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画册收有王道中工笔花鸟画168幅、写意花鸟画29幅、瘦金体书法4幅。这些作品是由王道中亲自选定的,是他不同时期艺术创作的精品。 王道中正是以“朝夕摹写,终日不倦”的刻苦精神,努力攀登着艺术的高峰。王道中的作品是其精神与智慧的结晶,其勤奋与天赋的硕果。愿这本浓缩王道中创作精华的画集,陪伴着每一位读者和朋友!
画册精选北宋家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14幅经典山水作品,拼接成巨幅条幅,让读者清晰地领略李成、范宽、郭熙、崔白绘画艺术的精妙。画册图片皆极精美,四家作品:李成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画法简练,气象萧疏;范宽其画气势壮阔伟岸,有雄奇险峻之感;郭熙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崔白精于勾勒填彩,体制清赡,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的风格。
《中国山水画通鉴》以图文相映的方式,对这部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发展史进行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梳理.从中展现的,不仅是山水画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是关乎山水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流衍变迁轨迹,而且也牵连了山水画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牵连了一代又一代需要山水画的人与山水画所构成的那层不断嬗变的微妙关系。 为了文便阅读和使用,全书以山水画发展的时序为经,以价值形态的消长变化为纬,厘定成三十四分册,第册皆独立成章而互为生发呼应。本书《一片江南》为第三册,主要阐述五代南唐山水画的风格风貌。
自公元9世纪,张彦远撰写《历代名画记》(成书于847年)以来,中国古代名画史不绝书。但仅靠传统汉学文献资料和理论,显然不能适用于现代中国画论。近年来西方学科语境中,中国古绘画研究多用“视象结构”(mechanicsofvisualization)分析方法,来描述中国人物、山水画图式的演变。艺术史既不能离开艺术作品,从风格造型和内容表现入手,中国绘画作品研究的终点当然也就是中国文化思想史。 泰祥洲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仰观垂象:山水画的观念与结构研究》,深入中国山水图式与古代先贤宇宙观之关联:一方面寻找历代山水画形态变迁之图式根源:同时用图式维度来阐明中国画的原理。他从历代山水画家在宇宙观、哲学演变的历史语境中,追寻山水结构图式的演变脉络;根据中国宇宙观的维度,追究早期中国山水图式脱胎于天文图式的
《北京画院学术丛书: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对齐白石艺术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极为可贵的是,书中叙述完全以手资料为主,为后世了解齐白石留下了许多难得的珍贵材料。加之作者本身亦为画家,视觉和作画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在叙述上能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把齐白石的艺术明明白白地讲清楚,说到位。这本书是人们了解和认识齐白石人生、艺术不可或缺的文本。
《实用白描画稿:宋人禽鸟小品》采用实用白描画稿原大版书目,主要内容有:送人花卉小品、四季条屏、仙鹤条屏、珍禽条屏、莲鱼条屏、鲤鱼条屏、荷花条屏、牡丹条屏、花鸟条屏。其中主要介绍了果熟来禽图等。
《草间偷活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是北京画院秘藏的齐白石作品次公开面世,是外以专题展的形式,、全面地展示齐白石的草虫画艺术,其中的绝大多数作品是进入观众视野的。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画的艺术大师,他多才多艺、无所不画,花鸟、山水和人物样样奇绝,所画草虫更是趣味横生,一派天机,充满天真的童心和淳朴的乡情。在他的草虫世界里,人们看到春意盎然的生命景色,感受到一种和平祥静的融洽生活乐趣。齐白石的草虫画丰富和发展了花鸟画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提高草虫画在中国画中的地位,为这一画种样式树立成功范例。
六朝古都金陵,在历史上曾多次吸引了许多擅长绘画的文人和艺匠在此聚居。本卷选录了院藏明末至清中叶金陵诸家的作品,有金陵本地画家和寓居金陵的名家。重点放在诸家诸作中最突出的“金陵八家”的山水画上。对于其他画家的画迹,则采取择优刊录。使读者可欣赏到“金陵八家”的艺术波澜及其所泛开的漪涟。 《金陵诸家绘画》是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系丛书之一,本书彩色图画,印刷精美,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内容直观而又清晰,是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精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本书既可欣赏也可珍藏,集两者于一身,实不可多得。
本书作者善于应用绘画艺术中的形式美,色彩改变了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固的着色观念,强化色彩的调和和单纯的美感,用线则注重线的表现力,使线、色、渲染更加协调融合,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统一,环境气氛和人物情绪交融,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本书精心挑选了作者工笔仕女作品40余幅。
1840年,文明古老的中国国门被轰开,剧烈动荡的政治、外来经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给思想、文化、艺术领域带来巨大影响,中国画坛也发生了变化。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画坛中心移向南方,其间又以上海最为繁盛,各地画家纷纷来沪,掀起一股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潮流。以画家群相称为“海上画家”,以地域流派相称为“海上画派”。“海派”绘画除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也呈现出共同的流派特征,如画家的职业化、作品的商品化、题材的大众化、审美的世俗化以及形式上的新颖性和风格上的民族性,而都市气息与民族风格的有机结合,则成为“海派“艺术的精髓。本卷所录属收藏中的精品,多数为首次发表的作品,反应出故宫博物院收藏“海派”作吕的丰富、全面、精美。
《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研究》结合作者在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上的实践经验,尝试从存世作品、古籍文献等文字记录中梳理中国画写意人物画从诞生到近现代大变革之前的脉络(后文中,将称这一段时期的中国画写意人物画为传统写意人物画),研究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考察传统写意人物画与社会的关系,并分析其造型语言、笔墨技法的变化,探求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研究》讨论的时期截止在辛亥革命爆发前。这是因为在之后的岁月中,中国画人物画将因为外部的风起云涌,迎来惊人的改变,呈现出与过去数千年完全不同的新面貌。
陆抑非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花鸟画大家、优秀的美术教育家。《陆抑非(白描禽鸟)/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名家教学示范作品精选》选编的就是先生的禽鸟画作,共计14幅,以散页的形式呈现,以供读者学习借鉴之用。《陆抑非(白描禽鸟)/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名家教学示范作品精选》内容丰富完整,深入浅出,易读易懂,此画册所选内容适合临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