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学术丛书: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对齐白石艺术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极为可贵的是,书中叙述完全以手资料为主,为后世了解齐白石留下了许多难得的珍贵材料。加之作者本身亦为画家,视觉和作画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在叙述上能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把齐白石的艺术明明白白地讲清楚,说到位。这本书是人们了解和认识齐白石人生、艺术不可或缺的文本。
画册精选北宋家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14幅经典山水作品,拼接成巨幅条幅,让读者清晰地领略李成、范宽、郭熙、崔白绘画艺术的精妙。画册图片皆极精美,四家作品:李成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画法简练,气象萧疏;范宽其画气势壮阔伟岸,有雄奇险峻之感;郭熙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崔白精于勾勒填彩,体制清赡,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的风格。
六朝古都金陵,在历史上曾多次吸引了许多擅长绘画的文人和艺匠在此聚居。本卷选录了院藏明末至清中叶金陵诸家的作品,有金陵本地画家和寓居金陵的名家。重点放在诸家诸作中最突出的“金陵八家”的山水画上。对于其他画家的画迹,则采取择优刊录。使读者可欣赏到“金陵八家”的艺术波澜及其所泛开的漪涟。 《金陵诸家绘画》是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系丛书之一,本书彩色图画,印刷精美,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内容直观而又清晰,是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精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本书既可欣赏也可珍藏,集两者于一身,实不可多得。
陆抑非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花鸟画大家、优秀的美术教育家。《陆抑非(白描禽鸟)/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名家教学示范作品精选》选编的就是先生的禽鸟画作,共计14幅,以散页的形式呈现,以供读者学习借鉴之用。《陆抑非(白描禽鸟)/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名家教学示范作品精选》内容丰富完整,深入浅出,易读易懂,此画册所选内容适合临摹学习。
《丝绸之路绘事录》系画家谢振瓯以古“丝绸之路”为主题研究创作了36年结集的绘画作品,对“丝绸之路”的每一个地点,每一个历史故事作了图文的艺术表达。是当今美术界跋涉于“丝绸之路”绘画研究创作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中国山水画通鉴》以图文相映的方式,对这部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发展史进行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梳理.从中展现的,不仅是山水画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是关乎山水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流衍变迁轨迹,而且也牵连了山水画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牵连了一代又一代需要山水画的人与山水画所构成的那层不断嬗变的微妙关系。 为了文便阅读和使用,全书以山水画发展的时序为经,以价值形态的消长变化为纬,厘定成三十四分册,第册皆独立成章而互为生发呼应。本书《一片江南》为第三册,主要阐述五代南唐山水画的风格风貌。
1840年,文明古老的中国国门被轰开,剧烈动荡的政治、外来经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给思想、文化、艺术领域带来巨大影响,中国画坛也发生了变化。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画坛中心移向南方,其间又以上海最为繁盛,各地画家纷纷来沪,掀起一股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潮流。以画家群相称为“海上画家”,以地域流派相称为“海上画派”。“海派”绘画除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也呈现出共同的流派特征,如画家的职业化、作品的商品化、题材的大众化、审美的世俗化以及形式上的新颖性和风格上的民族性,而都市气息与民族风格的有机结合,则成为“海派“艺术的精髓。本卷所录属收藏中的精品,多数为首次发表的作品,反应出故宫博物院收藏“海派”作吕的丰富、全面、精美。
本书是“工笔新经典系列”图书的第十一辑,是以工笔花鸟画为题材的精品技法图书。书稿内容把工笔画家高茜的一百余幅工笔画作品按照不同题材风格分为四个部分。*部分“识香”,主打香水瓶题材创作,第二部分“空色”,主打女性题材描绘,第三部分“游观”为游鱼题材创作,第四部分“花事”为花卉题材创作,第五部分“浅翔”,汇集了蝴蝶、禽鸟等题材表现。书稿除了有整幅作品的呈现,还有作品局部的细节放大,让读者能够看到细致入微的画面细节,从而更深入地欣赏到作品精髓和研究画家的绘画技法。书中除了画家的作品展示和丰富的绘画步骤和技法剖析外,还有画家作品创作心路、创作感悟等丰富、真切、纯粹的信息来深度解读作品。
每次应中国画系之邀,为之写些文字的时候,我都有些担忧,生怕一不小心,将中国的绘画,写入西洋的路径。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即使今天一线的中国画画家们,也未始都将此一路径看得端详。 中国文化的主流,走的是人与自然相亲相和的路。这种亲和转入人生之中,化为心、性的体认,进而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发掘出价值的根源和艺术的根源。中国绘画正是这一文化主流的精致表现,其中的核心是艺术的真正自觉,即中国绘画对于主客交融、主客合一的早熟而伟大的文化觉悟。这种自觉弥足珍贵,向上追,追至魏晋玄学、老庄思想。老庄之所谓“道”,落实到人的具体生命中,便是崇高的艺术精神,其所修炼而把握到的心,便是艺术精神的主体。技可通道。我们今天谈“艺术地生活”,便是要在天地的涵泳之中充分感受和把握那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