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葆桢先生毕生精力都用于艺术创作和教书育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苏葆桢先生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北京郊区葡萄园、故宫后花园、劳动人民文化宫,成都百花潭公园、望江公园、杜甫草堂,重庆鹅岭公园、南山公园、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昆明植物园,四川攀枝花市,贵州娄山关,都留有苏葆桢先生写生、作画-的身影,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写生稿、课徒稿、创作稿,这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八大山人》为大32开精装,铜版纸彩印,包括画家生平学行、艺术历程、绘画风格、谈艺录、各家评论、年表、传世作品目录等,并收入画家大量的生活、工作照片和近200幅绘画作品,资料详实,图文并茂。中国绘画艺术,渊源有自,与吾国文明紧密相连。自晋顾恺之,千数百年来,流派纷呈,名家辈出。遗憾的是,我们至今尚无一部系统、全面介绍历代绘画、画家的著作。为填补这一缺憾,让读者更详实地了解中国绘画文明和历代画家,我们编辑了这套大型丛书。丛书分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部分。古代画家上自顾恺之、吴道子、王维、下继宋、元、明、清诸贤,凡60余人,每人(个别2-3人)一集,近现代部分包括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周思聪等,凡30余人,每人一集,由郎绍君、张志欣主编。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国宝在线:一片江南》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尽量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此外,我们还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历代名家册页丛书编委会编的《历代名家册页》系列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高清图版,集中展示了历代名家的山水、花鸟、人物册页作品。《周之冕》为该系列丛书的其中的一册,收入了周之冕的花鸟画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学习价值,可供各位国画爱好者参考临摹。
.
东方人崇石、赏石、爱石、玩石,众所周知的『米颠拜石』、『东坡玩石』,与宋徽宗赵佶的『花石纲』,那是个体与王室的爱石。米芾在赏石中倡立了皱、瘦、漏、透一的四则审美标格;苏东坡曾写道:『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丑而雄,丑而秀也。这对后世影响颇大。许多爱石文人,往往自称『石痴』、『石癖』、『石翁』。在明末清初的私家园林中,以磊石、叠石、立石为胜事。曾有『无石非园』、『无石不雅』的共同审美。赏石文化由来久矣!时至现代,对赏石玩石亦愈演愈极。
阅武卫萍的画还必须读其题诗。这是武卫萍诗书画全能特色之所在。武卫萍的一些长题,随境生,因情成文,或叙风情,或述历史,诗画相配,意境相生,给武卫萍的作品平添了许多精彩。
“历代名绘真赏”系列,精选历代画家的代表作品,每幅作品均为原大原色高清印制,追求原作的复制效果。单片盒装的装帧形式程度上保留了原作的风貌,抽取便利,临摹赏玩皆宜。亦可进行装裱悬挂供爱好者欣赏、装饰。 《百花图卷》,宋佚名绘,纸本没骨墨色,纵 31.5 厘米,横 1679.5 厘米。画有四季花卉六十多种,用折枝花的形式构图,各种花卉之间穿插自如, 不显牵强附会之意。另配有少许鸟、蝴蝶、蜻蜓、虫鱼等动物,画面显得格外生动活泼。 全卷除卷首的梅花略带写意外,其他全用墨笔勾勒,以墨代色晕染,兼用白描手法, 体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严谨细致的画风。这种技法对元钱选、王渊、赵衷的墨笔花卉 以及后来文人水墨花卉都有的影响。
本书写作的缘由,出自袁运生先生的一批水墨肖像作品。依画上落款时间,是1981年5月,地点是敦煌。画中人大都是浙江美术学院77级国画、油画、版画班的学生,他们去敦煌学习,邂逅中央美术学院的袁运生老师,于是,在夜晚的烛光下,产生了这段因缘。二十三年过去,画中人天南海北,有的成了在国外走红的艺术家(法国黄永),有的成为成功的商人(查立),有的则被黑人枪杀于纽约街头(林琳),有的至今被关在美国监狱里(陆红)……更多的,成为中国美术教育界的重要角色。作者也算得上其中一员。他应邀采写画中二十余年来的经历,却不期然探及浙江美术学院五十年的历史、人物,并由此涉及到新中国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意识形态间的复杂关系,展现出重大主题。