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知名摄影作家杰玛 帕德倾囊相授,对从社会、知名度、艺术等角度都较为成功的近100张照片进行的细致的分析。打破常规,反思真我,重新从十个视角进行归类,探索它们成功的秘密,带领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摄影带给我们的力量。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的是包括了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30余位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他们之中既有像阿杰这样的以纯粹记录都市全部细节为己任的摄影家;也有像桑德这样的通过为都市中人造像来聚焦都市生活形态的摄影家,既有像克莱因这样的以都市为自己的感情宣泄对象而在与都市的对抗中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摄影家,也有像荒木经惟这样只把都市看成是一个欲望发生装置而始终在以摄影与之调情的摄影家。通过对这些观念、手法、风格各异的摄影家的了解,我希望读者能够发现,原来摄影是一种与活生生的现实有着如此亲和力的媒介;原来摄影是一种具有如此丰富表现力的视觉手段,而从此能够经常地将摄影与人类社会的各种实践联系在一起思考,就像这本书把摄影与20世纪都市生活联系在一起展示一样,从而获得对摄影这个 20世纪的媒介 的全新
本书旨在为意图了解新闻摄影实践与理论的教师、学生、媒体工作者,以及对新闻纪实影像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导读。沿着历史、理论、语言、方法、实践的认知逻辑,涉及选题确认、采访、编辑和传播的工作流程,全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围绕新闻摄影的概念界定,描述新闻摄影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特征。本章为之后的学习提供认知基础。 第二章涉及新闻摄影实践诸环节,从突发事件、战争、灾难以及日常报道切入,讲解从选题确立到实地采访的工作要点。本章引入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提升新闻摄影工作者在后真相时代的认知能力,他们不只是观察者,同时还应是社会科学研究者。 第三章关于新闻摄影的深度报道,围绕影像叙事理论,讲解如何用摄影的方式去写作,剖析图片故事和专题摄影的拍摄,尤其讨论了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展开叙事。
《天地龙鳞:中国极繁美学在故宫》不仅是一套基于故宫IP的国民审美通识书,更是一套从传统文化中探索中国美学新浪潮的艺术体验产品。全书提炼总结了两大中国审美基础系统——纹饰和色彩。利用130张海外回流珍稀照片和近300张彩绘手稿,系统入门中国木构古建、经典纹饰、传统色彩三个美学领域的常识。从国家历史文化到经典图案设计、复古配色美学,破译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时尚解钥。 ① 审美通识×文化基因,故宫迷/国风同好/摄影、旅行、古建发烧友/传统文化类读者必入! 故宫里还有什么——《天地龙鳞》为游览故宫提供了别样视角:从王者轴线到东宫西殿,除130张珍稀老照片展示的细节及背后故事,新照片精准模拟百年前的拍摄角度、景别进行重摄,古今对比排版。以此路线,可亲自探查世纪故宫的不变与巨变。 ② 美学科普×设计工具,艺术设计/
《百姓足迹2 生活在1979-2018/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丛书》从民间视角关注时代背景下百姓的生活足迹,从这些摄影照片中可以找到我们曾经的时代记忆,通过场景与人物唤起一种温暖的情怀和感动,同时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发展与各种变化。《百姓足迹2 生活在1979-2018/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丛书》旨在反映生活在1979-2018年百姓大众的鲜活百态,以多视角的图像来展现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成长,情感和生存的记忆。影像以 人 的生活变化与社会发展为主线,结合生活大环境时代场景,为时代记录下真实而生动的影像。通过一百多幅具有社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影像作品来讲述时代进程中摄影师镜头背后的百姓故事。
作者近年来专注深入白马雪山拍摄滇金丝猴,累计拍摄了过万张滇金丝猴珍贵照片。本书作为国宝系列的辑,拟分三册。册滇金丝猴的成长故事,从滇金丝猴的生活习性介绍科普性内容;第二册滇金丝猴的家庭故事,从滇金丝猴的社会族群关系、家庭关系介绍其社会性内容;第三册滇金丝猴和人类的故事,侧重介绍人与滇金丝猴之间的故事,介绍国家对国宝级濒危物种滇金丝猴的研究和保护。 每册配有大量精美的照片和图片说明。
这是一本照片印刷精美的大开本养猫指南。 优雅又敏捷,温顺又忠诚 兼具这一切优点,又有着桀骜不驯、追求自由的精神:这就是猫咪拥有如此魅力的原因。蕾娜 兰特维尔特不仅懂猫,而且养了多年的猫,在本书中,她详尽介绍了养猫日常中需要注意的种种要点。 去哪里找合适的宠物猫: 饲养员?宠物收养机构?农场? 如何同猫猫和谐共处: 慢慢适应,悉心照料 体验各种惊险活动 :从壁挂式猫爬跳台到自制个性化玩具 真正的友谊: 人与猫之间的温情共处 本书中的175幅精彩照片都出自动物摄影师桑德拉 舒尔曼斯之手,她同时也喜欢养猫,在舒尔曼斯捕捉到的瞬间镜头中,猫咪或温顺可爱,或调皮贪玩 一页页翻来,恍惚间,似乎小家伙正缓缓行走在书页间。
50年来,摄影以其特有的艺术形态,真实地记录了新中国半个世纪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景象。《大众摄影》作为一本摄影专业类杂志,50年来累积了数万摄影人拍摄的几十万幅摄影作品。《我们的生活记忆》画册将撷取其中与百姓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等鲜活的影像,展现50年来中国人民在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演替历程。
《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39首(高音用)》内容简介:喜闻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协同旅意青年声乐家贾棣然先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合力推出“世界音乐大师声乐经典系列”丛书。内容包括《莫扎特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20首》(上下册)、《莫扎特艺术歌曲44首》、《亨德尔咏叹调47首》(高音和中低音卷)、《巴赫康塔塔咏叹调集》(各声部一册)、《卡契尼艺术歌曲选》(即《新音乐》全集)、《珀塞尔歌曲40首》、《维瓦尔蒂咏叹调选集》(各声部一册)以及《门德尔松艺术歌曲集》和《理查?斯特劳斯艺术歌曲39首》等。以上这个系列的乐谱出版,在我国音乐出版界尚属,真可谓是一大创举!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声乐教师以及广大声乐学生和声乐爱好者的需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出版的系列丛书中,不少是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
元图像 随 图像转向 而来,是米切尔较为早期的学术命题,但他一直持续着对这一话题的思考。元图像(Metapictures),词根 meta 源自希腊语中表 之后 或 超越 的前置词及词语前缀,意为自我指涉、自觉和自我戏仿。简而言之,元图像就是关于图像的图像,是能自我指涉、自我言说的图像。以往人们常常认为图像是依附于语言的,图像的意义也是按照语言的模式予以呈现的。米切尔提出的元图像试图将图像从语言的逻辑模式中解放出来,以图像的方式还原一种图像真实,元图像也成为他图像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元图像 展览是作为理论家的米切尔首次进行策展实践,虽有阅读的文本成分,但更多是将综合的、立体的图像以展览的形式呈现,用以阐述他的元图像理论,展览本身就是一个元图像,是另一幅 宫娥图 。作为一个关于图像和图像理论的展览,米
本书将用“影像”与“故事”相结合的形式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书写当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光辉历程,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本书在记录历史重要瞬间和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有积极的出版意义。
本书收录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摄影集档案中114张精美照片,同时配有专业生动的文字注解,这些历经筛选的图片可以用“震撼人心”来形容,宇宙中的风光让人觉得既新奇又震撼,书中图片出自太空宇航员亲自拍摄、或出自哈勃太空望远镜以及其它高精度的宇宙观测设备,为了满足人类探索和发现的欲望,成千上万名技术卓越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耐心坚持;它是人类攀登探索宇宙梦想之巅的见证。 这场穿越宇宙的旅程将以我们生活的地球为起点,带你领略地球、月球、太阳耀斑和各种星团、星云及星系;通过图文展示出恒星死亡的场景、星系碰撞爆炸的场景等等,让你真真切切地欣赏到地球和太空中的动人美景。 相信你看过此书,一定会对我们已知的宇宙有重新的了解,对未知的世界倍感神秘,尽管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
普利策奖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其新闻摄影奖象征着新闻摄影成就的巅峰,自1942年开始颁发,除1946年因故未评之外,每年评选一次。本书精选了自1942年开始至2015年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包括1968年起分设的突发新闻摄影奖和专题摄影奖)。在直观的影像之外,哈尔·比尔通过优美的笔触和详实的史料,力图借助文字还原作品背后的历史事件及拍摄经过。此外,本书还以图文并列的方式简要介绍了当年未获奖的作品或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