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汇集了中国33位的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摄影师精彩作品的画册,是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自从2008年成立以来63次中国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的精华。IBE摄影师团队多年来用博物学研究的方法,不断深入许多艰险之地,收集和记录了许多珍贵的中国珍稀物种,并用这些影像为科学研究和自然保护服务。 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的摄影师团队完在6年的时间里,走遍了中国12个省的49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开展了63次拍摄和自然生态调查任务,野外时间7800天,行程30多万公里,拍摄了6000多个物种、10余部自然纪录片。 他们在中国最为人迹罕至的角落拍摄了大量精彩的照片,其中包含异常珍稀、难得一见的物种;他们趴冰卧雪几天的守候,只为等待动物和自然环境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张照片;他们用各种摄影手法,红外、紫外、微距、显微、水下
相机捕捉的一瞬间,竟有如此丰富、生动的细节,《惊世佳作:美国国家地理学会125年摄影精华》以令人惊叹的绝美照片展现了摄影的非凡力量,见证、揭示、赞美和改变了我们观看这个世界的方式。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原满族镶蓝旗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清咸丰帝奕詝登基后,于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次挑选八旗秀女,叶赫那拉氏中选,时年16岁,次年五月进宫,事咸丰帝,为兰贵人,住储秀宫,咸丰四年(1854年)封懿嫔;六年三月生载淳,晋懿妃;翌年春又晋封懿贵妃。咸丰帝死后,载淳继位,懿贵妃被尊为皇太后,诏旨称圣母皇太后,旗籍亦抬入上三旗的镶黄旗。同治元年四月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以后又累上徽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帝死后,慈禧决定立溥仪为嗣皇帝,她自己被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即死于中海仪鸾殿,终年74岁。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慈禧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统治中国几达半个世纪之久,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显赫一时、影响至深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
关于西湖,记忆弥漫,在某些方面,时间越久,意味着某个空间储藏着越多的回忆。作者邵大浪用20余年的时间来表现西湖的表情,进而更深入地延伸出西湖的心灵视像,诠释了他对西湖执有的一种近乎魔怔的摄影式观看和独特情绪。《一个人的西湖》是最合适的呈现方式,因为西湖与黑白摄影,都需要拍摄者和观看者以自己的体验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