,罗伯―格里耶及其他新小说作家的作品毕竟丰富了现、当代小说的表现手法,其彻底反传统的美学思想在西方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洪范评论(第12辑):宪政与发展》主题是 宪政与发展 。因此,所收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谈这个主题。有这样几个角度:从考察不同国家长时段内宪政与经济发展间的关联,进而探究宪政影响于发展的机理;立足于宪政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有限政府这一点,提出了 经济 与宪政的不兼容性;宪政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即所谓辅助性原则。辅助性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而且涉及公民社会,更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也是宪政要处理的一个主题,地方自治则是辅助原则的一项内容。西藏问题置于中国宪法语境之下,作者提出了文化自治的概念,即在不改变原有民族区域行政格局的条件下,建立 藏族特别文化区 ,确保西藏的生态与文化环境不受破坏,并在此基础上保证西藏的可持续发展。香港宪政制度的演进一文,对从殖民地到特别行政区这一
朱淑真是宋代的词诗女作家。本书对其生平及事迹考证,对诗词作品析论探究。
本书是香港作家董桥文化随笔小品集。作者谈文
无
本书是对中国古典小说进行艺术鉴赏的一种尝试。所选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也包括一部分长篇小说的精彩片断,都是历代的名篇佳作。不求全(这样一本小书也无法求全),但也希望能尽量反映出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大致脉络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基本特色。作者对每一篇作品作具体、深入、细致的分析鉴赏,角度可能不完全相同,或侧重思想,或侧重艺术,但都力图从思想和艺术的结合上有一些“发现”,能给爱好中国古典小说的读者一些启发,并由此比较具体切实地认识到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传统和共同的艺术特色。考虑到不同读者的情况和需要,对作品的鉴赏分析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既有的学术性,又力求通俗易懂,便于广大的文学青年理解和接受。由于选析的作品均为名篇,易寻易得,为免篇幅之累,不增加读者的经济负担,不另附录原文。但在具体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