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曾是博尔盖塞家族的别墅, 1613 年开始施工, 1903 年之后成为意大利国立美术馆,主要收藏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以拥有贝尔尼尼、卡诺瓦等杰出雕刻家,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而闻名。 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在罗马它的收藏品是公认的,其中许多作品是由红衣主教西朴内博尔盖塞委托艺术家们完成。贝尔尼尼的作品在美术馆的雕塑部分占主导地位,其中 * 重要的有《阿波罗和达芙妮》《劫掠普罗赛皮娜》以及他自己充当模特的《大卫》。绘画藏品有拉斐尔的《耶稣下葬图》、提香的《神圣与世俗的小爱神》、卡拉瓦乔的《男孩子与果篮子》等。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被誉为世界上*伟大的博物馆之一,亦是收藏西班牙绘画作品*全面、*权威的美术馆,收藏有 15 至 19 世纪西班牙、佛兰德和意大利的艺术珍品,尤其以西班牙画家戈雅的作品。
丛书伟大的博物馆共 31 卷。本卷讲的是博洛尼亚国家艺术画廊。 博洛尼亚国家艺术画廊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圣殿,收藏了 13 世纪至 17 世纪博洛尼亚绘画中的珍品。藏品从弗朗切斯科 弗朗西亚到阿米科 阿斯帕迪尼,从维塔莱到洛伦佐 科斯塔,再到 17 世纪大量涌现的大型祭坛画画家,如卡拉齐兄弟、圭多 雷尼、多美尼基诺、圭尔奇诺、弗朗西斯科 阿尔巴尼,他们都是博洛尼亚画派的代表人物。 博洛尼亚国家艺术画廊馆藏丰富,这些艺术品揭示了博洛尼亚辉煌的历史,展现了博洛尼亚艺术画派的特点。
王书平主编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的作品反映了五年来中国画的创作水平和发展现状,在题材、体裁和形式、手法诸多方面有新突破,风格多样、探索广泛,不仅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也颇显著。其中不乏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新作,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和艺术享受,是一次高品位、高质量的作品集,展示出中国气派和时代风貌。
暂无
陆亨编的《陆俨少古装连环画精选(精)》精选古装连环画《青眉》《骄傲的将军》《神仙树》三册,是陆俨少大师早期的连环画代表作,线条优美,造型生动,在业界影响很大。本书为精装本,与戴敦邦画老上海、贺友直画360行、程十发画古代故事等配套,这在面世的同类书中会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赵溅球的中国画作品走的是写生创作的路子,取法西画。赵溅球编绘的《赵溅球中国画欧洲巡回展作品集(2014)(精)》收入其欧洲巡展的展览作品百余幅,作为纪念并供广大读者欣赏。赵溅球的中国画作品走的是写生创作的路子,取法西画。本书收入其欧洲巡展的展览作品百余幅,作为纪念并供广大读者欣赏。
柏林画廊是世界上馆藏*丰富、*重要的古代绘画收藏馆之一,讲述了柏林画廊内所收藏的13至18世纪欧洲*画家的画作。 从乔托到卡拉瓦乔,从凡 艾克到梅姆林,从丢勒到伦勃朗,从鲁本斯到华托......这里可谓佳作云集,其颇具代表性的画作有卡拉瓦乔的《胜利的爱神》,拉斐尔的《圣母子》,伦勃朗或他的画室的《戴金盔的人》,丢勒的《黄雀圣母》,提香的《维纳斯与管风琴演奏者》等。其中,部分画作取自圣经故事中的情节,作者用生动的故事讲述出画作的传神之笔;人物画像结合了画家或画中人物的创作背景来介绍,其让人忽视的细节部分往往道出点睛之处;还有一些画作表达出画家的大胆想象,更是让观赏者回味无穷。全书配以清晰大图和精彩点评,展示了柏林画廊的艺术风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鉴赏收藏书和艺术入门书。
本书集结了陈玉圃各时期的精品一百多幅,集中展示了陈玉圃的整体绘画风格。 大红袍 是《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油画集》几套大型系列画集的别称。这几套画集有庄重的 中国红 烫金书函为装帧风貌,宏大的选题规模、严整的出版规制及精湛的编印和设计水准。长期以来持续而系统地推出了近现代至当代中国画坛各时期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系列,为推动中国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成为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久而久之,它们被画界和出版社约定俗称美誉为 大红袍 。
谢天赐运用泼墨构成大写意阐述哲理和佛意,以不断变化的空间错觉,成功地使花鸟画的古典图式走向当代形态。在荷花题材的成功,伸延到花鸟画的众多领域,作品随意随形,浑然一体,张扬着时代精神。形成了谢氏花鸟画艺术独特强烈的艺术风貌。
由陈笳咏绘画的《陈笳咏(精)》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品,他是“长安画派”第七人的美术理论家和画家,收录的作品包括《女儿的女婿来了》、《故乡黄昏所见》、《苔枝缀玉有翠禽》、《一树桃花满园香》、《绿叶急低知鸟立》、《绿叶急低知鸟立》、《都市里的小田园》等。
将西方绘画的线面结合与光色构成融入中国画的意境神韵,在坚实的笔墨体格上生发出耐人寻味的象外之象,虚实互补皆成妙趣,龚建新开启了*富有原创精神与艺术品质的现代水墨人物画全新文本。其中西合璧的水墨肖像画以羚羊挂角般的异质同构,展示了炉火纯青的绘画技能与厚积薄发的艺术素养。而其水墨舞蹈人物则以出神入化的线条造型,将人物形象演化为至纯至简的线描寓意和形神相映的无为之境。展现出其学贯中西的绘画视野和足以引领后学的大家风范。 龚建新现象 不是简单的美术现象,它呼应着特殊的时代情感与审美期盼,昭示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调和进取复兴的号角。
冯其庸先生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当代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终身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汉画学会名誉会长,也是《红楼梦学刊》的名誉主编。数十年冯老青灯黄卷、皓首穷经、著作等身,又身兼众多社会职务,还是当代著名的书画艺术家,他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名副其实的文人画艺术精神的代表,我对年届九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的冯其庸先生葆有着由衷的敬佩之情。 去年冯其庸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四次个人作品展,其中半数以上作品是冯其庸先生近年所创作的新作品,展出的画作中既有八尺整幅的大幅山水,设彩富丽,而且笔墨、色彩对比强烈,几乎是采用纯色的中国画颜料绘制,也有八尺、六尺整幅的临摹宋元山水的精品,作品中融进了冯先生独特
梁先生手稿涉及题材广泛,既有山水、花鸟、人物,又有主题性创作之素材、草图和笔记等。本手稿以写生地点、素材类型作为编辑的思路,将手稿集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着重突出梁先生在其艺术创作生涯中奔赴各地写生的成果,并将之分为广东省内写生、国内写生、域外写生三部分;下篇则收录云水树石、花卉翎毛、生产建设、画稿草图四部分,凸显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专门针对某些主题类型的探索研究,这也是他艺术创作的特色所在。同时配合完成的创作作品,附上先生谈艺心得或笔记,以益于读者深入了解。
王憨山主攻写意花鸟,提出“二分写字,二分画画,六分读书。”其诗如白石,字似金农,画则崇尚“重、拙、大”的审美法度,磅礴大气,不阿流俗、独辟蹊径。 《王憨山(精)》收录了王憨山的幅国画精品,包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浙江美术馆藏的王老精品画作,对他的艺术之路起到很好的梳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