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芳紫禁城》是姜国芳个人油画作品集,此画集是他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创作的“紫荆城”系列油画作品,至今已创作近400幅了。在中国,这是一位用油画表现紫荆城文化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水准极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美术界开始了一场观念变革,艺术变革的美术运动。山艺术基金会以一种包容和顺应时代潮流的态度和精神,促进和支持了大陆艺术家和艺术史的探索性尝试,并在横跨80~90年代及新世纪之间的艺术事件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重要画作和艺术文献。山艺术基金会在台湾出版了30多种与中国大陆现代艺术相关的艺术书籍(其中包括艺术家画册、艺术类杂志、艺术评论集、艺术专辑、散文集等)。 申胜秋通过史料的研究注意到郑成功是儒将,身材不高,性格略带一点神经质,因此他没有把这个主要人物概念化,脸谱化地表现为高大魁梧的英雄形象,而是依据历史资料,把他塑造为外柔内刚、威严中带有斯文的气质。另外,他还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在郑成功麾下,有反清复明的义士,有农民、渔民出身的士兵,其中还有两队原来做奴
本书是中国当代油画名作典藏系列中的全山石分册,书中收录了当代油画家全山石先生的大量作品,并附以大量的文字说明。书后还附有画家的艺术活动年表。本书内容全面,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作的风貌,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欣赏、临摹。
《蓝色的爱:于普洁海景油画》中于普洁的大海是有生命的,他早已把情感有机地投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在他笔下,无论大海如何咆哮,如何变幻无穷,都带给人真实而直接的厚重美感,正面冲击着观者的视觉感官和艺术神经:在他笔下,大海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静谧舒缓,但从不扭曲,从不遮掩,从不怪诞,透着一股浩瀚海洋应有的坦荡劲儿,一如于普洁本人。
如果没有新鲜的生活经验,也没有经历过像音符那样的高和低,一个人不可能达到艺术的境界。在作者的画里,他倾注了深切的个人感情,对爱的探求,对人生的热爱,人们在他的画里所看到的,恰恰反映了他的性格。生活和艺术是不能分开的,在刘惠汉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两者的结合。打开他的画册,你能用他的眼睛,看到的不只是充满美感的设计、大师的技巧、和谐的色调,而且能将你的感情带进他的主题之中,无论是一座山或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王克举,1956年生于青岛;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89年中央美院油画助教进修班;2002年中央美院油画高级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王克举不仅仅是在画风景,他乐于吸收中国文人画写意的传统,把写意的因素运用于油画当中,创造一种比较随意、自由、意象的绘画方式,具有中国情调、中国意味,但同时又没有丢掉色彩的厚厚重感、肌理效果。
本书是中国当代油画名作典藏系列中的全山石分册,书中收录了当代油画家全山石先生的大量作品,并附以大量的文字说明。书后还附有画家的艺术活动年表。本书内容全面,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作的风貌,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欣赏、临摹。
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该套高仿真版油画丛书,选中“中国写实画派”的全体画家,每人一集,全面深入地展示了每一位艺术家的面貌,是我们共同的荣幸。运用高科技手段将油画原作效果限度地呈现给观者,加上每幅作品以多张局部放大的手段更能精微全面地展示作品的魅力,运用印刷品呈现油画作品的准确度来说,无疑为油画家和学习研究油画的人们带来一个福音。本册为朱春林篇。 在平淡的生活中有许多富有灵性的感人事物,这要看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其实深沉质朴的美感就在我们身边,相互中有尊贵,平凡中见。画家应当关注人的尊严、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未来的盼望,传达相互、含蓄、优雅、和谐的美感,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思考。当我们被夺去并且调动的才情,以纯粹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也能感别人。这过程虽艰难寂寞,但最终能获得相
油画如何融入中国文化艺术创作中,使之成为中国人表达艺术才智的工具材料,几代画家已探索了几十年。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油画家开始发现,正宗油画具有广泛的发展天地,有很强的生命力。油画艺术的优点是其材料特性能为画家提供很强的表现力,而不依据其某种风格样式。妥木斯的艺术历程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油画家成长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他的作品完全消除了外国风格形迹,但是在色彩等专业语言方面保留了坚实的功力。
《中国油画研究系列.唐蕴玉:BK》主要内容有回忆录;作品图片;艺术文选;艺术评价;历史实物;历史手迹;作品题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