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张望从事佛门摄影十五年来的首次结集,汇集了他在联合国举办摄影展览、中国摄影金像奖、国际"奥赛"中国组冠军等展览和比赛中的获奖作品,以及佛门信众在日常之中参佛、礼佛的记录性摄影佳作,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他这些年的佛教摄影历程。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认为"张望的镜头中,佛教清、净的禅境在光影里表现得自然而熨帖,呈现得澄澈而通透。"沩仰宗第十代传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济群法师说"张望作品虚实有度,擅长实用光影、云雾、水月来经营画面……这种表现形式,契合佛法对世界的解读。"
候登科,一个在当代中国摄影史上无法绕开的名字。他的影像、经历和思考代表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有良知的中国摄影家的影像、经历和思考。作为中国摄影史上的摄影家,他的思想与行为常常在摄影界内外引起震动。侯登科用平朴踏实的影像,追踪着生活在自己周围的劳动者的生存和命运,为历史留下了20世纪最后20年即将消逝的农村生活影像。 摄影成了候登科见证自己存在、了解和思考社会的方式,他持续拍摄西北地区候鸟一般的麦客,自己也像候鸟一样永远追逐着炙热的阳光。2003年他因病逝世,离我们而去。 在候登科逝世5周年之际,此书是我们为他献上的一份纪念。
这本图集记录了一个世纪以来跌宕起伏的人类历史,那些震撼的图片是四位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摄影师职业生涯的经典之作。他们用创造性的手法,记录了这迅猛变革的时代。几十年来,这两百多幅作品一直深藏于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档案室中,它们描绘了壮美的山河大地,摄影大师们的天赋和智慧因此得以体现。 密友和亲人发表的传记公开了摄影师们的私藏,即他们用镜头记录的旅程中的美景和真实的奇闻逸事。这些感人的故事和动人心魄的影像,展示了20世纪独特的视觉风格,让人们得以一窥“国家地理”人的幕后生活,还有人类冒险活动中的真实体验和丰富情感。
《中国画名家精品粹编(第8辑):范海生写意山水》从范围内遴选了8位的中国画家,有精于人物的,有工于花鸟的,也有擅于山水的,又都是有影响的画家。每人出版画卷,有名家评说,有作品欣赏,有作者简介,较全面的展示了画家的艺术水平和艺术特色。
这是一本风光摄影作品画册,作者通过热气球,从空中俯瞰大地。画册拍摄的视角独特,画面精美,文字详实。 本书以热气球为载体,通过展现绝美风光,介绍热气球这项运动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整理过去的所有底片,还原了这些相片的历史和人文价值,集成这本《镜匣人间》摄影集。 摄影评论家刘铁生表示,《镜匣人间》将周海婴的摄影人生与摄影作品从封尘的记忆中开启,一段写实的历史展现在眼前。他用相机记录了他所经历的人生,留下了一段远离我们年代的记忆,具有社会的、人文的、历史的研究意义,这些珍贵的图像所体现的敏感与活力,以一种极强的冲击力令人惊讶。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多数摄影家的作品都为观赏镜花水月的金属画框,罩上一层唯美主义的色彩。周海婴却不同,他的视觉方式和作品,把摄影与社会密切起来,具有纪实摄影的品质。周海婴的镜头总是直面受压迫的底层人,贴近当时的真实生活,他对被摄者不是居高临下的猎奇,而是情感上的走近,表达他们真实、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