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大师范曾教授为大德高僧传神,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大师作序,中国佛学研究大家方立天教授撰文立传,珍藏三十年次荟萃出版!方立天撰文的《范曾绘十八高僧》收录范曾先生为家乡江苏南通市的紫琅山法乳堂所绘中国历代高僧像十八幅,其中既有中国佛门中对祖国文化有贡献的人物,如南朝的法显、唐代的玄奘、近代的弘一和敬安;也有对国际文化交流有杰出建树的人物,如南朝来中国的印度僧人达摩、唐代去日本传经布道的鉴真等。这十八位高僧形貌不同凡俗,在画家笔下更能看出他们坚守信条、严行教律的品格,也能感到他们执著的追求和坚毅的信心。
人物画和花鸟画、山水画,共同组成了中国画传统画科。当人类排除生存的基本需求,以审美的目光关注自身时,中国人物画开始拍动着想像的翅膀,破壳而出。那时修,这种绘画艺术中充满了先民们的质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丹青锦囊·人物篇:钟馗·罗汉》内容是从中国历代传世经典绘画中择精拔粹出的。
任伯年,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任伯年人物画精品集》收录作品均为任伯年人物画中的精品之作,作品涉及各个年代,有的作品我们确实是难得一见。
中国画或称“国画”,它有别于西方油画、水彩等等绘画门粪,是一种非常育东方特色的绘画形式。中国画的概念形成子民国以后,民国之前,中国人称绘画为“丹青”,民国以后随着西画东渐,许多中国人学习油画、水彩等西洋画技法,这时中国画才作为一个中国本土概念被提出,以示与西画育所区分。《山石谱/中国画画谱丛书》由申石伽、申二伽所著,是一本新颖、活泼的国画教程类书籍。这些示例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初学者可以从最简单的学起,一步一步逐渐掌握中国画技法。
20世纪80-90年代,劳继雄的山水画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近几年逐步形成个人风格,显示出一种成熟,这主要反映在他山水画的两个特征上。 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劳继雄属于实力派传统画家一路,注重基本功,所谓点、线、皴的技法,尽可能从传统绘画宝库去找元素,注重创造情景交融、诗画融合的意境,许多作品取自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山水诗文,使之有一种盎然的诗情。比如巨幅长卷《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桃花源记》,都能营造出一种画面、气氛和意境。在笔墨、构图方面,他一贯采用传统的元素,善于运用皴法、勾勒,讲求点与线的变化和功力;构图注重层次和完整性,不管是巨幅还是斗方,都笔笔有交待,完整耐看。有的更是层峦叠幛,层次分明。但他的传统不是老气横秋那类的,而是融入了现代的气息,近几年尤其注重色彩的变化,
线描,亦称“白描”,以单一墨色,汲取书法的用笔技巧,求得“以线存形”,区别质感,拓展空间,抒发情感。最初的线描,在绘画中只是起草稿之用。即便唐代留存的一些深厚功力,画了一些“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富有创造性的线描作品,提升了线描的规格。本书收入了晋唐至明清的经典之作。本画册所收作品多取自原作精神面貌的前提下,线条和构图均作了的整理、取舍,强调突出学习重点,使之趋于合理,便于掌握规律,以期达到提高线描整体水平的根本目的。
这套《仕女图谱》画稿本拟一个来月完成,不承想竟拖了五个月时间。这期间杂务相扰自不待言,但先前不认为仕女画还有什么新的画头,颈头不大是一个原因。可是一上手,觉得问题不那么简单了,开始由完成任务的状态进入研究问题的状态,这就像坐火车到北京,北京是目的地,可被车窗外景色吸引后,欣赏倒成了乘车的动因。
《巨匠的艺术》图文并茂。威廉?布莱克所著的书籍在图与文字方面水平很高,当他为但丁的《神曲》第一部《地狱篇》绘制水彩画时,已充分地显示出他这方面的优势。有人曾再三地说,你不能教授绘画技法。请拿起画笔证明一下绘画技法就像呼吸一样也是自然本能,因为我讨厌观看缺乏绘画技法的那种装饰打扮的作品,也讨厌达达派复兴论者不用绘画技法、而把乱t八糟的材料嬉戏般地组合在一起的作品。所以当艾丽斯?尼尔运用一种笨拙的绘画风格,描绘安迪?沃霍尔穿着紧身胸衣的结实的形象时,她喜欢的是绘画的报刊。沃霍尔淹没在甲醛中的形象更能吸引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