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芳紫禁城》是姜国芳个人油画作品集,此画集是他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创作的“紫荆城”系列油画作品,至今已创作近400幅了。在中国,这是一位用油画表现紫荆城文化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水准极高。
在20世纪的具象艺术领域中,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以其高度个人化的特点脱颖而出。他以娴熟的笔触和精妙的色彩捕捉“光”的简单美。本书为大家带来了109幅莫兰迪最为的作品, 这些作品显示出莫兰迪艺术的多种技巧。 莫兰迪远离20世纪艺术实验的喧嚣。当其他的艺术家纷纷前往巴黎的时候,莫兰迪却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博洛尼亚(Bologna)。对于莫兰迪的艺术来说,涉及到的只有极其有限而简单的日常用具。莫兰迪最初沉迷于印象主义,沉迷于塞尚的静物和风景,沉迷于立体主义。后来,他便融入到他自己的诗一般的世界当中。这个曾经被称为“瓶子画家”的艺术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整个世界认识了。莫兰迪不喜欢文学性和象征性的内容,他喜欢以一种新的组成方式来描绘那些瓶瓶罐罐,他也喜欢从各个角度描绘他在博洛尼亚的工作室窗外
高泉的在当代中国画坛的位置是十分独特,无可替代的。他一直以雄健的气度描绘大海,表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共振”,堪称艺坛独步。高泉笔下的海与海景画不同,它使人警醒,使人振奋,远离萎靡与凡庸。他的画在视觉审美之外,使观众浮想联翩,思索人与“天”(宇宙,自然)的关系,“艺”与“道”(精神,信仰,理想直至所谓“关怀”等等)的关系。以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十分有限的个人,用简单的画笔表现出如此浩翰雄浑的自然气势,既是对人的智慧,精神力量的实现和高扬,又是对“天”(自然)的赞颂和敬畏。在新旧世纪之交,常常听到对时下美术创作欠缺精神性的感叹。它反映着创作者的生存状态和他对生命的理解,反映着他对艺术的态度。所以精神性不是招之即来的东西,它需要培养修炼,需要一个适合其发展的氛围。艺术作品的精神
《朝鲜写实画派》选取朝鲜艺术家中声望、技法最精湛、风格最独特的画家之作品,以陆续出版的节奏系列推出,系统地为中国的朝鲜油画爱好者及收藏者解读朝鲜画家们的绘画特色和艺术语言。《朝鲜写实油画系列丛书:朝鲜写实画派·金成俊》选取朝鲜画家金成俊的代表作,带你感受朝鲜油画中的民族性,时代性。
本书以现实表现手法,用质朴、凝重的笔触来表现苏北盐阜地区的自然景观,以充满诗意的“原生态”宁静画面,传达对家乡家园的由衷热爱,对田野大地的质朴眷恋,并在自然、生命、精神等方面加以张扬,赋予画作极强的感染力,给人清新、恬静的精神享受,传达出对家园的依恋,对社会、生命、自然的深刻的人文关怀。
从艺四十载,一本画册,只如山间一方石亭,驻足小憩,清茗一殴,思来时逆旅行踪、星烂力疲;品当下鸟鸣花落、风动竹梢;望山巅清光皎洁、万籁俱静……调理心绪,收拾行装,自在上路。若说日后展望,精进画艺仍是执着。希望语言独到,更游刃有余地将所视所悟呈现在画布上。若有可能,创作上添一些大山水题材,就像范宽、董源那样,心无旁骛,画出有自身视觉体悟的山水画,从这个目标出发,也许小画会少一些,大画会多一点。若问人世,我常盼自己能膝下成群,后院一亩菜地,鸡鸣狗叫,儿女嬉闹,得人世简静之乐。但人世的伤情亦如人世的平淡,或许有一日能蒙庄之旨,鼓盆而歌,闲放不拘,与物同游,不失为一种真境界。
这是青年艺术家莫芷的第二本个人作品集。本书收入了莫芷近两年来的四十余幅画作、四十余篇诗歌与随笔。莫芷这一阶段的创作来自于她对山海经的研究,对梦境的表现和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大胆、绚烂、充满想象力和女性意识的绘画风格,已逐渐为她的个人标签。
苏天赐(1922~2006)是中国杰出的油画家之一。他以毕生的精力创造了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和东方艺术神韵的油画风格,为中国油画的发展,特别是油画的民族化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苏天赐生前曾表示自己的艺术归属于国家和人民。他的夫人凌环如携子女将其一批油画代表作捐献给南京博物院,同时设立专馆长期向公众开放。
《冷月下的求索:李青萍画评》介绍了李青萍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高山,热爱大海。刻画生命的宝贵、述说对生活的眷念:塑造汪洋大海的蔚蓝明亮、描绘海底世界的黑暗残暴是她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她常常以生命和大海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以物象的碎片来再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可以从她的“生命系列”、“海洋系列”作品中看到旋转的涡流,常有隐隐绰绰的人物在涡流中遨游、嬉戏、搏斗、挣扎。
宋先生的油画艺术究其根本,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正本清源、提醒品格的艺术;以他的修养和实践来完成一个艺术家、一个学者内心的历史使命感和精神追求。他的作品比一般画家多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关怀。宋惠民编绘的《宋惠民油画作品集(精)》有游戏涂鸦之作,而是风格严谨、典雅纯美、格调淳厚而高逸。他以深厚的学术修为和传统文化的浸润,在诸多美学追求上都显示出高于常人的绝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