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题体现了莫奈一生艺术创作的追求 追光。本书包括450幅高清图片和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每一幅图片都展现了莫奈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对光影感觉,通过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来体现莫奈的光影世界。
内容涵盖了凡高绘画生涯中的各个阶段和主题,从早期的荷兰农村风景、静物和肖像画,到后来的鲜花、夜景和自然风光,再到最后的自画像和风景等。全书包括450幅高清图片和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每一幅图片都展现了凡 高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色彩感觉,搭配对凡 高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的文字描写,让读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他的艺术世界。
本书为 经典美学02 。 1651年,法国出版商拉斐尔 杜弗里根据达 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 芬奇笔记》,是目前公开出版、公认的经典版本。 本书为最新修订版,根据艾玛 A 里希特(Irma A. Richter)的英文版翻译而成,同时参考了西班牙语版,以及三联书店版、人民美术版、台湾晨星版等多个版本,并搜集了400多幅达 芬奇精美手稿及画作真迹,完美呈现了《达 芬奇笔记》的原貌。 达 芬奇笔记手稿原迹存世5000多页,记录随意、凌乱,且无排序和编码,整理后的《达 芬奇笔记》将手稿分门别类,涉及绘画、人体、解剖、植物、地理、建筑、雕塑、占星学、哲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宽泛、神秘,思想深刻、超前,是充满天才奇想的智慧谜团,和真知灼见的思想宝库。本书将精美手稿复原配以详细文字阐述,为破解达 芬奇的一线资料。
《梵高: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 撷取了梵高艺术生涯中大量片段,以严肃而生动的论述呈现了梵高的艺术发展进程。首先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梵高的十载艺术生涯,通过近 30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叙述和分析了梵高的艺术之路。此外,《梵高: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 还收录了梵高大量书信片段,这些 梵高的话 ,直观透露了梵高对人生、艺术的信念及对健康、死亡的看法,读者可由此一窥梵高的精神世界。 在时间顺序的基础上, 《梵高: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还从两条主线来论述梵高的信仰和艺术生涯:首先,梵高是如何从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其次,梵高艺术历程的各个阶段是如何受到了不同画派和画家的影响。对其产生影响的艺术家与流派包括巴比松派、黄金时代的荷兰画家、印象派、新印象派、
这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引进的《对话艺术家保罗 考克斯:创意源于限制》的同系列书籍。本书通过法国儿童文学家韦罗妮克 安托万 安德森的引导,带我们进入了作家兼插画家凯蒂 克劳泽的世界。书中讨论了凯蒂 克劳泽的童年、价值观、灵感来源和工作方法等话题,两位作家的交流使这些主题相互交织。 读者仿佛坐在沙发上,沉浸在这段难得的、充满思考的时光中,得以慢慢发现和理解写作与绘画间的关联、技法与想法间的联系 书中配有丰富的插图,包括艺术家的个人照片、工作室照片,以及她的创作作品。
作为中华文化学院*国花鸟画研修院常务院长,回忆自己四十余载的国画生涯,徐湛感到事业的路虽然很艰辛,但也得到了令人欣慰的回报: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开设系列书画讲座,一讲就是2年;今年上半年央视新开的书画频道也为他专门开设了名为《跟徐湛学国画》的栏目;他的学生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本书是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跟徐湛学国画》栏目的配套教材。
东海道五十三次,指的是日本江户时代从江户到京都的驿道──东海道──途中所经过的53个宿场。东海道是当时日本繁华的驿路,沿途风景名胜、名店特产众多,历来是浮世绘的经典画题,著名的浮世绘大师歌川广重、葛饰北斋都曾进行过系列创作。本书以广重经典版《东海道五十三次》为主,附以北斋、国贞等大师创作的东海道浮世绘,并一一对比,讲解其中的风景故事、地方风俗及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广重以安闲的笔调再现了东海道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呈现的种种景致,将各种人物活动融入自然风景,体现了日本和歌中特有的含蓄典雅的意境,洋溢着淡定悠远的抒情气氛。
本书精选收录了齐白石创作的大量游鱼作品,以形态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列,选择的作品充分表现了各种鱼畅游的动感姿态,作品采用的简笔绘画技巧,给人以清新、和谐和轻松之感,表现了 长年 大贵 的美好寓意。在虾、蟹、蛙的内容中,用局部特写把虾蟹的质感和灵动表现出来,让读者从中感觉出生活中的情趣和大师的艺术功力,并从中去观察、吸收和学习写意技巧。 类 之多,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作品,也成为学习中国画爱好者喜欢的临本。 本书针对不同喜好的读者需求,选择了适合美术爱好者入手的题材,分为草虫、蔬果、游鱼、花卉、禽鸟五大类。每一类挑选了大量作品,每一本书中的同一内容作品既有简洁的册页,又有相似构图的作品之比较和参考。版式中还设计了大量的作品局部画面,让读者能清晰地欣赏到内容的细节并方便临习。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梵高悲伤、疯狂、忧郁,然而他在和弟弟提奥的通信里,却常常流露出温柔、阳光的一面,热爱生活,积极接纳身边的一切。 《梵高画传:为画画而活的人》从这些真实信件中汲取灵感,用图画生动有力地揭示了这位天才画家鲜为人知的一面:他是如何走上艺术道路的?他的一生为何总在颠沛流离?他的感情世界究竟是什么样? 作者用线条与色彩徐徐涂抹出梵高 为画画而活 的一生,每一页都饱含对世间情感的真挚赞美,闪耀着令人动容的人性光辉,为每一个想走进梵高世界的人提供了通途。
《齐白石(花卉)》介绍了,绘画是一种视觉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讲求抒情达意,更是一种写意文化。齐白石虽擅工虫,但整体上仍属写意画家。写意画由文人画家倡导,广泛影响了职业画家,成为水墨画中突出发展的品种。写意画融入了书法艺术立象与用笔的妙理,形态比工笔画洗练,不仅仅发挥书写性,而且更重视 意 的表达,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 象 表达不可视的 意 ,举一反三,以少胜多,用可视形象,借助题诗、题句表现思想感情。崇尚 象外意 和 取之象外 ,有利于注入丰厚的文化内涵,借此实现南宋邓椿强调的 画者文之极 。
木曾街道六十九次是指日本江户时代从江户到京都的驿道 木曾道(中山道) 途中所经过的69个宿场。相比东海道,木曾道沿途多山岳丘陵,道路崎岖,处处狭关险隘,险峻难行,但也因此以别致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而闻名。再加上沿途的人文景观,时令季节与风景名胜相交织,形成了一幅壮丽迷人的风景画。本书收入歌川国芳完成的历史绘、役者绘系列创作,和歌川广重与溪斋英泉共同完成的名所绘系列创作,由国内浮世绘研究者、资深藏家海晏撰文详解画师们完全不同的创作出发点与画作风格、画作背后的故事背景与风景名胜,体验画师奇想妙思与精湛技艺。
本书精选收录的齐白石创作的大量蔬果作品,以白菜(百财、清白)为先,并引入萝卜,接着是丝瓜、南瓜、葫芦等;将藤蔓类表现题材安排在一起,便于读者的集中观赏和借鉴。蔬果中的果实,从大到小的排列方式,以桃子领先,并用较多幅作品,表现“长寿”“大寿”“多寿”“贺寿”“庆寿”和“延年益寿”等美好寓意。蔬果作品中与草虫、禽鸟等内容的搭配,增加和丰富了其他内容的参考信息。设计上刻意注重了画面中的局部,用以突出主题内容的局部,让读者清晰地了解白石老人笔下的蔬果画法。为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本书是对《千里江山图》的系统研究,深入发掘《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讲述围绕此作的作画者、创作手法、创作动机、图像意含及作品递藏,以满足广大读者一探此图究竟的需求。故宫博物院在2017年年末推出的 千里江山:青绿山水画特展 ,引发了媒体热议与民众观展热潮。而央视 国家宝藏 栏目的播出,更使得《千里江山图》由深藏宫中的艺术史名作,演变成为全民广泛关注的文化热点。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出世于无锡一个富户的家庭。倪瓒的山水画基本上表现的是太湖一带的江岸景色,画面以少胜多,以简为妙。他画中的自然不断地做着减法:剔除了一切世俗的情与物,将画面内容减到了极致,于是他的山水画显露出一种冷峻孤傲的寒气,这也许就是曾经富贵之后落寞贵族的高冷。倪瓒《水竹居图》《容膝斋图》《虞山林壑图》均为倪瓒代表画作,作品的风格、个人的特点已十分显著,其笔墨与图式也已成为倪瓒画风的标准样式并影响后世。本课徒稿就是将其画作按技法和步骤进行还原,如同在课堂上一样,一步一步从勾线到染色,并结合教学视频,让爱好者通过本书自己体验一把绘画的乐趣和精髓。
本书收录了将近300 幅梵高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按时间线索,以业余绘画时期、海牙和德伦 特时期、纽南时期、安特卫普时期、巴黎时期、阿尔时期、圣雷米时期和奥维时期这八个不同时 期为时间轴,讲述了梵高一生的艺术时光,再结合历史、生活、情感等几个方面的文字素材还原 了梵高的一生。 本书不仅是梵高作品的美学鉴赏集,解读了每一幅名画背后的情感故事、社会背景,还全程 揭秘了梵高一生的爱恨离合,体味到梵高的抑郁和痛苦,以及对绘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本书文字轻松且温暖,通俗且易懂,适合作为非专业读者的艺术赏析入门类读物和人物传记 类读物。
人美画谱 系列丛书臻选中国古代、近现代绘画典范之作, 囊括山水、花鸟、人物诸科。 ● 延续古代画谱编纂思路, 让初学者认识古人习画的方法,让进阶者熟知中国绘画的传承体系。 ● 组织国内*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画家和专业教师,对古代、近现代杰作进行技法示范和深度解析。 ● 高清临摹步骤一一详解, 技法演示视频同步推出,全方位满足中国画基础技法学习及临摹的需要。 书单: 1 石 涛: ISBN 978-7-102-07864-9 作者:刘荣 2 髡 残: ISBN 978-7-102-07842-7 作者:刘荣 3 王 翬: ISBN 978-7-102-07868-7 作者:于跃 4王原祁:ISBN 978-7-102-07861-8 作者:于跃 5 王 鉴: ISBN 978-7-102-07859-5 作者:于跃 6王时敏:ISBN 978-7-102-07857-1 作者:于跃 7 王 蒙: ISBN 978-7-102-07847-2 作者:张伟平 张雨婷 8黄公望:ISBN 978-7-102-07873-1
光影一瞬,定格为永恒 对于印象派画家来说,室外的光影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变化,西斯莱、莫奈、雷诺阿、毕沙罗 风景画家们用自己敏锐的色彩感受,捕捉到充满光芒的户外自然景观,同时还创作了诸多反映日常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在获得大众认可的同时,也成为记录自己生活时代的绘画。 随塞纳河之流,观印象派之变 塞纳河不仅是巴黎的象征,它也不断激发着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灵感。沿着塞纳河的流向,从上游一路追寻到下游,立足于印象派画家们创作之地,一边放眼风物,一边鉴赏作品,这百年未曾逝去的光影,顿时心领神会。
本书涵盖了英国著名插画师雷蒙 布力格跨越60年的艺术创作历程 从政治讽刺漫画到儿童书插画,探讨了他的艺术中关于 阶级 家庭 失落 的主题,以及他是如何使用伟大的技艺表现情感的力量。书中披露了布力格的作品背后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收录了他没有被公开发表的珍贵艺术手稿,揭露了他略为波折的艺术创作历程。书中收录多达107幅的图画,都是布力格手绘而成,从有质感的画面透露他是一个细节狂魔。全书娓娓道来,讲述着他的作品中拥有独特的幽默与哀伤,他的艺术既欢乐又深刻,既逃避现实又直面人生与现实。
著名作家马丁 索尔兹伯里 (Martin Salisbury) 以深刻的洞察力分析了萨塞克丰富多彩的作品,以及他如何成为 20 世纪图画书世界最受人喜爱和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即使在旅游图像爆炸式增长的数字时代,米先生迷人的游记仍然吸引着成人和儿童。在这本设计精美的书中,附有草图、手稿和原创艺术作品,并展示了从希腊到香港、罗马到旧金山、爱尔兰到以色列等地的例子。除了萨塞克最著名的世界旅游系列绘本,本书还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创作,比如油画。
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后一位大师。他画的 圣母子像 非常出名。受 尼德兰 肖像画的 影响 ,波提切利是 意大利 肖像画 的先驱者。 《波提切利》从全球近百家博物馆、收藏家及相关机构挖掘整理了波提切利的几乎全部代表作,包括画作、草稿、设计草图以及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搭配专业的作品赏析。《波提切利》用清晰的体例、通俗易懂的文字、丰富的图片,图文并茂地解读了达 芬奇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部分作品还配有局部解析,图文相得益彰,阅读方便。《波提切利》不仅是一部从艺术评论的角度来看具有专业性的书,更是一本对伟大艺术家的敬礼。翻开《波提切利》,你不仅将看到关于这位艺术巨人令世人惊叹的作品,还将透过一系列深入而详尽的文字,走进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