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米斯经典美术课》系列是西方美术大师伯里曼的亲传弟子安德鲁 路米斯的经典传世之作,享誉国内外85年,是无数绘画初学者不可不读的一套入门教程。 套装在《人体素描》《头手素描》《素描基础》《创意插画》的基础上新增《素描的乐趣》,从入门到进阶,全方位铺就你的绘画之路。整套书互为补充,由浅入深、图文并茂地传授绘画的种种原则与基本技法,以及路米斯本人多年教学总结而来的珍贵经验。 套装包括近千幅图例,均为路米斯亲笔绘制的素描与插画佳作,是非常实用的临摹范例,对于新手领悟书中技法、进行系统正规的练习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路米斯笔下,他将所绘人物都当作鲜活的人来对待,他们是拥有体积和重量的物体,处于光影和空间之中,动作力度和身体结构都息息相关。这正是被很多绘画学习者忽视的关键。
林散之作为当代书法大师、画家、诗人,在国内外影响广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丰富的艺术贡献,他不仅被誉为当代草圣,对山水画也颇有研究,师从黄宾虹。 本书稿涵盖了林散之的《山水类编》、笔谈书法、论诗书选、其他名家谈林散之四部分内容,具体包含:山、水、坡石、林木、人物等绘画技法总结,谈书法的门径、工具、笔法、墨法以及林散之诗选与常用印章欣赏。
本书分为三章,从文艺复兴至二战后,近600年的艺术史跨度中,建立起近100名艺术家的1200余件素描作品的图像档案,填补了国内外素描相关著作的空白。在参阅了中西方相关著作的基础上,本书有针对性的在两大层面进行改良和创新。一方面,在中外现有素描出版物中,主要以单个艺术家或某一艺术流派、时期为主要研究对象,尚无涵盖整个艺术史维度的大体量素描学术画册和著作;另一方面,国内的素描出版物大都以应试素描为核心,或围绕着素描的技法讨论,在素描的物质性、功能性、社会性等基础概念上并未作重要的阐释和深入的解读。
上海的美术家比较注重对艺术本体语言的阐述、多元化的探索、个性化的追求、民族性的把握和新颖独特的构思,作品在继承了海派艺术优良传统的同时,又具有明显的与时俱进的特色。一方面,具象、抽象、意象等不同艺术追求的美术创作通过不同的样式塑造了时代,讴歌祖国发展与城市进步,探求表现对当代城市人的精神追求,形成了多元共存、多样并秀的局面;另一方面,以实验性、当代性和前沿性为特征的艺术创作,也表现出对当下社会及生存问题的关注。 上海的美术家来自五湖四海,如果说当年的海派画家大多数来自于江浙的话,那么,今天上海的美术家则可以说是来自于天南地北,其中包括了不少海外归来的艺术家;如果说当年的海派可以用 海派无派 来概括的话,那么当今的海上美术界更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当代性和国际性。 上海美术的
《民族之光——苗再新大型中国画组画》以中国画大幅组画的形式全面集中完整地展现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大胆潇洒地放笔直取,既饱含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又准确、生动地表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并在人物塑造中,借鉴融会西画素描之造型手段。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西画科学性与国画精神性的交融,从而能够准确刻画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精神、气质与内心世界,力求“形具而神生”。《民族之光》是苗再新对写意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又一次有益探索,同时再次展现了他创作大型主题性作品的潜力。
《金农书画编年图目(上下)》集中地比较分析金农作品,以期言之有物、有据。在此基础上,让世人认识金农这位古代书画家其人、其艺。妇孺皆知的清代画史中的“扬州八怪”,其中久负盛名者金农就是一个,他的书画作品遍天下,然而据古人的记载和今人的研究,都曾指出他的绘画作品多是他人的代笔之作。为什么会是这样?他到底会不会画画?倘会画,庐山真貌是什么样?一个著名的古代书画家,会让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岂非咄咄怪事?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彰显我国近现代绘画艺术之杰出成就,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台湾锦绣文化企业联合编辑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大型系列画册,将陆续选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绘画大师作品出版专集,供专业者及艺术爱好者研赏。本画册《宋步云》收入了宋步云创作的代表作品,全面反映了宋步云的创作风貌,是美术院校师生及收藏爱好者理想的参考借鉴书籍。
本书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之《贾浩义》,全书以名画为主,呈现给读者一幅幅漂亮的名画面让读者去用心体会其中的意境美妙之处。这有助于我们熟悉与欣赏贾浩义的艺术,有助于近现代中国画史的研究,也有助于收藏家对贾浩义作品的鉴识。
黄宾虹编著的《黄宾虹(精)》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之一,是大型系列画册,本书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彰显我国近现代绘画艺术之杰出成就,可供专业者及艺术爱好者研赏。
中华民族的文化,从时间久远来讲,已有五千多年历史,这是中外人士都知道的;从覆盖的面积来讲,可有若干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也是中外人士都已看到的;若从它的构成因素来讲,恐怕了解的人士就比较不太多了。 无论研究中华文化史或欣赏由此文化所构成的美术品的人,没有不惊叹它的灿烂、丰富而有应接不暇之感的。如果探讨其原因所在,就会理解到绝不可能仅仅是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所能独自创造完成的。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之间自古即随时随处互相习染,互相融合,才有现在所见的惊人灿烂的文化及其成果。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目录(套装1-2册)》所收各类艺术名品,以国内、境内公、私所藏为主,国外、境外藏品中重要的名品具有代表性的,也酌量收入。
花鸟画家齐辛民先生,在整理了自己五十多年来花鸟画作品的后,历时五个月时间封闭创作又完成了一组新题材创作,其中有大写意人物画、描绘天上人间和谐美好仙境的天鹅、还有被视为国宝的*题材等近五十幅作品补充,共计二百多幅精品力作完稿。本书《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齐辛民》收录的就是这些作品。
王庆升先生的画作要结集出版,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是他多年来勤奋、静思、探索的成果呈现。这是他对往昔所走过之艺术道路的回望,也是他一个阶段探索与收获的总结,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相信认真阅读这本画集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教益和启示。 王庆升先生非常勤奋,这在画院是人人可以见到的。他虽然年近八旬,但仍然每天都要按点到画院的画室中作画,而且常常走得比年轻人还要晚。这不由得让人心生感动与敬意。很显然,以这么大的年纪还如此勤奋地作画,这在画家群体中是不多见的。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勤奋实际上反映了他对艺术所怀有的一种执著探索的精神。正是具有了这种永不懈怠的精神,王庆升先生的画作才能在继承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鲜明风格。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年龄大小,具有对艺术永不满足、求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之光》收录了杨之光的中国画以及人物画。《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之光》由杨之光编写。《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之光》是杨之光的作品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之光》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此书是在著名艺术史家高居翰教授的系列讲座“ APure and Remote View: Visualizing Early ChineseLandscape Painting”基础上,翻译、整理而来。录制此系列讲座是高居翰去世前的重要工作,凝聚其毕生所学、所悟,完成了他向世人讲述中国古代艺术通史的夙愿。作者通过细读画作和作品比较,展开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系统叙述,分析其如何从“装饰”转向“具象再现”,并在两宋时达到巅 峰,成为唯 一可比肩欧洲文艺复兴的伟大艺术传统。这一线索为后来的文人画史所忽略和贬抑,在目前通行的世界艺术史中也未得到清晰、充分的阐述。本书能够弥补知识缺憾,扩展人们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世界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而强调观看的乐趣,倡导从画作本身出发的视觉研究,也是作者对中国绘画史方法论和欧美艺术史研究的一种反思。作者能言善辩,讲述生动且极富激情,融
《山川悠远》系西方艺术史家迈珂·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根据其1974年在牛津大学斯莱德讲座上的讲稿修改、扩充而成,是一部以简介明了、通俗易懂的内容和视角,激发读者对中国山水绘画的美产生共鸣,从而启发读者去思考中国山水画家的意图、理想和情感的普及性学术专著。 英国学府牛津、和伦敦大学1869年设立斯莱德讲座,苏立文是举办东方艺术演讲的艺术史教授。该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已成为西方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次出版中译修订版,不仅增补了图版,而且增加了贡布里希的书评,以及洪再新关于黄宾虹与苏立文艺术交往的研究专论两篇附录,可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苏立文教授的学术研究语境和历程。
内容简介 如果从作者在傣族佛寺中拍摄的幅壁画图像开始算起,本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89年。在28年的研究过程中,作者走访云南全境数百座庙宇、佛寺,拍摄收集上万张图像资料。这些图像资料不仅成为本书进行研究的基础,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另外,书中还列出重点寺庙63座,并绘制出考察地图,整理标明具体的地址以及壁画的现况。而当其中的一些古旧寺庙壁画被推倒重建新建以及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被损毁时,更加觉得图像的珍贵难得。它不仅是对时逾久远的壁画和现当代以“活态”方式留存的壁画的一份形象遗存,成为出版的绝响;同时在人们为诸多壁画不复存在而使人感到惋惜之时,为我们展现出不曾见或不常见的独特文化形态和艺术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