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是作者1956年12月到1957年1月,随潘光旦赴川东南、鄂西南走访土家期间留下的摄影纪录。对于土家族的研究,潘光旦可以说居功至伟。他的调查结果直接促成了中央将土家认定为单一民族。张祖道第一次将潘光旦对土家族的实地调查用影像方式记录下来。在他的镜头下,展现了土家族人原汁原味的生活,近百幅的照片里,他们汲水、喂猪、赶场、筑堤、喊号子、抽闷烟,跳摆手舞、唱薅草歌,真实、自然而生动。
七位上海摄影师关于说世纪80年代上海城市生活的影像记录。包括唐载清、徐喜宪、顾铮、杨元昌、王耀东、龚建华、陆杰。文化评论家张闳、林路撰写评论。每个摄影师作品后面附一段访谈,回顾摄影师的创作生涯。
《飞翔的生灵胡维华鸟类摄影集》是胡维华先生多年野外鸟类摄影的合集。图片生动多彩,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小精灵——鸟儿那可爱的样子,也为鸟类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飞翔的生灵胡维华鸟类摄影集》分为游禽、涉禽、陆禽、猛禽、攀禽、鸣禽、拍摄手记七部分,让你沉溺于“人鸟情未了”的状态中。
本书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各个时期主要摄影流派的摄影作品,并且根据摄影的不同门类,展示了中外摄影大师的名作。通过深入探索和研究各种流派题材的构思、各种造型手段的运用、创作个性风格以及时代特点等,使读者在提高摄影图片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掌握赏析摄影作品的基本知识。本书共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摄影术的诞生和初创期的探索、画意摄影、现代摄影、纯影派摄影、纪实摄影、现代主义摄影、风光摄影名家名作、广告摄影名家名作、人像摄影名家名作、新闻摄影名家名作、名家名作。
本书是一部由专业体育摄影记者常年学习、观察、训练,积累而成的“兵书”,新华社的30余位资深摄影记者,在书中与读者分享他们在36个体育竞技项目中的战术经验,内容不仅囊括运动项目自身的规则特点、摄影器材的准备、实战拍摄技巧,以及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等,其中还穿插了记者们在近年来世界各大体育赛事中拍摄的精彩摄影作品,可以说是一本实践指导性很强的专业技术集锦。同时他们又不拘泥于技术指南式的写作方法,尝试从文化高度探讨视觉观念,帮助人们了解那些专业摄影师创作时的所思所感,揭示影响判断的诸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在启动快门的刹那间靠直觉本能地发挥作用,无法事先安排,但深入了解会有助于培养这种直觉,把握难以捉摸、神秘莫测的创作过程。读者能够通过学习体育摄影技巧、欣赏体育摄影作品、阅读经典瞬
苏州河边走、好莱坞,算什么、灰尘飘过的弄堂、1929年、大孩子与小孩子、童年的梦想、发愁、怀旧“永安里”、观看、西式老房子、上海“大男人”、弄堂口、托举等。
1、本图典旨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较为完整地展示现代摄影艺术的面貌,为广大摄影工作者、爱好者以及其他艺术工作者提供研究和借鉴的资料。2、本图典以摄影家立目,收藏本世纪活跃于摄影界并具有广泛影响的摄影家,包括健在的与已逝世的,计30余国393位,所选作品涉及各种题材和风格。3、每个摄影家词目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一篇摄影家简介和一至数幅代表性作品。4、词目按摄影家姓氏中文译名的拼音顺序排列;同姓者,以名字的拼音确定先后。书末附有外文姓名索引,供参考和检索。
在每一个地域和文化中,爱都有它的普遍性和独特性。这本让人喜悦的书展现了历史上的不同时刻、不同年龄阶段中爱的深度与多样性。每张照片都讲述了一个温情的故事,让我们得以一窥爱在友情、爱情到组成家庭的不同方面的展现,这些图片从一个诚实的、有趣的角度反射出我们多彩生活中的血缘关系、情爱关系。
刘铮主编的《张巍(精)》是《中国当代摄影图录》丛书中的一种,该丛书意在呈现众多的个体摄影创作案例,描绘出一幅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全景画卷。本书作者张巍认为,在当今世界,人们的身份感是由大众传媒和广告塑造的,自我价值是通过和、英雄等相比较来衡量的,而宣扬这些和英雄的,是一个消费驱动的社会。在努力展示这些外部因素如何影响自我定义的时候,他把自己早期刻画的那些人物肖像元素引入其中,通过数码图像后期处理技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创作出名人的虚拟肖像。张巍的所有作品都关乎于人,作为这世界很为复杂的一员,“人”独立于“物”,成为一极。他的摄影创作就是想把人对世界的影响,呈现得更透彻。
该丛书意在呈现众多的个体摄影创作案例,描绘出一幅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全景画卷。《周裕隆/中国当代摄影图录》中的摄影者周裕隆是一名商业摄影师,2005年开始创作个人作品。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喜欢挖掘人物背后的情绪,影像华丽而又丰富。《周裕隆/中国当代摄影图录》收录了他近十年来陆续创作的作品。《山海经》系列运用了地质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的考证,试图重现《山海经》中的远古神兽,满足观者对生命起源与消逝的好奇心。在《1912》系列中,他利用现代技术为已故的人“拍摄”肖像,他使用大画幅数字摄影设备,依据既有的文献搜罗和前人样貌相似的人,经过化妆与后期,让这些肖像贴近史料所载。周裕隆的摄影创作游走于历史与真相之间,极富创意,也极具趣味性。
上海纪实摄影师陆杰,从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办世博成功那天起,便开始跟拍世博园区浦东浦西两岸的变化,从原生态、搬迁、动迁、拆迁直至新建,跟踪拍摄8年,完成此书,用数十万张影像和文字记录了整个世博园乃至上海在这八年间的变化。
《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何来胜》,本书入选者大多为近年来活跃在书法创作一线的具有深厚创作实力和广泛影响的中青年书家,也有新近脱颖而出、充满活力的书坛新秀。尽管他们在创作理念、风格追求、取承,以及笔墨技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又无不体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底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基本能够体现当代书坛中青年的创作实力和水准。本丛书除展示书家书法作品之外,还特意收录了作者本人的创作心得等理论性文章,并且还将书写工具、材料等影响创作的诸多因素包括在内,力求具体清晰地传达出书家的审美理念、风格取向,以及创作方法、手段等与创作密切相
这是一本西安世俗生活的百科全书。在阅读它的时候令我想起绘画界的《清明上河图》。当然较之绘画,图片则更直接、更活泛、更具有现场感一些。这样重要的一个事情,现在由胡武功先生做了。他也许是做这件事情的的人选,因为他既是卓有建树的摄影家,又是一个对西安平民生活有深刻了解和感受的人。我想这本书的价值既在当代,即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西安;又在后世,即为后世留下一份20世纪末的西安市民生活实录。
《并行·触动的心灵》以震撼的画面,艺术地展现了生活在雪域高原以藏族为主的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和他们的感人故事。他们以勤劳朴实、仁爱友善、粗犷豪放的性格创造了独特的灿烂文化。当你发现真诚的微笑永驻他们面庞时,你会心中肃然起敬,这是天性。
风光摄影一直是摄影爱好者们非常关注的领域。《自然的观者世界新经典风光摄影作品解析》精选了《数码摄影》杂志创刊以来,世界各国摄影名家拍摄的100多幅新锐风光照片,作品经典而富有创新意识。书中展现了摄影家们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拍摄角度,将常见或不常见的风光以自己的理解与审美展现出来。《自然的观者世界新经典风光摄影作品解析》不仅能给读者带来独特的美的享受,更能为风光摄影领域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自然的观者世界新经典风光摄影作品解析》适合摄影爱好者,特别是风光摄影爱好者学习与收藏。
《世界24小时》是一次不可思议的环球旅行,是一个关于生命之丰富多彩的故事。它是Aday.org的集大成之作,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宏大的单日摄影记录项目。2012年5月15日,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拿起手中的相机,在"拍摄今天、启发明天"的号召下分享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交上来的照片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量将近10万张。在一个由资深图片编辑组成的国际团队的帮助下,本书精选了其中的1000张照片,展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同一天里的千姿百态的生活。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衣食住行、出生与死亡、贫穷与富有、工作与休闲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状态应有尽有,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城市景观、各式建筑、居家布置、工作场景、饮食风俗等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尽在其中。本书是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项的视觉记录,是一首关于地球生命的宏伟颂歌。
路透社的摄影记者遍布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他们不断见证着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他们每年创造超过五十万张的图片存档。路透社的摄影师为屡获殊荣,他们不断将有关于新闻的图片成列在我们面前。本书是个无与伦比的资料库,收集了我们这一年来活力、混乱、美丽的每一个瞬间。它携带着大量的惊喜和我们不太熟悉的故事,为我们献上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视觉盛宴。这本书的图像全方位地涵盖了新闻报告、政治、商业、冲突、环境、事故、灾害、信仰、庆祝活动、名人、娱乐和生活方式,用简洁的标题总结了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时而滑稽、时而具有毁灭性,却都那样的迷人。这些照片包括了多种趋势、情绪和故事,它们定义了2011年我们世界的样子。这300多幅照片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闻摄影。本书是屡获殊荣的路透社摄影记者抓住的2011年3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