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在著名艺术史家高居翰教授的系列讲座 APure and Remote View: Visualizing Early ChineseLandscape Painting 基础上,翻译、整理而来。 录制此系列讲座是高居翰去世前的重要工作,凝聚其毕生所学、所悟,完成了他向世人讲述中国古代艺术通史的夙愿。 作者通过细读画作和作品比较,展开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系统叙述,分析其如何从 装饰 转向 具象再现 ,并在两宋时达到,成为可比肩欧洲文艺复兴的伟大艺术传统。这一线索为后来的文人画史所忽略和贬抑,在目前通行的世界艺术史中也未得到清晰、充分的阐述。本书能够弥补知识缺憾,扩展人们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世界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而强调观看的乐趣,倡导从画作本身出发的视觉研究,也是作者对中国绘画史方法论和欧美艺术史研究的一种反思。 作者能言善辩,讲述生动且富有激情,融广博的学识和细
本书在现代学术的框架中,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理论的历史脉络,通过对重要山水画理论著述及作者的深入考察,结合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把握中国山水画理论关键性历史节点及理论内核,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呈现中国山水画理论历程。 全书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导论和四章山水画理论,作者按照朝代顺序将中国古代的山水画理论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六朝至唐代、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如在 六朝至唐代山水画理论 中,作者阐述了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谢赫《古画品录》、梁元帝《山水松石格》、王维《山水论》等名家山水画理论,每一章节都将该阶段*具代表性的山水画理论深入剖析,阐述其发展脉络与理论根源,运用独到的艺术史眼光展现各个朝代的山水画观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为纪念王雪涛大师诞辰115周年而举办的王雪涛及其传人的作品联展的作品集。王雪涛生前是北京画院的副院长、有名花鸟画大家,以小写意花鸟画法而名震遐尔。本书精选了他的20幅作品以及他的学生50人总计200余幅作品汇集成册,并由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撰写前言,赞扬了王雪涛大师的艺术成就,展示了王雪涛这品质派在当代机薪火相传境况。这是一本高水平、高质量的很好图书,可供广大和业余花鸟画家研究和学习。
这是为青年朋友写的一本中国美术史,将着力说明中国美术发展的过程、规律以及它所创造的名垂青史的美术作品。了解了这些问题,对中国美术史就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中国美术发展的过程 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不是像长安街的柏油马路那样,平坦笔直地延伸,而是像长江、黄河那样,波浪滚滚地向前。我在《中国美术鉴赏十六讲》中曾说过: 如果我把整个中国美术发展比作浩浩的长江,那么就有三朵最美丽的浪花;如果我把整个中国美术的发展比作滔滔的黄河,那么就有三朵最难忘的浪花。这三朵美丽而难忘的浪花依次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最简单地说,这就是中国美术发展的过程。
《式古堂书画汇考》这套书主要以收录清代以前人所作的书画,上可追溯至魏晋时期,下到元明。如汪珂玉《珊瑚网》、张丑《清河书画舫移》等作品,同时还将画作者的所见所闻收录其中。 四库全书赞誉本书为:“登载既繁,引证又富,足资谈艺家检阅者,无过是编“。足见其收录书画之丰富,内容之繁杂。
已经过彻底修订、更新与增补 l 3000多个词条 自阿尔托(Aalto)至苏巴朗(Zurbar n) l 新增词条,包括达明 赫斯特(Damien Hirst)、朱利安 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蕾切尔 怀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影像艺术(Video art)、奥赛博物馆(Mus e d Orsay)、哈布斯堡家族(the Habsburgs)和古尔本基安(Gulbenkian) l 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妙语摘句,令条文活泼生色 l 词条条目分类列表,便于按主题检索 l 深入而与时俱进的大事记,将重要作品呈现于历史背景之中 l 实用的世界美术馆与博物馆索引,附有各馆收藏和重要作品概览,以及详细联系信息 编者伊恩 希尔韦尔斯(IanChilvers)对原版本又增添近100处修订 l 附录一:关键词中文索引 4800余条中文索引,可作为简明中外词汇表,又便于从中文词汇开始查阅 l 附录二:艺术作品索引 书中提及的艺术作品一览,给出其主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