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人青睐、得到最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毕嘉珍(MaggieBickford)《墨梅》一书是对墨梅的次完整描述,她全面论述了中国画派中一种类型的形成,充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论证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准确地证明,允许现代学者近距离地去观察中国文人画艺术的形成过程。此外,本书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
在研究齐白石书画艺术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足对齐白石书画真伪的鉴别,其它书中均未作评述。为了满足广大书画爱好者的需求,笔者编写了这本《齐白行书画鉴定》。因书画鉴定需通过综合考证,故本书从绘画、书法、篆刻、诗词、生平、旅游等方面,讲述如何对齐白行书画作晶进行鉴定。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得到有名画家慕凌飞老先牛和彭向阳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陈子庄先生在那特殊岁月里,经由他自己的深刻反思、不断读书而获得了独特而深邃的个人见地,那是积极进取的、绝非消极逃避的遗世思想,更没有丝毫的怪诞与放任。他思想上极其高尚,表现出来却更加平易近人,是一位和蔼而安详的现实“高人”。他对现实生活要求极低,只想成为一个真实的画家、平凡的绘事工作者。那个特殊年代,也不可能让他有更多的生活奢欲,这段时间的绘事就是纯净的、毫不羼杂任何功利目的的。形成并坚持这种纯粹的生活方式,不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国度都能逢得的际遇,唯此人生理念所能拥有。它是独特的、纯粹的艺术创造,最终成就了他这样一个纯净的、学问渊博的人。
我社继1998年出版了《花鸟画谱》丛书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称赞和认可,尤其是梅、兰、竹、菊、荷花、牡丹谱更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花鸟画家所画的梅、兰、竹、菊、荷花、牡丹六个品种的作品,并重新编辑成丛书。这套丛书分别为《名家画梅花》、《名家画兰花》、《名家画竹子》、《名家画菊花》、《名家画荷花》、《名家画牡丹》。每册集现代诸名家在同一题材的不同风格的代表作200余幅,其中包括大写意、小写意、工笔等。作品充分体现了画家深厚的绘画功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大部分作品还配有创作体会,使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画家的绘画技法以及形成艺术风格的基本过程,了解画家的艺术观念。我们希望这套丛书成为广大美术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王镛山水画中的写意精神,还表现在他的古雅与冲淡。而这恰恰又是他的性情与风格的体现,也是他不同于老师李可染写实山水的地方。王镛山水的古雅,从外表看,似乎来自于他诗、书、画、印四绝又相互圆通的传统文人气质,而从根本上说,是他找到了一种契机,也就是说他强化了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某种潜在的现代感或现代构成的意识,找到了以抽象笔墨形式来表达全新意象与意境的转折点。他笔下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较之传统的表现手法更具视觉冲击力量。然而,王镛山水中的境界又是冲淡的,不是吗?他用笔上的从容、用色上的单纯,形象上的简化乃至于水墨渗化中那淡淡的放纵,已经从心中的氤氲转化为笔下的烟云了。 技法上的创新,无疑也是王镛写意精神的显示。他的构图造境、强调的是大势与气象而力避繁细。其景多取于中,
史国良,1956年生,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师从蒋兆和、黄胄、周思聪,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作品《刻经》曾荣获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并因此受到文化部嘉奖。1989年他移居加拿大,1995年在美国西来寺坡剃出家,现定居北京。
我在这里所画的一百种花,未必都是人们惯见的,但都是我欣赏过的,好些还对之写生过,不过一向未深究它们的芳名,为了这本书的完整,我翻阅了许多资料,终于全都找到了(其实都只是人们赋予的)它们的“名字”,从中也长了许多知识,我很高兴。本书作者陈永锵,广东南海西樵人,一九四八年生于广州市。一九八一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
在研究齐白石书画艺术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足对齐白石书画真伪的鉴别,其它书中均未作评述。为了满足广大书画爱好者的需求,笔者编写了这本《齐白行书画鉴定》。因书画鉴定需通过综合考证,故本书从绘画、书法、篆刻、诗词、生平、旅游等方面,讲述如何对齐白行书画作晶进行鉴定。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得到有名画家慕凌飞老先牛和彭向阳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传统的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了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时代的面貌,反映和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志和传统思想。她以东方艺术特色立于世界艺林,汇为全世界人文宝库的财富。我们当代人得以继随享用这样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有幸并足以引为自豪的。面对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把其中的部分继随下来{古为今
十二生肖图,在民间绘画里常见,在文人画里少见。这不只是因为文人画家不悄于此类“俗”的题材,也因为十二生肖很难画,需要有塑造12种动物的能力。但民间艺术家作十二生肖,能求其像似未必求其生动,即求其生动也难以求其笔墨与个性表现。能造型生动又求其笔墨与个性表现者,非具有出色的综合能力与艺术素养不可。 本书12幅小画均以水墨为主,略施彩色,其中多数配以相应的景物,如蛇配草,牛配柳条,鼠配花生,兔配桂花,羊配柏枝,猴配寿桃,狗配大门,猪配栅栏;少数如虎、马、龙、鸡则什么也不配,反而显得它们更雄健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