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研究文库: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是叶文心上海史研究的部著作,以民国大学为研究对象,其中上海的大学占据了约一半篇幅。作者分析了圣约翰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公学等上海各大学不同的办学风格、校园文化、及其与上海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叙述了民国大学生在日益化的政治环境中无所适从、渐入颓唐的过程。在此一探索中,叶文心不仅重视全球化因素,而且始终关注传统因素与地方特色。她认为如果历史研究失去了具体性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她总把现代性与中国性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察,从历史深处发掘中国的特质。
《清华美术(卷16):策展与中国当代艺术》以“策展与中国当代艺术”为专题,希望通过吕澎、朱其、李公明、于洋、蓝庆伟等人的文章从学术角度探讨策展的历史与理论;而侯瀚如、胡斌、冯博一、陈孝信、鲁虹等人是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策展人,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来揭示策展的操作过程和他们的策展理念;张晴、王璜生、王林、卢迎华、顾振清、冯斌和夏彦国等人重要的策展案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策展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给未来的艺术家》是“艺术经典”中的一种,何怀硕是有名的画家和艺术教育家,在任教艺术史时,希望对未来的艺术家有启蒙教育之功。任何时代总有许多热爱艺术的朋友,怀着对艺术的渴慕与追求的热忱,希望得其门而入。不少人踟蹰、彷徨,无所适从,甚至焦虑、失望。《给未来的艺术家》是为了帮助这些朋友解开困惑,为未来的艺术家打开一窗通向艺术殿堂之门。全书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