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阿彻编著的《1960年以来的艺术》经过修改和增补,迈克尔·阿彻这本广受好评的书在本版中进一步探讨了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艺术全球化的综合发展趋势——从日益密集的艺术展览与艺术博物馆的兴建热情中可见一斑。本书用30余幅新补充的插图、时间表和目录的更新,提供了20世纪后40年艺术演变不可或缺的调研和信息资料。
《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是瑞士艺术史家沃尔夫林的代表著作之一,是在作者1928年参加纽伦堡市举办的纪念丢勒逝世400周年活动所发表的系列演讲基础上形成的,旨在分析和阐释意大利人和德国人形式感和视觉想象方式的差异,是对1915年出版的《艺术史的基本原则》中的南方和北方民族视觉模式特点论述的拓展,也反映出沃尔夫林形式主义艺术史学思想发展晚期的倾向。作者以意大利古典艺术为基准,提出了形式和轮廓、规范与秩序、整体与部分、轻盈的力感、宏伟与单纯、类型与总体性、浮雕概念、艺术的清晰性与主题等八个方面的概念,在一般形式心理学层面上,对德国人的形式感及其基本特点进行了极具启发性的剖析和解说,扩展和深化了意大利和德意志民族形式感的视觉。心理结构的认知,也揭示出历史上发生的两个民族形式感相互碰撞、吸纳和交融
本书共21章。包括艺术社会学底问题、艺术底发生、艺术底社会的机能、艺术的生产底形式、美术底隆盛和衰颓、艺术底两个根本的典型、绘画底两种典型、色彩底社会学、工业资本主义底艺术等。
溪口古镇是民国文化一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称号,更是全国五大佛教名山――弥勒道场的所在地。唐宋以来,溪口古镇就是浙东著名旅游胜地。溪口是我的家乡,生活在溪口的我,拥有得天独厚的拍摄优势。作者的拍摄思路是基于家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秀美的山水风光,重点关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打造五大佛教名山以来,更多关注了弥勒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高迪在加泰罗尼亚建造的是一种理想。在这光荣和梦想之中,巴塞罗那被称为“高迪的城市”。高耸的尖塔,个性化的设计,数不胜数具象征意义的装饰。有人说它像沙滩上的城堡,也有人说这是“石头砌成的梦魇”空中的起重吊臂和散布四周的脚手架提醒游人,大教堂尚未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